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书画市场:由狂热到降温

1楼
我是小散 发表于:2011/12/16 13:04:00

书画市场:由狂热到降温

  文 | 本刊记者 叶辉

  2011年最赚钱的是什么?是艺术品。天津文交所“艺术品股票”《黄河咆哮》两个月涨了17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更是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资本的助推下,继续高歌猛进,拍卖屡创天价,进入单品拍卖的“4亿元时代”。不过,进入11月份之后,市场骤然降温,让收藏家们惊出一身冷汗。

  狂热开局

  “艺术品股票”2个月赚17倍

  2个月赚17倍?没错。这就是让人疯狂的天津文交所“艺术品股票”的赚钱速度。

  2011年1月26日,天津文交所将天津籍已故画家白庚延的《黄河咆哮》和《燕塞秋》两幅作品挂牌上市交易。两幅画的起始申购定价分别为600万元和500万元,并分别拆分为600万个份额和500万个份额,以每份1元的价格发行。

  前15个交易日,《黄河咆哮》和《燕塞秋》两幅作品居然有10天出现15%的涨停。3月24日,《黄河咆哮》的交易价格被炒至创纪录的18.7元,《燕塞秋》被炒至18.5元。相比每股1元的申购价,两个月时间里,买这两只“艺术品股票”赚了超过17倍。

  尽管这两幅画的估值和天津文交所的资质遭到社会各界的强烈质疑,但是并不妨碍各地文交所的纷纷开张。郑州、成都等地纷纷推出“艺术品股票”,狂热的投资者蜂拥而入……进一步刺激了艺术品市场。

  疯狂拍卖

  齐白石作品创造天价

  市场的疯狂果然不断上演。

  2011年5月22日,中国嘉德春拍夜场“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在北京国际饭店开拍。作为这场拍卖的重头戏之一,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被宣传是齐白石为蒋介石六十大寿及抗战胜利所作,也是齐白石绘画及书法作品中尺寸最大的一幅。

  “这幅画应该能过亿!”几位藏家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果然不出所料。拍卖当晚,《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8800万元起拍,第一口价就有买家直接喊到了1亿元。拍卖过程持续了31分钟,最后以3.7亿元的落槌价,被3093号买家收入囊中,加上15%的拍卖佣金,最终总成交价为4.255亿元。

  这样的结局让不少行里人感到错愕:齐白石的作品值这么多钱吗?

  其实,齐白石《松柏高立图· 篆书四言联》以高价成交,只是拍卖场上的一个缩影。狂热的疯狂,在所有拍品里上演。

  有恃无恐

  资本“抢筹”迷人眼

  艺术品暴涨的同时,房子不让炒了,矿也不好买了,股票跌跌不休,使不少游资盯上了艺术品这个领域。

  在赚钱效应的刺激下,在外资、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等各路热钱的冲击下,国内整个艺术品市场的拍卖价格都连创新高。

  “只要是真的,怕什么?这些画越卖越少,还怕不涨吗?大不了我传给儿子。”在盲目乐观的情绪下,一些“外行资本”有恃无恐,他们疯狂抢筹,导致价格直线飙升。

  华辰拍卖行董事长甘学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的艺术品交易市场非常热络、亢奋,处于一种让人想象不到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状态。”

  中国书画市场的火爆,不但名家作品价格暴涨,亿元书画频现更是让人震惊。一次又一次天价成交,一个又一个纪录被刷新。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像服用了兴奋剂。

  保利春拍夜场中,“元四家”之一王蒙作品《稚川移居图》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以3.5亿元落槌,加佣金成交价达4.025亿元。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投资与理财》记者,2008年的时候,徐悲鸿的晚年山水精品价格只有10万到15万元一平尺,但是2011年春拍时,已经被炒到接近百万元一尺。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对于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10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进行了数据整理和分析。2011年春拍,10家公司共举办218个专场拍卖,成交额205.09亿元,与2010年春拍102.14亿元的成交额相比,增长超过100%。

