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
完整版
[Rss]
订阅
[Xml]
无图版
[Xhtml]
无图版
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
炒邮网论坛
→
各路文摘
→
第五套人民币纸币趣谈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第五套人民币纸币趣谈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1/8/10 22:15:00
目前在我国流通领域使用的是二十几年前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和
1999
年以来陆续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第五套人民币分为两个版别,分别是
1999
年款和
2005
年款。流通的货币中尤以
1999
年款最为闪亮,它创造了我国钱币史的多个第一:生产工艺最先进,防伪措施最完善,是第一套完全由发行系统设计制作的钞票,它的发行标志着我国货币生产发行内部机制日趋完善。第五套人民币以票面简洁、色彩明快、币值合理等著称,
各面额正面均采用毛泽东同志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我国著名花卉纹饰图案,背面主景图案分别选用了人民大会堂、布达拉宫、桂林山水、长江三峡、泰山、杭州西湖。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我们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伟大的民族文化,加之先进的防伪工艺,
深受人们的喜爱。
99
年
10
月
1
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50
周年之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268
号令,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采取“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方式。发行这套人民币时,央行新闻发言人称:“第五套人民币继承了我国印制技术的传统经验,借鉴了国外钞票设计的先进技术。在原材料工艺方面做了改进,提高了纸张的综合质量和防伪性。固定水印立体感强、形象逼真。磁性微文字安全线、彩色纤维、无色荧光纤维等在纸张中有机运用,并且采用了电脑辅助设计手工雕刻、电子雕刻和晒版腐蚀相结合的综合制版技术。特别是在二线和三线防伪方面采用了国际通用的防伪措施,为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鉴别真伪,提供了条件。与第四套人民币相比,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技能由十几种增加到二十多种,主景人像、水印、面额数字均较以前放大,便于群众识别。第五套人民币应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在印刷工艺和防伪技术上更趋完美,许多工艺是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的,它的发行是
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货币流通的要求。”
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技术由十几种增加到二十多种,真正成为与世界先进防伪技术相媲美的钞票。随着央行及各商业银行大力宣传新版人民币的使用和防伪新技术后,人们渐渐熟悉并开始大量使用新钞票,并在
2004
年
7
月
30
号发行的
1
元券后看到了全体亮相的第五套人民币。
然而,我们还没有从新版钞票的好奇和新鲜感中反应过来,央行又在
2005
年
8
月
31
号发行了外观几乎和第五套
1999
年款一模一样的
2005
版人民币的所有券别,为此,央行新闻发言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人民网记者的提问:“
2005
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与
1999
年版第五套人民币相比,有以下的改进和提高。一是通过改进印制生产工艺、技术,提高了人民币整体印制质量。二是通过防伪措施整合,实现防伪技术应用系统化,提高了人民币整体防伪水平。三是
2005
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背面主景图案下方的面额数字后面,增加人民币单位元的汉语拼音
“YUAN”
,以适应人民币国际化需求。
四是第五套人民币
1
角硬币与现行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
1
角硬币相同的基础上,材质由铝合金改为不锈钢,以适应防伪、机读需要。”
(摘要)
新中国历史上人民币流通期限最短是第一套人民币,
因该套人民币的面额较大(最大为五万元),而且单位价值较低,在流通中不方便计算,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不方便。另外,由于受当时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第一套人民币的纸张质量较差,券别种类繁多(62种),文字说明单一,票面破损较严重等原因,流通七年后停止流通。流通时间
最长的是第三套人民币,使用年限达
28
年。改革开放后,在
经济发展、商品零售额增加、货币需要量增加
的前提下,
第四套人民币
从
1987
年发行到至今还在和第五套人民币混合流通。是什么原因造成第五套人民币在短期内发行第二版?
