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
完整版
[Rss]
订阅
[Xml]
无图版
[Xhtml]
无图版
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
炒邮网论坛
→
各路文摘
→
我对磁卡的一点看法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我对磁卡的一点看法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1/5/10 22:41:00
——陈力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本次组委会的盛情邀请,能和大家进行一次面对面的磁卡交流,使我倍感荣幸!
松阳,是一座具有一千八百多年建县史的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松阳高腔(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品牌价值达
十点五亿元的茶中瑰宝松阳银猴等,都彰显出松阳丰厚的文化底蕴。
松阳县的领导、松阳电信局、邮政局及松阳的各界名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首届磁卡峰会做了大量而充
分的准备工作。我深深的感谢您们。并相信,通过本次峰会的召开,一定能够推动全国磁卡文化的普及,松阳,也
必将成为中国磁卡第一县。
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我对磁卡的一点看法。
一、 磁卡的多桀命运
1.中国通用磁卡(以下简称为磁卡)发行的背景:
电话磁卡,是一种货币化用卡,它将通话费用和识别数据预先记录在磁卡上,因为打电话前,用户已预先付费购
卡,所以称之为预付费卡。
在我国,最早使用磁卡电话的是改革开放的示范区深圳。于一九八五年五月,经深圳深大电讯有限公司从香港引进
瑞士亚斯康(AUTELCA)磁卡电话机,在国内第一家安装使用,同时设计发行了中国第一套地方电话磁卡——《深圳
电话信用卡》,这就是大家都知晓的《绿箭卡》。
此后的几年里,全国各地陆续安装使用不同制式、不同型号的磁卡式公用电话,由省级电信部门发行电话磁卡,这
就是人们所说的地方磁卡。
公用磁卡电话的出现,大大的方面了用户,特别是对于流动性强的人口来说,可谓方便、快捷。可是地方卡有其局
限性,由于机型不同,使得地方发行的磁卡跨省不使用。
2.一个骄子的诞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中华大地电信市场一下子热闹起来,开通地方磁卡公用电话,各自为政,这
样的局面暴露出电信管理的诸多弊端,更不利于中国电信业的长远发展。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电信于一九九四年八月起,在全国范围内采取陆续安装通用磁卡电话,并且发行
通用磁卡的举措。磁卡由此诞生!
在此后的七年里,到二零零零年二月停止发行为止,中国电信共印制、发行了七十一套磁卡。其中,无编号、没公
开发行的有一套卡即《地图测试卡》,编号发行的有七十套卡,包含加字发行一套卡。共计二百零五枚,面值九千
九百一十元。
由于全国通用磁卡电话是由日本田村公司生产的,所以,人们又习惯把磁卡又称之为田村卡。
磁卡由天津磁卡厂生产。卡体较薄,重量轻,卡面印有度数和面值,使用时卡机在价码标尺的相应位置打孔示意余
额,磁卡的背面有磁性涂料及相应的保护层,磁数据就写在磁性涂料上。磁卡设有导盲孔,导盲孔在磁卡正面的右
侧下方距底部九至十五毫米处,导盲孔便于人们夜间使用磁卡。
由于制作磁卡材质特殊,所以磁卡不霉变;不产生折痕和皱褶;不虫蛀,大小则类似于邮票当中的小型张,上千枚
的磁卡,体积也仅仅类似于一条香烟的大小,方便出门携带或收藏存放。从画面上看,磁卡色彩鲜艳、真实,印制
精于小型张,画面笔触细腻,惟妙惟肖,七十余套卡涵盖了众多内容题材,深受各阶层人士的喜爱!发行至今,始
终是广大文化藏品收藏爱好者所青睐的上流品种。
磁卡的原始发行量都不大,每个单一品种的发行量均都小于近年来发行的小型张的量,其中发行量最大的是生肖
《牛》,原始发行量为二百四十万套,原始发行量最小的品种是《第九届冬季运动会》,为十二点四九万套,原始
制作量最少的是《地图测试卡》,为二点九六万枚。
磁卡,主要分成以下几大系列。从体裁上看,有代表五千年文明古国,以雄伟长城航拍照片为蓝本的《长城》拼图
卡;以国粹京剧代表人物梅兰芳为题材的《梅兰芳诞辰一百周年》的人物卡;有记录重大政治题材的《澳门回归》
卡;记录体育盛事的《第九届冬季运动会》卡;记载灿烂文化的《茶文化》卡;歌咏祖国山河的《黄山》卡;自然
风光《广西》卡等,从创作手法上看,更有老少皆宜的卡通画系列,如生动活泼的十二生肖;国画系列《宁夏》
