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论杨柳青木板年画:
“抢救民间艺术年画是龙头,年画中杨柳青又数第一。”
----冯骥才杨柳青抢救年画
http://ent.enorth.com.cn/system/2003/01/13/000490168.shtml
“杨柳青是中国文化的宝地,杨柳青年画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历史创作的规模非常惊人,手绘的艺术无与伦比,通过普查,其题材、内容、种类在全国木版年画中都是最多的。一百多年来,杨柳青年画供应着北方许多没有年画产地的省份,包括新疆、内蒙和东北各省,影响覆盖了大半个中国,对中华民族有突出的贡献。杨柳青年画所创造的‘连年有余’这个形象,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2006年,杨柳青木版年画被列入文化部公布的518项首批中国非物质遗产名录。”
“中国传统上每年有七大节日,其中最重要的节日就是春节。在春节的时候,人们对明年都有个盘算,充满了对生活的期盼、梦想和追求。其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年画,可以说年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在中国,年画产地大大小小有上百个,但最优秀的年画产地,我觉得首推还是杨柳青。杨柳青年画以其高水平的绘画技巧、繁多的绘画形式和手段,精美的印刷,在全国有着广泛的销售范围,满足了北方地区人们对‘年’的追求。”
----《西青报》让传统艺术在未来生活中发光———冯骥才杨柳青木版年画节行
http://www.xqbs.net.cn/E_ReadNews.asp?NewsID=3521
冯骥才简介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 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著名当代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著名民间文艺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2009年1月16日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