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10月宏观数据尽出 紧缩措施预期强烈
市场观望气氛浓 两市成交创4个月地量
⊙本报记者 许少业
由于宏观调控的“靴子”没有落地,沪深市场临近周末时交投再显清淡。市场的观望气氛浓厚使得两市股指周五双双下跌,同时两市合计成交合计也仅为936亿元,创下7月17日以来的地量。
从一周行情看,沪深两市总体呈现宽幅震荡的特征。周一受权重指标股回落的影响,上证综指一度最大下跌达283点,但随后在基金拆分以及“封转开”的消息刺激下,股指出现强劲回升。周三上证综指甚至创出15年来最长的阳线,但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再加上外围市场的波动对A股的市场走势产生显著影响,周四和周五市场无力延续反弹行情。最终,上证综指周线收小阳,涨幅为0.01%,深成指表现偏弱,周线出现6连阴,本周跌幅为2.52%。
周成交上看,沪市为4081亿元,较上周减少795亿元;深市为1927亿元,较上周增加31亿元。总体而言,在持续的调整行情中,场外资金的入场意愿并不强烈。
造成市场观望气氛浓郁的主要原因,一是宏观调控的预期强烈。10月份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表明,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年内在经过连续九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数次加息之后,仍有可能出台进一步的紧缩性调控政策。从以往盘面来看,“周末效应”其实就是主流资金在调控政策出台前谨慎观望的真实写照。二是经过一轮调整后,市场技术面较为恶化,60日均线作为中线行情的重要支撑,在跌破后演变成为反弹的第一反压位,因此在60日均线尚未放量突破之前,市场的跟风热情大打折扣。
从一周市场的热点来看,虽然前期连续调整的有色金属及煤炭石油类个股出现较为有力的反弹,但表现抗跌的银行、地产则出现走弱,对市场人气构成明显的压制。近日市场热点除部分小市值个股如沙隆达A、江苏开元连续上涨外,个股持续走强的动能相对缺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股指的上升空间。
截至周五收盘,上证综指报5316.27点,下跌49点,跌幅0.91%;深证成指报16728.26点,下跌368.64点,跌幅2.16%;沪深300指数报5007.66点,下跌73.45点,跌幅1.45%。
针对后市,东北证券认为,一线蓝筹股震荡仍然是指数回踩的主要动力,二三线部分个股底部已然企稳,个股机会与机构动向已经显现。而指数更多受制于指标股的趋势,因此随着热点切换,轻指数重个股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市场最好写照,操作上建议关注底部企稳的二三线个股。联合证券指出,目前僵持局面估计不会持续太久,操作上,适当控制仓位,静观其变,注意下周一中国石油计入指数后的表现。
10月宏观数据尽出 紧缩措施预期强烈
截至昨天,10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已经发布完毕。一系列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呈现再度升温之势,工业增加值保持高位增长,外贸顺差再创新高,CPI、PPI增速齐刷历史纪录。此外,10月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同比大幅多增,且新增贷款主要投向是与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的中长期贷款及住房消费贷款。上述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紧缩措施出台的预期也更加强烈。专家认为,要防止我国经济偏热转为过热,不仅需要加息,还需要金融、财税和法律、行政等手段多管齐下。
统计局最新统计显示,1-10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9%,比1-9月又上涨0.5个百分点。数据相当强劲,但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投资协会秘书长张汉亚表示,这一结果仍然在预料之中。他分析,因为去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规模过大等问题,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和改善了固定资产投资调控。在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综合作用下,去年后几个月投资增速有所减缓,因此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数据偏高。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胡少维认为,由于前期项目开工过快以及调控政策的时滞性,所以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偏高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投资率偏高以及由此引起的问题已不容忽视。如果不能有效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恶化,将有可能使经济增长由目前的偏快转向过热,从而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
另外,分析今年前10个月固定投资的数据,还可以看到,投资增长依然主要来自于高耗能的第一产业以及房地产业,而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明显高于中央直接投资。
渣打银行经济学家刘健恒指出,目前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确实堪忧,由于从固定资产投资到形成产能有一个时间差,也就是说,将来供过于求会相当严重。法国巴黎银行的分析师也对地产开发领域及制造业的投资增长感到担忧,他们指出,这些行业已持续过热,“一系列最新数据说明中国央行应采取紧缩措施,有关年底前将再次加息的预期也因此获得支撑 ”。
专家认为,要减缓目前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除了发挥信贷窗口指导作用,对投资资金来源进行控制外,还应该严控新开工项目,尤其加大对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的投资控制,严格执行市场准入。
2961.7亿!国内期市成交迭创新高
⊙本报记者 刘意
继前日创出历史新高后,昨日国内期市2961.7亿元的单日成交额再度刷新历史纪录。其中,大连商品交易所成交1369.8亿元,也是该交易所历史的最高纪录。
本报前日报道曾经表示,国内期市交投已经呈现全面活跃的状态,昨日市场的成交情况再度说明了这一点。从昨日成交情况来看,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1029.8亿元,近期资金回流态势明显。大商所各品种齐齐发动,前日已经异常活跃的豆粕期货昨日“更上一层楼”,成交159万手,成交额达556.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郑州商品交易所交投也进一步活跃,成交562亿元,较前日大幅增加83亿元。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期货行业经过多年规范运作,自身已进入良性循环新阶段,这是期货市场整体交易量屡创新高的深层次原因。
黑色周末再现 商品期货普跌
⊙本报记者 钱晓涵
在国际商品期货价格上攻乏力的背景下,国内期市“黑色周末”再现。
有色金属昨天全线走低,沪铜、沪锌均以跌停报收。而国际原油价格的下滑也令天然橡胶、燃料油等能源类商品遭遇大跌;近期相对抗跌的农产品期货未能幸免,除豆粕小幅上涨外,其他品种均以绿盘报收。业内人士认为,和全球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有色金属价格率先领跌,表明了市场主力资金对未来经济并不看好,资产价格短期内面临较大考验。
上海期货交易所沪铝主力合约0801盘中宽幅震荡,尾盘报收于18000元/吨,成交放大至2.9万手;沪胶、沪燃料油主力合约收盘分别下跌1.81%和0.73%。
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类期货除豆粕外全部下跌,大豆主力0805收报4512元/吨,下跌66元,跌幅为1.44%。豆粕合约成为了昨天的唯一亮点,主力合约0805收盘上涨32点,报3538元/吨,涨幅为0.91%。
此外,郑州商品交易所小麦、白糖等合约收盘也告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