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从小学生不会写贺卡说起

1楼
zhaowf 发表于:2011/6/24 13:16:00

母亲节刚过,天津某报在头版推出连续报道称,小学生作文考试背范文现象普遍,作文总考高分,给母亲写贺卡却犯愁。读罢,感慨系之。

报道中,无论学生或家长,老师或教育专家,批评矛头所指,都是“背范文”。学生说“枯燥”,老师表示“十分焦躁”,家长指其“让人疑惑”。某高校文学专业一位副教授更是现身说法,自己指导孩子的一篇作文竟然没有及格,云云。

其实,问题在“教”不在“背”。

小学语文教学,背诵不可或缺。欲提高写作能力,最基本的途径无非是朗读、背诵、记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不读不背如何记得住!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载,宋元时儿童在十五岁之前以背诵理解课文为主,习字、作文次之。程氏还认为,对一些经典文字,“自熟读一篇或两篇,亦须百遍成诵,缘一生靠此为作文骨子故也”。简言之,背,没有错;如说有错,是在“范文”的选择上。幼儿尚未入学,聪明的家长就开始教背《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学校不选名著、经典,不重视作文基础训练,而选“高分作文”死背,让学生考试时往里套,其不良后果显而易见:即使侥幸“蒙”上,得个高分,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丝毫无补,却同时催生新一轮的“高分作文”。如此近亲繁殖,“高分作文”势必一代不如一代。背此劳什子,徒劳无益。责任在谁?教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是教师第一宗旨。教学生背,同时教学生分析经典范文的立意、结构、写法,诸如叙述之抑扬、轻重之安排,起承转合、首腹结末、详略次序,所谓篇法、章法、句法、字法,等等,是正途。否则,即便是名著、经典,生吞活剥也会引起消化不良,更遑论背所谓“高分作文”,鹦鹉学舌,其误人子弟也深矣!

背范文以应考,反映目前中小学教育的一大误区。就以母亲节给母亲写贺卡而论,此项基本训练肯定没有列入教学大纲。但似此最简单的“作文”,学生写不出,老师、家长都难辞其咎。这是两方面教育的缺失:一是感恩教育,二是感恩的文字表达。想这小学生也真叫可怜:平时在家,常常是颐指气使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学校又多是循规蹈矩的小羔羊,感恩教育与贺卡书写知识基本是空白。老师责无旁贷。元旦、春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儿童节等,小学生每年过的就那么几个节,老师教一教贺卡的写法,占不了多少时间,不致影响教学进度。

贺卡乃书信之一种。不会写贺卡也说明书信教育的缺位。我国自古有重视写信的传统,书信启蒙教育从小学开始。民国小学课本中,书信内容不可或缺。即使现在,各种书信读本、选本、名人书信集等,如汗牛充栋。书信名篇,比比皆是。各式范文,信手拈来。背一名篇,胜所谓“高分范文”千百篇!

时下,社会浮躁,物欲横流,人们急功近利,传统书信渐行渐远。为此,各界名流,有识之士前几年发起的抢救家书活动,成果累累。最现实的成果之一,即一些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相继开设书信文化课与集邮课,迈出了弘扬书信文化的坚实一步。这些,要比前述大惊小呼的“焦躁”、“疑惑”顶用得多。

书信文化教育,不妨从教小学生如何写贺卡开始。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91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