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勇于思考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已经深深意识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内涵,必须跳脱上个世纪西方文明掌握的桎梏,不再依附西方框架的独立艺术表现与思维,回归到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和对民族血缘、人文情怀的反思中来,进而寻找出这一代中国当代艺术的真谛。这个由外放转向内省的道途,是一种属于民族文化血缘潜在因子的重新审视,也正是激荡21世纪中国当代艺术回归“东方哲思“的泉源活水。 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丰沛多元,自有信史以来,串联起历朝历代不同风貌却又血脉相通的艺术文化精彩。每一朝、每一代,都呈现着当时“当代艺术”的风华,无数优质当代艺术的代代积累,方能建构出中国古文明的荦荦大观,才能使中华民族血缘文化的历史长河得以源源不绝。先民的智慧结晶,赋予了“传统”最珍贵的宝藏,历朝历代在发展彼时“当代艺术文化”的同时,也都在传统的内涵中撷精取华。这已不是仅仅艺术文化形式的表相承袭,而是对艺术人文哲思的积淀与薪传。悠悠的历史长河,诉说着数千年来艺术文化积累的丰硕过程。从汉唐盛世到宋明典雅而后民国风姿,历史告诉我们,“当代艺术”可以吸收,可以包容,可以创新,但最重要的是必须要拥有自己的艺术文化根源,这是华夏文明得以薪传至今而不坠的主因,也势必是21世纪中国的艺术家必须承接的历史责任。 在中国当代艺术家中,有这样一批艺术家,他们坚持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注入新的内涵:如王怀庆、尚扬、毛焰、何多苓、丁乙、余友涵、孙良、刘炜、周春芽等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大多都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轨迹和人文沉淀,自然而然体现出浓郁的东方哲理。
Lot 1153 王怀庆 曲与直
油彩
画布 146×106cm 1998 RMB4800000-5800000 王怀庆的早年力作《曲与直》(Lot 1153),将一把简单不过的明式圈背旧椅,以如中国书法中锋用笔般劲健厚重的线条与结构,彰显出简洁的趣味。优雅的情调与深邃的气质,建构出浓郁的《东方风度》。借着古老的明式家具符码,王怀庆揭露了中国历史文化在时间与空间中断层的伤怀,面对现代以至当代的中国,王怀庆对于如何重建或重新连结过往的文化传统,除了悼咏与多情之外,同时也怀抱着殷殷期待。也因为如此,他的作品都透露着难以割舍的历史文化血缘情感。为了衔接传统,他刻意的强化画面中的黑白对比,以模拟中国文人水墨画中“墨分五色”的绘画美学,试图在纯净的单色之中,呈现出既素朴又丰富的人文情思。在主体意识上,王怀庆更是以中国的艺术史传统作为个人艺术创作中最丰硕的养分与内涵。
Lot 1152 尚扬
董其昌计划—4 综合
媒材 148×446cm
2007 RMB2500000-3500000 尚扬的《董其昌计划-4》(Lot 1152),其创作的艺术观念源自于中国古人“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共生”的思想启发,通过时空的错位,以一种强烈的文化根性意识,重新解读“天人合一”的哲思冥想。画作中弥散的恬淡.清疏.雅致的氛围,不仅使作品具有浓郁的文人气质,也赋予作品一种明确的东方文化身份。在《董其昌计划-4》中,尚扬表现出的是中国亘古以来对自然的敬畏与崇仰,延续中国古人《民胞物与》的胸怀,在作品中承载了当下社会文明对自然破坏而不自知的悲悯,如暮鼓晨钟般告诫着人类文明过度戕害自然下所将自食的后果。
Lot 1154 毛焰
大托马斯肖像之二
油彩
画布 400×200cm
2009 估价待询 毛焰的巨幅作品《大托马斯肖像之二》(Lot 1154)堪称稀有,在托马斯系列中如此尺幅的巨作仅此两件,因此显得尤为珍贵。作为一个敏感的艺术家,毛焰十分注重提炼绘画语言的迷离感,虚实的微妙变化,体现出特有的东方人的智慧。在画面,托马斯巨大的形象站立,头仰视空,双目游离,神思迷惘,让人沁人心脾。托马斯是一个来中国学汉语的白人,很安静、朴素,很内向,表情没有明确的指向性,似乎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对象,但重要的是,以托马斯为形的肖像可以使毛焰远离那些有所表达的表面意义。如果说中国当代有影响的油画家,大都以观念取胜,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社会问题而找到自己的位置的话,那么, 毛焰便是极少数在艺术形式探索方面极尽精妙的画家之一。
