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居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收藏爱好者币识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的金银币市场行情呈现出波浪式较快发展的态势,特别是较多的老精稀金银币品种价格表现出稳健的阶梯式向上攀升的态势。在此过程中,部分爱好者对行情的看法逐渐的产生分歧,那么,该如何去看到目前的金银币价格上涨呢?笔者愿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供同好们参考。
对近几年钱币市场行情的大势分析及背景研判,选择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或许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近年来中国金银币市场行情,总体上是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既客观地体现了市场经济规律,又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笔者认为:众多金银币价格近年来的较快上涨,首先是受益于中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国人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购买力增强,其次是受益于国人投资、收藏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对传统文化和精神层面的追求。笔者曾记得在1980年刚被提升为部队的军官时,每月的工资收入仅为区区的54元人民币。当时不用说根本就不认识刚发行不久的国际儿童年浇花金币,即便是认识该枚金币并按450元的面值去购买也买不起。但如今,以19000元的现价购买得起的人,相信肯定不在少数。再譬如说,在“万元户”概念为国人可望不可及的年代,又有多少人能购买得起“传统文化”全套1盎司金币?尽管如今1400000元的价格比泉坛泰斗葛祖康老师当初购买时的价格上涨了近70倍,但以如今我们国家民众的购买力而言,这1400000元的价格也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数字。在此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近年来,因通货膨胀而导致的社会资金泛滥,其在相当程度上也推动了书画、陶瓷、玉器等艺术品和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价格的上涨。也许,将同类商品的历史价格做纵向比价更能说明问题。不少人依稀记得: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年代,当时老百姓抽的每包0.35元的“大前门”牌香烟,相当于现在每包近8元的红双喜牌香烟;这些年来,茅台酒更是涨了不知道多少倍。从中我们可以强烈的感受到物价上涨的幅度及货币贬值的幅度。有鉴于此,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形式出现,以金银等贵金属为材质铸造,发行量又普遍在千枚左右甚至于数百枚或数十枚的的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尤其是那些早期的贵金属纪念币章),其市价上涨个数十倍,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当然,这些年来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价格的持续上涨,国际金银原材料价格的强劲上扬及汇率的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推手。笔者清晰的记得:2003年时的国际金价是每克125元左右,如今已经达到了320元左右;国际银价更是创出了30多年来的历史新高。由于国际金银原材料价格都是以美元计价,因此,美元的贬值必然推动了国际金银原材料价格大幅飙升。此外,金银币投资收藏价值的不断挖掘,学术研究和文化鉴赏活动的不断扩大,相当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价格的不断攀升。由于金银纪念币并不等同于金银的原材质价值,特别是那些发行量较少的老精稀品种,其内在的文化收藏价值远大于其原材料的价值。因此,随着近年来钱币收藏爱好者币识和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收藏投资者通过对灿烂悠久的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钦佩与感悟,进一步挖掘和发现了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所附带的文化价值与集藏魅力,从而树立起了“现代文物”的理念,由此进一步加剧了部分品种的供求矛盾。另外,近年来的周边投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料显示:近三年中,中国最大的房市和股市投资效益总体上呈明显的大幅下降趋势,银行存款也长期维持在实质上的负利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流动性过剩的社会闲散资金势必寻找新的投资和保值方向,其结果必然或多或少的有部分资金流入钱币市场,由此增强了币市行情发展的原动力。当然,金银币行情的发展会有波折,有上涨、有横盘,也会有下跌。这既是市场的客观规律,也是中国金银币市场健康发展的体现。投资有风险,涉足须谨慎。我们在参与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的集藏投资时,必须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于那些暴炒的品种,尤其需要注意防范,不要盲目跟风。
综上所述,笔者坚定不移的认为:前述诸多因素叠加及共振的结果,势必从根本上推动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价格及整个行业的持续性向前发展。 (供稿:裕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