  拍卖降温

  理性战胜狂热

  就在一些人依然盲目乐观的时候,一些嗅觉敏锐的收藏家在下半年却嗅到了一丝冷意。

  《投资与理财》记者11月初采访了收藏家刘先生。他就担忧地告诉记者,秋拍刚开始,就有3场中型拍卖会都拍得不好,市场可能已经“下来了”。

  紧接着,中国嘉德、匡时拍卖、保利拍卖纷纷登场。虽然预展依然人山人海,但是与春拍相比,人们的购买意愿显然不断下降。

  《投资与理财》记者在匡时拍卖12月2日首拍的“海外回流近现代书画专场”上看到,很多作品无人出价直接流拍,比例超过三成。这在春拍上,压根无法想象。

  不过,在收藏家回归理性之后,秋拍其实是“冷中有热”,不乏亮点:截至12月5日,已经有9件亿元拍品产生。北京翰海的傅抱石的毛主席诗意册页拍得2.3亿元,匡时拍卖的元《崇真万寿宫瑞鹤诗唱和卷》以880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过亿。保利拍卖的徐悲鸿代表作《九州无事乐耕耘》以2.32亿元人民币成交,加15%佣金后,成交价为2.668亿元,刷新其作品拍卖成交价世界纪录,并暂居本季中国艺术品秋拍单品成交价榜首。

  经常参加各大拍卖会的河南画商张先生告诉记者,与春拍相比,秋拍变得理性多了,像去年秋拍和今年春拍时那种“什么作品都有人抢,随便一幅画都要经过几十轮举拍”的狂热情景,在今年秋拍已经不再出现。虽然过亿的拍卖不少,但是这些作品如果放在春拍,价格很可能更高。他还指出,秋拍的整体价格比较春拍下降不少,齐白石、黄宾虹等人的作品降价尤其明显。

  字画成交的萎缩,也可以从中国最大的拍卖行之一嘉德秋拍看出端倪:2010年,嘉德秋拍总成交额41亿元,2011年5月嘉德春拍总成交额53.23亿元,都创造了纪录。但是,11月16日收槌的中国嘉德2011秋拍,总成交额仅仅38.58亿元,与此前两季拍卖相比,明显呈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天津文交所在岁末正遭遇“文交所整顿”危机,而创造天价的白庚延《黄河咆哮》的交易价已经从18.7元跌到了1.42元,不少高位入场的投资者血本无归……

  在动荡的经济环境下,艺术品市场是继续一枝独秀,还是要重演熊市?人们正热切关注。

  信托投资:几多欢喜几多愁

  文 | 本刊记者 许娓玮

  回首2011年的信托市场,占据了我们整个记忆的,无疑是今年信托市场的三大主角——房地产信托、矿产资源信托和艺术品信托。

  房地产信托遭遇冲高后“急冻”,兑付风险让投资者揪心。艺术品信托估价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投资者迷茫前行。矿产资源信托前景受到专家认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它将持续一个较快速度的增长。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2011年信托投资那些事儿,体味一下信托投资的苦与甜。

  房地产信托 戏剧性变化让人很揪心

  2011年,房地产信托的表现非常具有戏剧化色彩。在上半年,房地产信托疯狂发展,半年就完成了超过去年全年一倍以上的资金量。而下半年, 楼市行情冷淡,加上对房地产信托产品监管加码,房地产信托到期兑付风险浮出水面,令投资者忧心忡忡。大面积的担忧与此前房地产信托的全面火爆,形成了极具讽刺意味的对比。

  上半年,房地产信托发行飙升。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统计,今年上半年,包括保障房信托在内,共发行536款房地产信托产品,总额高达1670.1亿元,发行规模同比增137.36%。其中,4月份房地产信托创下募集资金248亿元的历史纪录,5月又以256.46亿元再次刷新。

  房地产信托以15%-20%的高额投资回报率,诱使投资人前赴后继,然而下半年,投资者却经受了心理考验。下半年,房地产信托迎来集中兑付期,而面对着房地产市场低迷、交易量下降、回笼资金难的打击,资金余额超6000亿元的房地产信托的兑付风险逐渐显现,兑付困境引起了投资者的惊慌。

  一位信托业人士警醒,房地产信托一旦发生风险,对下线散户投资人的影响非常大。尽管信托业内人士表示,集合信托的风险都是信托公司承担的,整体风险可控,但投资者不免还是要为兑付风险,经受着心理煎熬。

  矿产资源信托投资前景可期

  房地产信托业务受到更严厉的监管,矿产资源信托却凭借仅次于房地产信托产品的高收益,受到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的追捧。房地产信托让投资者备受心理煎熬,而矿产资源信托似乎没有辜负投资者的期望,前景也被业内人士广泛看好。