等。总之,磁卡的画面是精美绝伦的,包容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其背后蕴含的知识与故事,绝对无愧于“百科全
书”的称谓。
3.兑换销毁,使磁卡彻底脱胎换骨
磁卡发行即面临淘汰;发行即被打折;发行即被销毁。虽然命运多桀,却给我们创造了千载难逢的财富机遇。
从一九九四年八月开始,到停止发行,磁卡在中国电讯领域仅仅存在了七年。
暂短的七年,特别是在停止使用、换卡后的一段时间里,磁卡在邮、币、卡市场上寥寥无几,使更多的人还没来得
及像认识邮票、信封、明信片、电报等通信通讯工具那样来认识它,便从普通大众的视线中消失。但是,在智者眼
里,磁卡的兑换销毁,已经使磁卡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使磁卡成为“当代文物”。
其理由有三:
其一,停止使用,停止发行,不可再生,这在现代文化收藏品中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品种,是前无古后无今的板块;
其二,现有存世量很小。特别是经过二零零二年国家大规模的集中兑换销毁后,使磁卡的存世量变得非常的
小,个别品种已经是现代藏品中的凤毛麟角了。磁卡从根本上脱胎换骨。
其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这三个方面都是文物的特点,之所以把现有的磁卡称之为“当代文物”,就是磁卡现在和我们共存于同一时代。
二、磁卡在现代藏品中的地位
磁卡,是原邮电部电信总局发行的电话卡,在我看来,是邮品系列的一个衍生品种,从根本上讲,和邮票应该
是同宗兄弟。但由于其从本质上又不同于邮系的邮资封(片),加上现在各种卡琳琅满目,所以卡就成为继邮、币
后的另一大板块,是现代藏品中的主流板块。
磁卡,因为是真正意义上国家发行的第一种卡,是作为最早被广泛使用的电子磁卡,并和粮票、布票等票证一样,
反映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片段,说磁卡是卡类的“文革票”都丝毫不过分。而精美的印制、广泛的题材、漂亮
的画面,更是其他藏品不能比拟的,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所以,磁卡在卡类板块中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
我们知道,文化收藏,既要讲“品”,更要看量。只有那些量小、品高、具有特殊题材的藏品,才会随着时间的积
淀,才会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洗尽铅华,彰显出真正的收藏价值和潜在的升值空间。倘若需要市场化来提升知名
度的化,那么,只有量小品高的藏品,才有了快速穿红的可能。如,我们能在现代藏品的拍卖会上,见到邮票“全
国山河一片红”的尊容,这是由于量的问题和题材问题使其成为珍品;大家还知道,古董瓷器类,同是一个年代的
瓷器,官窑、钧窑的瓷器,就要比同年代的普通瓷器珍稀。这就是因为,不仅仅是品、量的问题,还融入了体裁元
素。
和邮票板块相比、和纸币相比,磁卡首先是在本身是“当代文物”这样的基本面上更胜其它板块一筹,其次是在存
世量小上取胜。
经过我近十余年在北京市场上的观察统计,现在磁卡的存世量是:
单枚单条卡,除《牛》卡和《少儿科技》卡之外,每个品种的整条卡量大约有五十条左右;
大套品种卡中,除个别几种卡以外,几乎没有整条卡,每个品种的存世量大约在三万套左右。
在十余年的市场经营中,我只见到过一条《第九届冬季运动会》。
磁卡在发行量上,电信总局采取了以销定产的方式,即发行计划由地方上报销量,然后在综合各方因素来确定某一
品种的发行量。在IC卡对磁卡的冲击下,磁卡在后期发行中,出现了缩量,形成缩量板块;而在换卡销毁中,则是
画面美观、深受群众喜爱的卡参与兑换、销毁的少,画面简洁、单一的则被积极兑换销毁掉,所以,现在磁卡存世
量当中既有像以《一亿门》为代表的“乌鸡变凤凰”的板块,又有以《广西》、《九冬会》为代表的缩量板块。
说到磁卡的量,不能不谈及一下卡王《地图测试卡》。
《地图测试卡》,原始制作量仅有二万九千六百枚,在一九九四年八月至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在安装全国通用
磁卡电话对话机性能进行测试的工作中,被大量消耗掉,所以现在的存世量仅在七千枚左右。
《地图测试卡》除了量极少以外,还是唯一的一套没有公开发行、没有编号的错卡。说其为错卡,是因为在《地图
测试卡》的正面有主题词,上面写到:“一卡在手,走遍全国”。在“全国”概念上,犯了和邮票“全国山河一片
红”一样的政治概念错误,是原则性错误,不可小谀。
如果说,整个磁卡是现代藏品邮、币、卡板块的黑马板块,是一座没有被挖掘的金矿,那么《地图测试卡》则是卡
王,是镶嵌在这个板块上的璀璨钻石!
