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金银币上的中国名画之十:徐悲鸿信笔“奔马”

1楼
zhaowf 发表于:2011/7/11 16:54:00
    说大师徐悲鸿,无论他的力作有多少,首先让人想起的,还是他笔下的“马”。北京传是国际拍卖公司2010年秋拍,徐悲鸿1936年创作的《秋风立马图》,尺幅130X79厘米,只是一匹单马,但最后还是以3360万元高价拍出,这也创下中国画单匹马的最高拍卖纪录。

    徐悲鸿画马虽有无数传说,但大家公认的,只有一点,“马”是画家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八年抗战,大半个中国在日本铁蹄之下沦为焦土,徐悲鸿正值壮年,血气方刚,“哀鸣思战斗,回立向苍苍”。无奈只是一介文弱书生,能做的,只是利用手中画笔,表达对一片愤慨。“秋风万里频回首,认识当年旧战场。”忧国心如焚,忧民心如焚,通过笔下“马”万千形态,强烈地表达出来。

    199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庚午(马)年金银纪念币,名人画作,徐悲鸿自然是第一候选者。最终有6匹马入选方寸,分别是面额1000元、500元和150元的金币,面额100元、50元和10元的银币。金银纪念币图案相同,为双奔马、饮马图、单奔马。有区别的是,150元金币和10元银币虽同为单奔马,但侧奔的角度不同,最终出来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90中国庚午(马)年金银铂纪念币之5盎司金币背面图案《饮马图》

    “庚午()年”金银纪念币上的双奔与单奔的4匹马,背上无马鞍,鼻上无缰绳,野性中带着狂放的色彩,强健中带着刚烈的个性。币面构图虽简洁,但表达出来的意境却深远。马尾高飘,马鬃飞扬,骏骨开张,气势壮硕,让我们零距离感受到了马的神骏气昂。而通过马的神骏气昂,我们又能想象一望无际大草原的博大与宽广,骏马奔驰的无拘无束的激情飞扬。原作中画家用笔的简淡、高逸、泼辣、凝重,在金银材质上,通过浮雕工艺的加强处理,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越发淋漓,越发酣畅,越发刚劲,越发壮美。而立于河边饮水的两匹马,又截然不同,是一种静态的生存形式。虽是静态,但形神依然,盘骨强壮不减,神采飞扬不减。这也表现出奔马的另一面,驯良、坚毅、敏捷,等等。动静之间,全面展现了画家“全马在胸”的高超技艺:无论奔马、立马、走马、饮马、群马,在画家笔下,都同样赋予强烈而充沛的生命力。

    徐悲鸿画马,没有任何约束,心到笔到,笔到意到,画家想要表达或不想表达的内心世界,通过马的不同姿势不同状态不同神情不同角度,尽兴而现。对于徐悲鸿,画马的过程,是享受的过程,行笔的随心所欲,运墨的天马行空,到最后,不是画家为画马而画马,完全演变成画家的心绪流动,笔下的“马”,只是一个引子,情感随线条的变幻,最终形成了栩栩如生的形象。以纯金纯银材质再现画家的“马”,减了一分宣纸材质的阴柔,增了一分金属材质的阳刚。减增之中,画家的创作意图,以及创作过程中的抱负与情感,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再现。(供稿:广东泉友阁金币有限公司)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