  今年三季度,矿产资源信托出现暴涨。用益信托工作室数据显示,信托公司矿产资源类信托产品的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同比增幅分别超过了160%和300%,融资规模达到223.12亿元。在市场规模大幅增长的同时,矿产资源类信托的投资收益也在节节攀升。今年三季度发行的矿产资源信托平均期限为2.28年,平均收益率为9.77%,同比上涨19%;而三季度整体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期限为1.92年,平均收益率为9.32%。用益信托研究员颜玉霞表示,今年三季度,矿产资源类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达到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且高于市场总体平均收益,跑赢市场。

  业内专家认为,“十二五”规划重点支持的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将进一步催生大量融资需求,煤炭等矿产资源的稀缺性造就了投资的盈利预期,这些因素有可能使矿产资源信托成为信托公司业务发展新的热点。作为一种政策鼓励导向的产业,相关专家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矿产资源类信托产品还将持续一个较快速度的增长。

  艺术品信托 估价不确定性令人头痛

  除了矿产资源信托之外,艺术品信托更是今年信托市场的一朵奇葩。过去一年,艺术品信托市场规模翻了20倍,今年上半年参与发行的信托公司数量明显增加。尽管艺术品信托的投资门槛比较高,但艺术品信托产品在实现预期收益水平上比较稳定,因此,高收益下“华丽丽”的诱惑,使得很多投资者踊跃认购。

  曾有机构统计,全球股市从1920年到现在,平均回报率为13.4%,房地产平均回报率为6.5%,而艺术品的年平均回报率达到14.4%,非常具有吸引力。从目前艺术品信托来看,门槛一般为100万元,期限在2至3年,向投资者提供8%——10%的预期年化收益率,管理费率为0%——1.5%。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艺术品信托发行“井喷”,比去年同期增幅高达433.33%。一位艺术品投资领域人士直言,正常情况下,名家名作3-5年价格可翻番,年均收益可高达20%-30%。

  虽然艺术品信托成长迅速,但是,对艺术品信托市场的质疑声也很高。流动性泛滥,刺激了艺术品投资市场,进而推高了艺术品信托产品的收益,然而,这种刺激能够持续多久?它的退出途径以及艺术品的估价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业界又未有一个公认的、权威客观的艺术品鉴定机构,怎能不让人担忧?况且,艺术品这种东西也超出了一般员工的认知范围,投资者又无力去掌握相关信息,不可控的因素的确存在,那么,这个市场的泡沫可能就已存在,只是还没有刺破而已。

  邮迷:谁在挑逗你的荷包

  文 | 本刊记者 谭敏

  这是极为特殊的一年。低迷了10多年的邮市,在去年年底搭上了收藏市场上涨的“末班车”,部分邮品在今年涨得不亦乐乎,新高不断。即使在今年年中低迷了一个多月,年底又遇到小寒流的冲击,但那些领涨的疯狂邮票,也让邮票市场在2011年热闹非凡,在邮市挣钱的藏家们,更是别有一番挣钱的苦与乐。一起数数2011年的邮票“疯王”吧,看看是谁在“调戏”着邮迷们的口袋。

  盘点一 80版猴票

  投资风险:★

  进入门槛:13000 / 枚

  有邮市风向标之称的80版猴票,10月份一个月就涨了500元/枚,今年再创历史新高。株洲资深邮票收藏家、株洲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朱红升1982年买入两枚1980年版猴票,每枚票面价值8分钱。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目前每枚猴票的价格已达到13000元,不到30年时间,价格足足翻了162500倍。

  盘点二 精品老邮票一个月涨幅超80%

  投资风险:★★★

  进入门槛:老票种类多,百元到万元不等

  老邮票向来都是慢牛行情,但今年9月伊始,从1974年至1982年间发行的精品老邮票却突然发飙,扶摇直上九万里,在一个月内“咸鱼大翻身”,涨幅超过80%,部分品种涨幅竟高达100%。

  1974年发行的“第四个五年计划”16枚大套票,今年7月份的售价不过1000多元,在9月却达到1850元,涨幅超过80%。不仅如此,凡是在1974年至1982年间发行的精品老邮票,都是“翻身农奴把歌唱”。比如1976年、1977年间发行的鲁迅、刘胡兰、周总理等人物主题邮票,西游记、红楼梦、西厢记等名著主题邮票,还有风筝、宫灯、荷花、留园等景物主题邮票,涨幅均在80%左右。