三、对磁卡的后市展望
(一)、回顾磁卡大事记
1.一九九七年三月,借邮票之势启动的一次磁卡供需行情
大家知道一九九七年产生了亚洲金融危机,中国也出现了通胀的苗头,通胀的出现,是对实体经济的一次考验,甚
至产生冲击。同时也会给人带来通过投资那些规避风险项目来保值、增值的机会。而每次通胀,只有文化投资才是
最佳投资方向。当然,大众参与度高的板块就是邮、币、卡市场了,所以一九九七年产生了一次邮、币、卡行情。
那次行情启动的顺序是邮票、纸币、纪念币依次启动,最后是磁卡引发爆局。邮票里的小型张,人见人爱,发行量
都要比邮票小,所以,小型张是行情启动的开路先锋。
公用电话的出现,让人们感觉非常方便、快捷,只要电话能到达的地方,人们就会选择电话进行沟通。使通信、电
报等业务量大幅萎缩。很快人们就认识到,电话是通讯领域里霸主,电话卡就是会比邮票有前途。所以,当行情发
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多投资者进来买磁卡了(九七年的时候,已经发行的磁卡占磁卡总发行量的百分之六
十),磁卡的价格就这样被人买高了。那时的磁卡消耗仅仅是用于打电话,可供应的量较今天要多出很多,主要是
以整条的形式进行交易。这批投资者,大多数是进入邮市后才知道磁卡的存在,因为当时的磁卡电话主要是安装在
重要的大机关、宾馆等重要场所,普通的人甚至到今天也没见过磁卡,然而,就是在这样大众认知度相对较低的情
况下,因需求大于的供给关系的出现,磁卡硬是走出一波令人难忘的大行情。
2.一九九九年的行情是缩量板块引发了磁卡行情
随着IC卡(IC卡制作成本低。存储信息量大,包括我们现在用的手机SIM卡,都属于IC卡的范畴)的普及,进一步
对磁卡进行了更严重的冲击,所以磁卡的发行也开始以销(销售)定量(发行量)的进行了改革,这样,根据各省
上报了预计市场销量情况,就把一九九八年的十二月发行的《第九届冬季运动会》的发行量确定成为十二点四九
万,这套卡是整个磁卡板块发行量最少的一套卡;《人民邮电》的发行量确定为十七点九七万套,这套卡,是单枚
卡品种中发行量最小的卡。此后陆续发行的磁卡,都明显的进行了缩量。当人们看到缩量发行后,纷纷介入磁卡,
使当时还处在打折促销的磁卡,产生了一波向上行情。在较短时间里,《九冬会》每套的价格由面值五至六折开始
起步,上升到每套八百元。《人民邮电》整条卡则从面值打折起步一直到到三十二万。
3.二零零一年甩包袱行情
二零零一年磁卡在整个通讯领域的表现是几近衰竭,国外的磁卡电话也基本退市。国家考虑到磁卡内容的完整性,
此前逐年发行过当年的生肖卡,所以,一次性的发行了后七枚生肖卡,这样,整个生肖系列完整化。而后就停止了
发行工作。磁卡电话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也停止了使用。本来这样的举动,就是明确的暗示了磁卡的收藏价值。
可是,人们却忽视本质,只看现象,偏执的认为磁卡板块是死亡板块了。于是纷纷抛售,竞相跳楼价出手磁
卡,一时间甩包袱般的比着逃命,使磁卡越跳越低;为了出逃,能卖多少卖多少,整条的拆条卖,整刀的单套卖,
大量的条卡,就是在这个时候给拆开了。经过这番充分换手的折腾,磁卡被打回了折扣原形。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走在岔路口,沿左走,前面是悬崖,沿右走,前面是大道。看来,判断、选择很重要!
