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埋头拉车,必须抬头看路。本人一致相信邮市是波浪式前进的,没有永远的熊市,也没有永远的牛市。但基本的规律还是有迹可循,笔者试图把当今现实与1997年情况做过比较,从中能否找到端底?
从货币供应层面来看
货币供应量是国家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和货币供应量。1997年末我国货币供应量为9.1万亿计算,存款准备金13%,实际流通货币7.55万亿; 2010年货币供应量72.6万亿,存款准备金18%,实际流通货币59.53万亿。货币供应是要与生产发展、物价水平相适应,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7.90万亿,流通货币与国内生产总值为1:1.04;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39.8万亿,这一比值为1:0.67;倘若按照1997年的水平测算,2010年仅需要38.27万亿的货币供应。2010年cpi较1997年上涨约21%,需要增加货币供应量8.03万亿。共计货币供应需求46.3万亿,超发货币13.23万亿元,实际供应货币增长7.88倍。
由于人民币不是自由兑换货币,外资进入中国必须兑换成人民币才能流通使用。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为保持汇率稳定,国家必须购买市场外汇,央行就得付出人民币,此举无异于投放基础货币。我国1997年末外汇储备1399亿美元,汇率为8.29,外汇占款为11598亿人民币;2010年末为28473亿美元,汇率为6.62,在理论上外汇占款为188491亿人民币;市场基础货币大幅度增长,今年6月份外汇储备更是达3.2万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22.86倍。
从财政状况和居民收入来看
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已有多年,国家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主要用于建设投入和各层面待遇提升及国家行政消费等,直接影响着消费与投资。我国1997年财政支出为1.26万亿元,国债余额5509亿元,财政赤字为560亿元;2010年财政支出为9.31万亿元,国债余额67548亿元,财政赤字1万亿元;分别增加6.3倍、11.3倍、16.8倍。
由于政策的对路,老百姓也有钱了。1997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470元,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090元;201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7147元,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分别增长4.7倍和1.8倍。
从热钱的流向来看
不难看出,市场货币供应充足,老百姓手头宽裕。但热钱流向何方?日前,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并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这次会议的核心内容就是两控一发展,而且还是大发展。即: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的搞好房地产调控,同时决定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
在宏观经济紧缩阶段,实业不景气,金融市场不景气,房地产被打压,逼迫热钱流向文化市场,当今艺术品价格暴涨、邮市复苏就是不争的事实。这轮邮市上涨是“天时、地利、人和”造就的,其原因除艺术品市场的固有特点之外,就是物价上涨预期、邮市洼地、宏观取向和渠道的选择。这是中央的精神、投资家的理财之道、时代的选择!
顶在何方?
既然资金进入到邮市,那么,邮市顶部在哪里?这是“哥德巴赫”猜想的另外一个命题,无人能够准确回答!谁要预测都是徒劳的!不过,既然按照宏观取向选择的渠道,不可能朝秦暮楚;既然预期物价上涨,就要等他涨个痛快;既然邮市是洼地,就要把这个坑填满,甚至于出现矫枉过正。笔者大胆的预言,阶段性顶部的邮市整体价格水平大约是1997年的5—8倍,时间就在物价见顶,宏观调控措施最严厉的时候。(本文有关数据来源网络报道,仅作分析使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操作、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