  盘点三 魅力军邮 发飙疯涨

  投资风险:★★★★

  进入门槛:紫军邮单枚价格在3万元到4万元之间,黄军邮四方联价格在2万元左右,全新上品单枚3000元左右

  提到军邮,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珍贵的蓝军邮,但众所周知,蓝军邮一票难求。所以,也有不少藏家关注紫军邮和黄军邮,今年,它们的表现也甚为抢眼。

  目前,紫军邮单枚价格在3万元到4万元之间,而一年前的单枚价格还不到1万元。一年之内翻了四五倍,势头生猛。

  还有同样受藏家关注的黄军邮,今年也表现极佳。同样出自1953年,黄军邮没有像蓝军邮那样高不可攀,也没有像紫军邮那样突然发飙,似乎备受冷落。但反过来,没有大起大落,没有一路追涨,只有稳中有升,也是许多藏家颇为看好黄军邮的原因所在。

  目前,黄军邮四方联价格在2万元左右,全新上品单枚价格为3000元左右,而一年前为1000多元。邮市调整中,依然保持3倍的涨幅,不可小觑。

  盘点四 齐白石涨得太快,让邮迷哭笑不得

  投资风险:★★★★★

  进入门槛:每套1000元左右

  1980年发行的齐白石邮票,今年8月底是500元,在一个月后涨到了1000多元,一个月的涨幅高达100%。这样的涨幅让部分藏家哭笑不得。

  在扬州的红园花鸟市场,一位咨询老邮票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本已买到一套齐白石的老邮票,那时才850元。张先生兴高采烈的买回家后,就向好友炫耀,没想到好友看了之后,就不撒手,硬是讨了去。“没想到一转手,就又涨了150多块钱。现在我再想买,却买不到了。”说起这段经历,张先生有点儿哭笑不得。

  盘点五 二轮龙年生肖邮票涨幅远胜房地产

  投资风险:★★★★

  进入门槛:170元 / 枚 整版6000元以上

  “2000年第二轮龙年生肖邮票发行时,一版面值为112元。我以每件85元,进了七八十版,没多久就以90元左右的价格出手了。虽然当时小挣了一笔,但现在一版已经卖到6000多元了,按面值计算翻了50倍还多,我这叫一个后悔呀!”一位藏友说。

  由于明年是龙年,龙年生肖邮票在今年也备受瞩目。生肖属龙的周先生,每年元旦过后,都会到邮市买几版生肖邮票,作为新年贺礼,送亲朋好友。2000年正值龙年,是他的本命年,就多买了几版。今年7月,周先生无意中在网上看到,2000年龙年生肖票竟报价6000多元,比面值115元足足涨了50多倍。尽管由于保管不善,最后交易时折了点价,但周先生还是有点不相信这是真的:“都说房地产连着翻番,一张小小的龙票,涨幅居然远胜房地产,看不懂!”

  盘点六 “文革”新票大全套笑傲江湖

  投资风险:★

  进入门槛:品相好的全套20多万元

  市场起起落落,“文”字邮票却始终笑得很灿烂,今年就从年初的17万涨到了现在的23万元左右。而从1991年“文”字邮票首次突破万元大关算起,它的身价20年上涨了22倍,平均年涨幅为16.7%。

  上海卢工邮市的收藏专家杨鹏提醒道,“文”字邮票是随老纪特票一样稳步上扬的,它还有它的特殊历史性。更重要的是,目前老纪特邮票精品难求。相对而言,初入市者和普通投资者寻到“文票”的机会较大,尤其是单张邮票收入并不难。但要尽量选择全品相的邮票,它的涨幅和变现性更好。

  盘点七 编号票邮票转手就赚2万多

  投资风险:★★

  进入门槛:好品相全套3万元左右

  几年前,袁先生曾以6000元/套的价格,买入10套“文革”时期全套编号邮票,后以28000元/套转手,每套就赚2万多,羡煞旁人。

  据本刊9月报道,今年年初,编号票刚刚跨过2万元的门槛,目前价格却已攀升至3万元到3.5万元之间。“1983年,200块钱到手的一套编号票,2005年涨到了3800元,2008年8500元给卖了。现在又涨到3万多元了,真有点后悔了。”已经和邮票打交道几十年的中华邮票在线站长赵玉杰先生,无缘编号票的大涨,甚为遗憾的说:“到了明年,预计编号票会涨到4万多。”

