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在灾害面前该如何反省自己?

1楼
方寸 发表于:2011/6/12 12:31:00
作者:弃叟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那些急盼甘霖的人们却在几天时间里被洪灾无情地夺走了百余条生命。是该怨天还是该尤人?
以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的这片黄土地孕育了一群智慧的人,但自然灾害也让这些人的祖祖辈辈吃够了苦头。古人将洪水与猛兽并列,体现了人对大自然的无奈和畏惧。
曾经有一个“无所畏惧”的人,带领一群大无畏的人,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学愚公移山,改天换地。他们无“农闲”的消遣,兴修水利,根治河流,改造荒山,愣是用一双双肉手创造了红旗渠那样的伟业。那个时代,是集体经济的体制支撑着中国水利事业,所谓“大寨精神”就是一种中国农民被组织起来的集体力量。随着伟人的离开,大寨精神也成了过眼云烟。现代人酒足饭饱之余,在麻将桌上肆意嘲笑着那些竟敢与天、与地、与人奋斗的人的愚昧。
前年,我随襄阳宜城市某部门的同志赴宜城一偏远乡镇,车至一处,但见山明水秀,顿觉心旷神怡。那部门同志告诉我,这是老头子留给我们的遗产。以前有渡槽,受益面积更大,现在还是有相当多的地方靠着这个大水库。宜城大虾、西瓜全国出名,很多虾池、瓜地都是用这里的水。吃水不忘挖井人,农民们至今感谢毛主席。
30多年前,18位农民好汉开创了中国农村的另一番天地,农业经济集体化从此转入了大包干时代。农民可以放弃祖辈传下来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衣钵,自由自在实现更高的追求。梦想虽然成真了,不过,当上工人的农民还叫农民工,城镇化换来的是无地农民称号。那18位带头人家乡的土地也流转了,“农二代”不得不在陌生的都市里,开始一般房奴、医奴、学奴的讨生活。
全国农村实行30多年大包干以来,最受冷落的还是水利,原来随处可见的渡槽、水堰、渠道没有了,山体护坡、水体护岸被开发了,满眼除了欣欣向荣的“房地产”,就是杂乱不堪、围而不用的荒草地。一旱见底、一雨成河,我们有什么理由埋怨老天爷“旱涝急转”?
1954年的洪水让湖北人永世难忘。为了大武汉,国务院不得不启动荆江分洪。那次大灾触痛了国家领导人的心,也促成了修建三峡工程的决心。三峡也是近几十年中国屈指可数的水利工程之一。三峡建成,上游发水、下游受灾的情况再没有发生,这也是三峡水利工程看得见的功劳。
前些天,很多专家(其中包括茅于轼之流的伪专家)还在大发议论,认为是三峡大坝造成长江中下游干旱。论据是什么?例如三峡水库破坏了水量平衡,别地方的水都让你关到水库里了,怎么能不干旱?“学龄前算术”而已。关键是他们的结论:毛泽东的人定胜天是逆天行事,中国的多灾多难是报应!
人定胜天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命题,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积极意义。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赋予“人定胜天”的含义在于: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发现和掌握自然规律,并运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让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当今社会的一切科学成就都是来源于这样一种改造、认识,再改造、再认识的过程。专家们享受着汽车、计算机等各种各样的成果咒骂着人定胜天,为何不将汽车还原为矿石、步行着“逐水草而居”?
旱涝急转了,专家们一定有新的说法,不过一时间还没想好。我们大可不必为蛙声烦躁,应该平心静气反思我们的体制对水利的贡献效果如何?短短的二三十年中,中国人经历了无数个“百年不遇”、“X十年不遇”,这会让“有关部门”十分尴尬的。
为了千秋万代,善待水利吧!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