4.股票的一级半市场成了磁卡销毁的催命符
二零零二年,一是互联网在国内很快的发展起来,各地网吧随处可见,人们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信息变得相当的方
便。二是股票市场异常火爆,赚钱效应明显。而此时拥有磁卡者却只能被动的坐以待毙。特别是手中磁卡筹码多的
人,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通过告状、上访等形式,促成了大家都知道的以IC卡兑换磁卡,而后集中销
毁。
此时的大户,为了救活自己,盘活资金,甚至计算好了在磁卡上产生的损失完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得以弥补,所以
积极换卡。据报道,在南京,有人一次性的换掉一百余条《一亿门》;在北京,有人拿出包括《一亿门》、《少儿
科技》、《黄页》等在内的几百条磁卡参加兑换,因为兑换需要当时就地剪角销毁,所以,换卡部门只好抽调专人
负责大户兑换,加班加点的进行剪角销毁换卡工作。当然也有些人,认为磁卡应该是收藏领域里的宠儿,那怕借助
外部的力量,应该有行情,所以极少数的相对大户,没有参与兑换。至于小散户们,本身本钱投入的就不多,也就
听之任之了。甚至有些人看到磁卡当时低之又低的价格,还买了一些散卡进行收藏。
到了二零零三年仍不见磁卡有什么动静,剩下的手中筹码多的大户们只好另找借口,以换卡期间出国、媒体通知换
卡的范围不够广泛根本不知道换卡等为借口,迫使电信总局在二零零三年又进行了一次换卡销毁。这次的销毁,是
比较彻底的销毁,占用资金相对多的人,几乎都不愿错过这最后换卡变现的机会。而此时磁卡价格基本是面值的十
分之一。如果手里不是很多卡的化,也就认账不换了。这样幸存下来的磁卡不论是条卡,还是散卡,基本都分散在
散户手里了。
截止到二零零三年,磁卡经过前面提到的甩包袱、兑换销毁、使用消耗等,基本是所剩无几。为我们今天,或者说
为我们此时此刻来共商磁卡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销毁,是磁卡板块的里程碑,为磁卡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5.智者敏锐、独到的见地,促成二零零四年以来的慢牛行情
机遇总是给有那些准备的人。
就在磁卡从普通投资者眼里几近消失的时候,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对磁卡的基本面作出充分的分析后,给现存的
磁卡重新定位,通过互联网,捕捉到国外磁卡退市后磁卡拥有者获利丰厚的信息后,对磁卡进行悄悄吸货,从暗中
吸货,到公开吸货,再到委托吸货,价格也是从最便宜的打折价开始,见没有货源,就加价吸货,认为“重赏之下
必有勇夫”。几年来磁卡的底步被吸货在逐步抬高,可是还是不见量的出现。
以和我合作的多个投资团队为例,几年来只有买入不见卖出,仍有“没吃饱”的感觉。来和我谈磁卡的许多高端客
户,都和我探讨过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选择品种坐庄(九七年的时候谈法是买入几条卡的谈法)。说明,都深切
的感受到磁卡的量少、盘轻、易掌控操作的特点,都明白磁卡的价格远远的落后于其自身的价值!