  高利贷:贷的就是风险

  文 | 本刊记者 王奇

  在银根紧缩的大背景下,股市不景气,楼市又进不了,俗称“放水”的高利贷成了当下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北京一家小担保公司,1年的净利润可以高达1个多亿。在某些地区,高利贷甚至发展到了全民放贷的疯狂。高利贷,这个在很多年前让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字眼,却在2011年成为一个资本热捧的字眼,甚至一度成为年度最热门的词汇。高利贷的疯狂,让更多人相信罗马是一天可以建成的。

  高利贷应验了金融界的一句名言:“钱是永远不会睡觉的”。它时时刻刻在寻找新的主人和新的机会,而这个寻找的过程可能是美好的、甜蜜的,也可能是血雨腥风的。它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人倾家荡产。

  收益有多大,风险就有多大。这个投资市场里老少皆知的道理,在高利贷市场,却不怎么被投资者所认可。大多普通投资者存在侥幸心理,最后就被这侥幸砸了自己的脚。当所有人都知道高利贷赚钱的时候,离崩盘就不远了。今年的高利贷市场,也上演了一把崩盘行情。

  10月16日出版的第212期《投资与理财》杂志特别报道“高利贷凶猛”一文曾一针见血,直指高利贷危险。知名经济评论家叶檀最近发表博文《中国经济赌徒多》,也把矛头直指高利贷。

  2011年,民间借贷最为发达的温州、鄂尔多斯、江苏石集乡成为高利贷崩盘的重灾区,由高利贷引发的事件也层出不穷。

  十户九贷的鄂尔多斯

  一辆辆耀眼的奔驰S级轿车,一座座高耸的大厦……从包括潘石屹在内的诸多地产大鳄进驻推盘、巨资打造“鬼城”康巴什,到人均GDP超过香港的誓言,“扬(羊)眉(煤)吐(土)气(气)”的鄂尔多斯,转眼成为人人眼中可以淘金的神秘城市。

  “在鄂尔多斯市,民营煤矿老板几乎没有不借高利贷的,且有的月息非常高,属于短期拆借一类。”有关人士透露,“现在鄂尔多斯十户九贷。”鄂市羊煤土气网创始人冯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鄂市人心浮躁,只要家里有点闲置资金,都会去放高利贷,实业经济面临考验。有关机构也统计过,现在鄂市民间借贷总额不下1000亿元,一般包含个人、组织、小额贷款机构、企业间的拆借、典当行等多种形式。高和投资研究认为,鄂市的民间资本大多流向了煤企和楼市。

  内蒙古大学的一份调研显示,50%的鄂尔多斯城镇居民都参与到了放贷与借贷的资本活动中。“高利贷”,这个中国人常常在韩剧里看到的情形,却真真实实地在鄂尔多斯民间上演着。

  温州:高利贷温床

  温州曾经是企业家的乐土,在这几年过程中,借助高杠杆融资,逐步演变为投机者乐园,以至于成为令人谈虎色变的“温州倒闭潮”。

  新华社此前报道称,今年上半年,温州地区累计发生民间借贷485.5亿元人民币,且借贷利息飙升,一路疯涨至月息3-5分,有的甚至达6分至1角。自今年4月以来,个别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发生老板潜逃、跳楼自杀、企业倒闭、员工欠薪等事件。目前,全市至少已有80多家企业老板逃跑、企业倒闭。其中,9月份就发生26起。9月22日以来,温州市发生3起因债务危机,老板被逼上绝路而跳楼自杀事件,造成2死1伤恶果。温州的高利贷冰山已在艳阳下沉入水底。

  “宝马乡”石集乡

  “宝马、奔驰、保时捷、英菲尼迪、捷豹、凯迪拉克、路虎、悍马、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在宿迁论坛上,有网友列出了江苏省泗洪县拥有的各类豪车名称和数量,数字令人咋舌。其中,泗洪县辖下的石集乡更是因为豪车云集,被网友们戏称为“宝马乡”。

  而在百度搜索“石集乡”,它已经和“高利贷”成了关联词组。有人这样描述:“石集乡很多居民都在放高利贷,从中大获利益,有一个小村庄,不到一年的时间,买了几十辆奔驰和宝马。本来安于本分挣钱的农民,也都想通过高利贷来发财。而且,但凡有人买了新车,都会放烟花爆竹庆贺。”洪泽湖畔的泗洪县,特别是石集乡高利贷活动异常活跃,连教师和公务员都参与了,给人以“全民高利贷”之感。

