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田村卡讲述的中国电信发展史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1/4/3 12:02: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月17日为“世界电信日”,2010年的主题为“信息技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任晓安的藏品以电信专题见
长,在电信日来临之前,他接受了我的采访。
  任晓安曾于1997年在邮币卡市场最火爆的时候,追过一枚电话卡。这是一枚由中国电信总局于1994年内部发行
的“地图”测试卡,面值50元。在它面市3年后,任晓安以1.4万元的天价追到手。
  任晓安将“地图”收入囊中不久,邮币市场行情大跌,这枚天价卡也一路狂跌,市场最低迷的时候,同样是这
枚卡,只能卖到600元。直到今年,任晓安守得云开见月明,这枚卡终于涨回到1997年的水平。虽然任晓安的藏品
从来没打算出手,可这一枚电话卡价格如此大起大落,着实让他的心也跟着跌宕了一番。
  信息时代的收藏者
  1994年中国电信总局准备在各大城市安装磁卡电话,为了测试电话功能,推出了一枚名为“地图”的测试卡,
只供内部人员测试话机使用,发行量只有2.96万枚,分配到太原市场的只有百枚左右。作为太原市电信局综合经
营总公司的工作人员,任晓安费了很多功夫也没能得到。多年来,他对这枚卡情有独钟,称之为“信息时代收藏的
开始”。
  “这是中国第一套田村卡。”听任晓安介绍了好几次之后,我才知道自己想当然记录下来的“填充卡”完全是
对这种磁卡的误会。之所以被冠以“田村”这个颇有异域风格的称谓,是因为使用这种磁卡的电话机是由日本田村
公司及其协作企业制造的。田村卡背面有一层磁性涂料及相应保护层,磁数据就写在磁性涂料上。卡的正面印有度
数及面值,使用时卡机在价码标尺相应位置打孔,示意已经使用和剩余的金额。田村卡可以在全国任何一台磁卡电
话机上使用,真正做到了“一卡在手,走遍全国”。
  任晓安最得意的藏品还是“地图”测试卡,这枚卡无编号系列,集“未发行卡”、“测试卡”、“中国第一
卡”三位于一体,是一套极为特殊的田村卡。在投入使用后,由于反复测试卡机而大量消耗,存世量很少。为了这
套卡,任晓安虽然花了天价,可心里还是觉得“很值”。
  全国通用的田村卡于1994年8月开始发行,2001年1月停发,共发行了71套。去年,任晓安花1400元补齐了自己
田村卡收藏中唯一的空档——— “梅兰芳诞辰100周年”系列套卡中的一张。这套电话卡一共5张,总面值380元,
由于发行时间早,消耗量很大,加上卡本身设计精美,是邮币市场上的热门,也是田村卡中的名牌,从国内到国外
影响非常巨大,它成了邮币市场价格的风向标之一。
  失落的价值
  田村卡发行之初,人们的主要目的还是用它来打电话,意识到它收藏价值的人不多。原因有两个:一是当时电
话普及程度不高,打电话还属于高消费,认识和使用磁卡的人本身就是少数;一是面值高,如《中国长城》的面值
为380元,那时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都还没那么多,不吃不喝也集不齐一套。国家电信局为了推动磁卡电话的发
展,让更多人体会到磁卡电话的便捷,许多田村卡一面世就打折,像任晓安这样出手大方的收藏者便有幸集齐了多
套田村卡。
  田村卡使用6年后,即将被更先进的IC卡所代替。电信部门从2002年全部回收销毁。当时,多数拥有田村卡的
人,注意的只是它的使用价值,如果它不能用来打电话,那换IC卡是减少损失的唯一办法,这一轮换卡风潮,使绝
大多数田村卡被换成IC卡后,销毁了。回忆起这段历史,任晓安的语气免不了染上些伤感。
  收藏中国电信发展史
  谈到田村卡的未来,任晓安非常乐观。他认为,对于今天这些收藏电话卡的人来说,田村卡是段不容忽略的历
史,它已经成为我国电信发展历史的见证,是电话卡收藏中不可忽视的成员。从田村卡本身来说,制作、印刷、题
材都相当精良,再加上存世量有限,其价值不容忽视。
  田村卡的收藏价值是永恒的、永远的。作为一个国家正规部门发行的有价证券,就像中国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
一样,有谁会认为这套人民币没有收藏价值呢?当然不会。田村卡也是同样的道理。从小小的一张张卡片中,我们
可以看到中国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广义上来说,收藏就是收藏历史和文化,而田村
卡就是一部述说中国电信改革开放史的教科书。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91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