磁卡,在几次大小行情中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有爆发力,以零七年我的经历为例:零七年我开始公开的在网络上
挂牌买入《地图测试卡》,从两千七百元起步,经过短短的二十几天里,价格上升到六千二百元;生肖《虎》从每
条五万元起步,二十余天后价格达到二十四万元,期间。整条生肖《虎》成交的量不到十条。可见磁卡的存世量是
多么的小。
(二)、对磁卡的后市展望
改革开放的三十余年里,富裕的物质生活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要,人们进而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享受。
在这样的前提下,产生了新一轮的收藏品投资。其中古董、字画是最早受到资金追捧的品种,反复进行价值挖掘炒
作,已经连续上涨十年;而后热点逐步扩散到和田玉、红木家具等领域,同样也被进行了深层次的价值挖掘。而临
近板块邮票从去年开始也在原有价格的基础上,大面积的普遍上涨了三至五倍;纸币也在原有价格基础上,上涨了
十倍之多;连体纪念币上涨达四十倍。现在,只有磁卡是唯一没有被市场炒作的板块!完全具备文化艺术品投资收
藏、走市场化路线进行价值回归的一切条件。
磁卡,经过二零零二年兑换销毁后,基本面已经发生了质的变换,一直有大资金对其眷顾,仅和我合作的多个投资
团队,就对其中的多个品种进行吸纳,并经过近十年的分散、消化,有相当一部分,或走出国门,或牢牢的沉淀到
收藏领域。
目前市场上可供流通的的数量很小,整体盘子轻,易启动,易翻倍。单一的每一个品种的存世量都可以和《红
猴》、和《背绿水印》抗衡。具备启动一个或几个品种,即可以点带面引爆全局的良好条件。
磁卡当前的价格,严重与其自身价值背离,还处在价格与价值的洼地!单一的看,每个品种都有像《红猴》、像
《背绿水印》那样的上涨空间,整个板块,可供人们进行价值挖掘、题材挖掘、概念挖掘的切入点很多,是在未来
一段时间里,使我们的资产保值、增值、传世的最佳投资板块。
通过我对以往磁卡在市场上的表现观察看,磁卡还具有易爆发的特点,这主要是量小决定的。
以生肖《虎》为例,整条的现单价为二十四万。可是只要有人此时介入,成交一条,价格就会一日三变的看涨,成
交十条,价格就会轻松达到三十万元以上。大套票本身的面值高,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如《七枚生肖》卡,现单
价为每套一千二百元,可是,只要有人在此价位介入,哪怕是一百套,价格马上就会上涨,可谓是一动一起,小动
小起,大动大起。
要想实现磁卡的价值回归,还磁卡在现代藏品中应有的地位,磁卡需要走的价值回归之路还很长!以《红猴》和
《背绿水印》等品种的量、价为标的,凭借磁卡本身硬通的基本面,磁卡理应有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上升空间!这样
的价值回归,这样的上升空间,就需要在座的每一位智者的参与,需要各位的精诚合作。
在党中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在通胀的大背景下,在实体经济过热,民间资本异常充沛的大环境下(我
们今天的钱,要远远的多于一九九七年,而磁卡却是在一九九七年的量的基础上锐减),我们来共同投资文化产
业,这样既符合党中央的鼓励政策,又规避了政府在有些领域里的调控风险。为此,我们决不能错过这千载难逢的
投资机会,从介入磁卡板块的时间、作为突破口品种的选择等,都要细心筹划,步调一致。这样,才能实现我们的
目标——让磁卡走出一波波澜壮阔的价值回归之路,才能达到即推介、提升了磁卡文化产业,又使投资获取丰厚回
报的双赢目的!
中国人做事讲究“借东风”,那么什么是现在磁卡的东风呢?我认为,当前全球性的通胀就是现在磁卡的东风;中
国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导向是现在磁卡的东风;国家邮政总局将用三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三千家集
邮形象店的举措就是现在磁卡的东风。
中国人做事还讲究人和。就以今天我们这次峰会为例,我想组委会从会议发起的初衷到今天会议的规模是最清楚不
过的了,会议原定预想的报名是多少?据我知道的是一个小范围的会议。可是报名者却异常踊跃,那么只好变成中
型会议。现在看,这是一个五百人以上的超大峰会。大家用参会的行动,表达了要合力,要拧成一股绳的拉动文化
产业,助推磁卡走价值回归之路。
中国人还讲究群雁高飞头雁领。因此,我提议,我们这次在文化产业上,在对艺术藏品磁卡的投资上,听从我们尊
敬的周恩华先生的统一部署,听从他的统一运作,步调一致,不计蝇头小利,志在高远的走好本次磁卡的价值回归
之路。还磁卡在现代藏品中应有的地位!
万丈高楼平地起,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座的每一位,都是磁卡的中流砥柱!让我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吧!
磁卡小买小涨,中买中涨,大买大涨,一拉就爆!
最后,我用简单的一句话,结束我的发言:
磁卡,我为您骄傲!和您相识是我的幸运,拥有您,是我身份的象征!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
[Full]
完整版
[Rss]
订阅
[Xml]
无图版
[Xhtml]
无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