  今年5月底,疯狂的高利贷链条一夜之间断裂,并从石集乡迅速向其他乡镇蔓延,穷困群体上亿元的血汗钱,瞬间全都打了水漂。不算富裕的石集乡成为“宝马乡”,以后只能成为更多人的谈资罢了。

  高利贷暴力讨债愈演愈烈

  一只公鸡,头被砍断了,就挂在张先生家的大门口,鲜红的血在门前四处流淌。张先生说,他因赌球,欠下105万元高利贷,已经多次遭遇“恐吓讨债”。

  据张先生所在小区的保安说,有一群人连续3天晚上,来到张先生家门前,欲强行进入。4月5日晚,对着张先生居住的302室大门泼油漆。4月8日下午,这些人又带了一只公鸡来“杀鸡示威”。

  这样的暴力讨债现象并不少见。有法官介绍,最近,在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发现出借人通过暴力追债现象明显增多。今年下半年,由民间借贷引发的非法拘禁案件也大幅增多。其中,多数涉及高利贷,双方约定的月利息有4分、5分,甚至还有1角以上的,因债务人难以承受高额利息,无法到期偿债的情况经常发生。

  高利贷危害的不但是贷款人,借贷人的日子也不好过。讨债暴力事件频发,更是把高利贷的危害表现得淋漓尽致。

  钱币收藏:忽上忽下很惹火

  文 | 本刊记者 谭敏

  本刊在今年11月份,策划了特别报道“挣钱莫如藏钱”。不管是谁,不管是挣钱,还是藏钱,对钱都有数不完的爱与恨。那么,钱币市场今年又有哪些新鲜事儿呢?

  人民币收藏:跌了,就套了

  经过60多年的市场洗礼,第一套人民币大全套62张的市场价格是400多万元;第二套人民币大全套从30多万元到40多万元不等;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市场价格约为七八万元;正在流通中的第五套人民币,因为正在被人们使用,所以,币值不会跌过面值。

  不过,投资者可别被看上去很美的价格所诱惑。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王先生以每张6角6分的价格,购买了10万张1980版5角纸币,现在就已经亏损1.6万元,亏损超过了20%。

  显然,和其他的收藏投资一样,收藏人民币,一不小心,就被死死套住了。

  古钱币收藏:专了,就赚了

  中国嘉德2011秋季钱币拍卖会上,戊戌(1898年)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珍珠龙”,以115万元成交;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豫泉官钱局伍百文,以138万元夺魁。不看不知道,若干年前,在当时不算大面值的古钱,藏到现在,拍出的价格竟能换辆好车了。业内人士称:“古钱币交易不像其它收藏市场价格波动得那样明显”。古钱币值钱,是因为历经了岁月的沉淀,这又伴生了赝品横行。所以,进入古钱币收藏,有了专业的古钱币知识,才能更好的挣钱。

  银元收藏:炒了,就糟了

  2010年到2011年间,“袁大头”的市价一度冲过千元大关。孙中山头像银元普遍年增值10%以上,其中最为珍贵的上、下五角星及错版银元,年增值幅度在50%—200%之间。业内人士称,疯狂的飙涨,也标志着银元从理性的收藏时期,进入了疯狂的炒作阶段,投资者应谨慎进入。

  金银币收藏:久了,就值了

  中国嘉德2011秋季钱币拍卖会上,一枚重达10公斤的2008中国戊子(鼠)年纪念金币,最终拍出1000万元人民币,创出金币拍卖的天价。1987—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生肖纪念银币一组12枚,拍出24.15万元。看看如今房市股市的一蹶不振,再看金银币市场,可真是金光闪闪、银光烁烁啊!专家称,对于金银纪念币来说,时间越长,收藏价值占纪念币价值的比重越高。

  龙钞:早了,就乐了

  《投资与理财》杂志报道过的,上海聚奇邮币卡交易中心经营户老高,2000年时收购了300多张龙钞。11年后的今天,这300多张龙钞就让老高轻松成为百万富豪。

  龙钞的表现确实异常惹火。春节前后,单龙钞、双龙钞就分别报至2500元、14500元。截至9月中旬,单龙钞已攀升至3500左右,双龙钞也升到了15000元左右。

  但风云突变,龙钞却又在其后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下跌近30%。不过,即使这样,仍有藏家放言:“不管跌涨,我都赚”。湖北钱币藏家孙波先生曾在2000年,以发行价每张100元的价格,买入了200多张龙钞。他说:“后市不管跌涨,我都赚,我早就回本儿了。”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93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