Lot 1155 何多苓
青春
油彩
画布 160×360cm
2007 RMB2800000-3800000 何多苓的《青春2007》(Lot 1155)是其2007年所画的最重要的、也是尺寸最大的一幅作品,由三连画构成,是其里程碑式的作品。画面上,两女两男,四个年轻的屁股,就那么撅着。背景是无际无涯的大草原,以及平地而起的云之草书以及海一样的天空。如此的风景是经过艺术家精心改造的,一种嘲讽性的成份充斥着画面,别有深意。一切都在“转过身去”:困惑转过身去。往昔的好时光转过身去。知青记忆的苦涩转过身去。现代性转过身去。成功或失败,美国梦,中国制造,一一转过身去。
Lot 1150 丁乙
十示系列 93—11 丙烯画布 1993 140×160cm 1993 RMB1500000-2000000 丁乙的《十示系列93—11》(Lot 1150)是其早期的重要作品,曾参于1996年在德国波恩现代艺术馆,
举办的展览“中国!当代艺术”和1997年新加坡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引号—中国现代艺术展”。该作品清晰地显示了丁乙早年对绘画的工具和材料变化的尝试以及对画面形式的探索。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艺术的影响伴随着新的意识形态开始潮水般地涌入中国社会。夹在中国传统艺术和“舶来”的西方各类艺术样式中间的丁乙在进行了包括从纸本素描、水墨到行为艺术的大量实验后,决定要“使绘画仅仅回到形式的本质,形式即精神”。他想有自己的、能表达出灵魂深处对艺术的挚爱的语言。于是他滤掉所有的技巧、叙事性和绘画性,将在工作中最熟悉的印刷标识‘十’形坐标线于是成为其个人的符号,以追求其个人绝对独立的艺术立场。
Lot 1156 余友涵 《1990—18》
丙烯
画布 160×130cm
1990 RMB1200000-1800000 余友涵的作品《1990-18》(Lot 1156)属于抽象实验阶段,虽然没有完整的“圆”显现,但艺术家同样在寻找一个纯粹的形式,在画面中运用点、线,以便进入老子用“大象无形”这一隐喻所暗示的境界,其画面极清美而潇漓,运若星辰之自在。
Lot 1157 孙良
幻
油彩
画布 200×110cm
2002 RMB 1200000-1800000 孙良2002年的作品《幻》(Lot 1157),无论从局部到整体,都是在一种完全自由的思路引导下达成的,舒展的线条优雅而敏锐地勾勒出细腻的变化,彷佛中国绘画中“游丝描”那样流畅无碍。一切物象在其中都是悬空、漂浮的,它们聚拢又分散,无边无际,无穷无尽,彷佛融入了中国形而上的玄秘意境,隐约而又朦胧。
Lot 1148 刘炜
风景与肖像2005 No.1 综合媒材纸本 2005 85×198cm
RMB900000-1100000 刘炜的《风景与肖像2005 NO.1》(Lot 1148)与《肖像2005 NO.1 1—7》(Lot 1149)是其2005年最重要的实验性创作系列。他用铅笔、颜料、水墨等单纯的材料使简单的形象变化出种种不同意象的创作,以东方意境为切入点,试图寻找一条吸取东方精髓又富有时代气息的表现手法。该系列作品由印到画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出现了很多中国传统山水的面貌,山川树木、流水山石与黑白木刻相映衬,刘炜的本意并不在描摹古代经典,不在于外表和形式的肖似,而在于体会内在的神韵和精神,这种与生命感觉直接相关的东西总是新鲜和灵动的,在刘炜的这批作品中,这种自然天成的品质也正是传统中国艺术所追求的。
Lot 1164 周春芽
桃花依旧笑春风
油彩
画布 150×120cm
2005 RMB1800000-2500000
Lot 1165 周春芽
山水系列之五
油彩
画布115×90cm
2001 RMB1000000-1500000 周春芽的《桃花依旧笑春风》(Lot 1164)、《山水系列之五》(Lot 1165)、《瓶中梅》(Lot 1163)等作品,其笔下的色彩和形体,都充斥着他情感的表达,超越人文和历史文化的自然气息,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传统中国文人用以寄托志趣,呈现其内心的真实风景和理想境地。周春芽自述说,我的艺术不是属于那种非常前卫、先锋的艺术,而是跟传统有所粘连的,我的艺术没有完全脱离传统。将传统本土文化与西方当代艺术融合,从而找到自己的方式。 总之,艺术家们对于“东方哲思”的探索发掘与领悟还在继续中,对于如何深化的去思考华夏文明的发展,如何发现中国艺术文化自古以来的包容性和创造力,将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切的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更切合的找到适合我们自身艺术存在的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