从央行发言人答记者问的几点关于两款(
1999
版和
2005
版)人民币的区别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二、四点是工艺增减、改进和更换材质,第三点是版面内容更改,即在纸币背面主景图案下方的面额数字后面,增加人民币单位的汉语拼音
“YUAN”
,年号改为
“2005
年
”
。
如果说仅仅由于对
1999
年版第五套人民币机读和防伪技术的创新和提高,而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进行人民币更迭,不得不使人产生是否有必要的疑问,毕竟那样会造成极大的成本浪费。
据笔者分析,因冠号投放完毕而重新发行
2005
版人民币的理由也不成立,除了修正后的
1
元券,面值最低的
5
元券实物发放冠号种类为
107
种,最少的是
50
元券为
78
种,而投放时间最早的
100
元券的冠号实物达
402
种。除非意外情况发生,否则没有理由出现低面值券种冠号投放少于高面值券种的现象。排除以上原因,我们从央行发言人
答记者问
的
第三点分析,那么原因就显而易见了,因为第三点是版式设计出现了变动。如果对两版人民币进行对比研究就会发现更多替换的理由:
一是新选入面值
20
元券的票面与其它券种的风格差异很大,如:背面主景图案下方缺少胶印缩印文字;无胶印对印图案;无白水印;缺印行名下方的胶印缩微文字数字面额等。而且改版后的
2005
版
20
元券依然漏设计了行名下方的胶印缩微文字数字面额等。这些票面元素的不同造成了
1999
版全套票面整体风格不统一。
二是
1999
版设计上有一些问题,即除后发行的
1
元券外其他券种背面均漏掉了表示元的面值单位。对钞票而言,币值单位是组成钞票的重要元素。众所周知,人民币的发行是一个革故鼎新的过程,新中国成立至今已有五套人民币流通使用,它们根据时代要求工艺不断进步,到了第三套,从印刷技术、设计风格、票面图案、币值单位设置、采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币值单位等,工艺设计都有了突破性发展。尤其到了第四套人民币的冠字不采用罗马数字,而采用英文字母,在背景主图醒目的地方将人民币单位元的汉语拼音“
YUAN
”固定下来。因此,背景主图人民币单位元的汉语拼音“
YUAN
”和改用英文字母作冠字不但是印制工艺的需要,也是与国际接轨的行为,是人民币走向国际的象征。而且从第一套人民币开始,在钞票的正反面均设计印刷了代表币值单位元,只有第一套少量的券种在背面未印币值单位。然而,到了第五套
1999
版人民币却一反常态的将各券种背景主图的重要元素币值单位取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直至
2004
年
7
月
30
日
,发行的
1
元纸币在票面背景主图数字后恢复了币值单位汉语拼音“
YUAN
”,修正了
1999
版其它券面上出现的失误。同样漏设计币值单位汉语拼音“
YUAN
”的情况也出现在
1999
年
建国
50
周年发行的
50
元面值纪念钞和
2000
年发行的新世纪
100
元纪念钞上,而
2008
年发行的
10
元奥运钞则在显眼处设计了
币值单位汉语拼音“
YUAN
”。
以上是笔者分析得出的结果。
笔者认为,一、央行对此事处理得当,以最短时间和最小影响推出了
2005
年版人民币。但目前在流通市场还有相当数量的
1999
版没有印刷“
YUAN
”的人民币仍在流通使用。二、
第五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完全独立设计与印制的货币,这说明我国货币的设计印制体系已经成熟,完全有能力在银行系统内完成国币的设计、印制任务,且此套新版人民币经过专家论证,其印制技术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因此
1999
版人民币出现的设计问题,应认定为版式失误。三、
从新增
20
元券种的设计、印刷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出,
20
元券的发行比较仓促,造成从设计风格到印刷工艺的差异,导致
20
元券种与同版其它券种之间风格有异。四、央行应将现流通的
1999
版除
1
元券种外的所有券种封存回收,掌握好人民币票面要素风格的稳定性、连续性,正确引导货币在流通领域和收藏领域的职能。做好市场监管,不但打击流通领域制假贩假活动,而且还要维护钱币在收藏领域的正常地位和正确引导大众的收藏活动。
假以时日,第五套
1999
款人民币正式退出流通领域,进入收藏环节,将会成为我国钱币收藏的一朵奇葩,为钱币收藏带来新的活力,成为钱币收藏和研究的热点板块。
(何继忠)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4063 s, 2 queries.
[Full]
完整版
[Rss]
订阅
[Xml]
无图版
[Xhtml]
无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