关于T2登伞错色票的谈话记录
2010-12-20 11:35
今天我把我与邮友对这枚邮票探讨的谈话记录公布给大家。【看哈.】是朋友的网名。我是【绿地上的红娘】就以A,B代表我俩的名字做头吧。(这篇对话曾经在华邮网‘真伪鉴定’栏目发布) A.你好朋友。 B.你好。 A.邮票ABC就是我。 B.喔,你好。 B.留言了。 B.看了。 A.是的。 B.对这枚邮票你还知道多少?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几枚都与吉林省吉林市有一点关系。 A.我知道的也不太多,但是这票一定是样票或者是错色票。 B.我知道两位邮票专家对它的评价。 A.因为在原票上根本就没有蓝绿色。 B.算上【冯明举】共三位有明确说法。 A.这是根本。 B.最有权威的算是【耿守忠】了。 集邮界对【耿守忠】老师都比较了解。他是邮票鉴定家。今年70多岁了。 A.你的看法与我的看法有共同,他的看法不一定是正确的。 B.他的鉴定有权威性,不过他老人家鉴定这票时还没有出现新票。 A.看来这个权威要出错了。 B.我也这么想。他做了个实验,证明颜色可以互换。 A.新品都在什么地方出现的你知道吗? B.但是有一点,背景色改变了正图也有所改变。我知道。 A.说说。 B.他的实验是化学改变。正图颜色尤其红和黑都有所改变。所以他老人家的鉴定有局限性。 B.还有一位专家是北京邮票博物馆的。他见过一枚全新票。并且初步鉴定了 A.怎么讲? B.他用高倍放大镜观察了网纹和背胶等等。经过比对认为这个蓝绿色背景为独立色。 A.是啊,就是说把他过去说法否定了是吧。 B.同时也具备北京邮票厂70年代印刷的各种特点。
A.这就对了。 B.我说的是另一位专家。 A.好。 B.不是耿守忠老师。 A.这就好。 B.不过博物馆的专家只见过一枚新票。没有对比,所以我建议你把你这枚也拿到北京邮票博物馆找专家鉴定。 这样两枚全新票就有说服力了。 A.你知道那枚新票是什么地方的吗。 B.你说呢。 A.可以。 B.博物馆的那位专家知道。大概叫东方鹤,如果有可能也可以找耿老师。 A.就是远了点。我在吉林呢。 B.不是到北京了吗,你的记录说的。 A.你什么地方人啊。 B.现在在黑龙江。以前在吉林当兵。 A.没有,我回来好久了。 B.啊,那有机会到北京鉴定一下,心里就有底了。 A.好我一定去。 B.如果你那枚有了结果,那可就轰动世界邮坛了。我说的是我近十多年研究的成果。 A.你知道那枚新票是什么地方出来的。 B.我坚信这票还会有第5枚第6枚出现。 A.有可能的,应该是一版票。 B.确切的说,也是出自吉林,这是集邮年会时,中国邮票博物馆的专家说的。看图了吗,在我相册里,有另外一枚全新的芳容。 A.我有这种猜测,认为当时工人工作不认真把颜色加错了。 B.不应该是。我认为冯明举的说法具有科学性。 A.一会我看看那枚姐妹票。 B.应该就是打样票。 A.是的。 B.四枚票同时放到一起会是啥结果。我想打样票不会就一版。 A.是的。那应该有档案。 B.我曾经研究过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邮票印刷及发行和审合的历史。 A.啊。 B.虽然社会比较乱,但是邮票审合还是有程序的,是有章可循的。 A.我听邮票公司的人讲当时管理是很糟糕的。 B.那是发行环节,印刷出版环节还可以。 A.啊。 B.所以问题可能出现在发行环节上。 A.什么价格拍的。 B.1500左右。 A.如果证明错色的话这价格不得上天那。 B.如果真是错色,这才是我国首次发现并且证实,国宝级。 A.应该是的。我看到你相册里的票了很好。 B.登伞和体育馆的那枚不一样,体育馆的那枚没有发现新的,并且黄红颜色接近。 A.他们拍的照片失真,可能是相机不好。 B.失真也好,不清晰也好,那是经过鉴定的。出自中国邮票博物馆。中国邮票博物馆在北京长安戏院后面。北京饭店附近。 A.好啊,我把我的拿去鉴定就有说法了。 B.要我说就找耿守忠老师。他的结论一言九鼎。 A.能改变他的观点吗。 B.他的手里好像有一枚信销票。可以比照。 A.就是错了他也不会认的。 B.学术上的事还是以事实为根据,我相信耿老师会以科学的观点来诠释这枚邮票的。 A.那样最好了,但愿吧。 B.有人向你打听这票吗。 A.有的。 B.感兴趣的人多吗。我想知道这些人的观点。 A.不多,但是都很感兴趣。 B.向你这样敢于公开的也不多见呀。应该持怀疑态度的人多。 A.说什么的人都有,认为错的人是多数。 B.这票在学术界争议最大。因为它具有大面积独立色的特殊性。 A.应该是的,如果是错色就是JT票中最珍贵的票了。 B.应该比红票在内的珍邮还要珍贵。因为它改变了一段历史。填补了一段历史。 A.这怎么讲,说说。 B.不过确认此票地位的路还很长,主要是官方没有记载,官方也没有收藏。这是最大的。 A.是啊,路途远呀。 B.你看到两枚信销票了吗。 A.慢慢来吧,是金子总要发光的。看了。 B.这是当时发行的历史见证,可惜官方没有态度。没态度就是有认可的可能。 A.对一定的。 B.多亏有两枚信销票,才凸显新票的珍贵。只有正式发行的邮票世界邮联才认可。 A.难得呀,要是有封就好了。 B.说到点子上了,目前就缺实寄封。 A.应该能有。 B.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蹦出来。 A.如果这票有大价钱可能就会出来,谁不找一找啊。 B也是,我知道的这枚邮票的历史就这些了,我的研究也就这么多。集邮长知识,集邮长见识,能把这枚票像我说这样说明白的恐怕也不多见。 A.是的,我们做好朋友吧。 B.好。同时也祝贺你有这枚票。不要断了联系,信息共享吧。 A.好的,再见。
|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r0013138.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3 20:11:3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