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邮政没“变脸” 就能放心玩 (老田) 目前,这波行情调整,对市场邮人和投资者打击很大,很多人找不出原因,下步也不知所措。几周前,北京《四 达》开了一个邮市高峰论坛研讨会,中国邮界很有知名度的主要专家、邮评家和相关媒体都到了会,还有些市场实战家、舆论者也共同参与了研讨。通过详尽分析,认为市场行情的“主升浪” 还没到来,据市场总体发展情况看,不是“反弹”而是“反转” 。 邮评大家宋 琛(宝 木)结合中国邮市历次行情,对“牛市” 的三个阶段,通过历史资料文图并茂的展开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复苏期即修复期,以JT票上涨为主,历经2009.03---2011.02结束,跨度23个月,比上一轮的10个月时间增加了一倍。现在初入繁荣期即主升浪,绝大多数邮品上升,新邮弱势上升,价格全面上扬。巅峰期即炒作浪,主流邮品基本完成复苏---上扬---突破---创新高过程,大量品种价格泡沫显现,市场资金量极度充裕。 宝 木还总结到:2011年9月份以来,邮市上精品JT票涨势如虹,在短短1个月内就出现翻番表现。如“齐白石”套票从400元左右直升到1050元,升幅达150%。目前的“老邮”上扬仅是拉开了“繁荣期”行情的帷幕。领涨的老邮板块,主要是JT板块、编号邮票和文字票,以及纪特板块中的强势品种,如“梅兰芳”、“黄山”、“牡丹”票和小型张等。同时,1992年后发行的年编票(称编年欠妥)、邮资封片等次新品热点不断,但在复苏期普遍涨势不大,比价偏低,这些是后市的主流板块,也容易产生狂奔的“黑马” 。 中国集邮届泰斗刘格文将军认为:“当前要客观的看待邮市,行情没有到头,以后会有高点,主要依据是国家政策好,维持市场的环境不会有大的变化。”大校出身担任过纪检委书记的邮评家胡卫平(赤江河):“在邮市单纯想赚钱不行,必须坚持理性投资和价值投资。” 邮评家(苗一叶):邮票“第一个十年是消耗沉淀期,第二个十年是快速增值期,二十年后进入平稳增值期。” 邮评家兼实战家王龙祥(东方鹤):“阶梯型结构没被破坏,底部抬高,是行情的修复,远没到位。” 邮评家、论坛旗手黄兴跃:“邮市行情延长了发展周期,再过一两年都会赚大钱。” 邮评家周凤迟:“2011年行情不再是新邮行情,而是一种综合性的行情,邮市投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邮评家刘楚:“邮票怎么走谁也看不懂,低买高卖就没错。” 《北京邮声》创办人、实战家袁巨贤:“邮政没有‘变脸’就放心的玩。” 笔者十分赞同上述精论。并认为在新的一年,邮市行情会继续向上、向好发展。刘格文将军说的“国家政策好,维持市场的环境不会有大的变化” ,以及袁巨贤戏说的“邮政没有‘变脸’就放心的玩” ,都包括邮政发行政策(重点是发行量)在数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不会因此而引起动荡不安;也相信国家会不断理顺邮市收藏投资与炒作的关系,不会再现爆炒过后是狼藉的局面。 邮资票品能成为投资筹码,是依托集邮文化和收藏价值为根基,离开了这一根基,也失去了价值投资的意义。本人作为一个老集邮爱好者,经历中国邮市历次高潮,通过多年反思,认为这次行情不可能再现井喷行情,而是形成波浪式的推进、螺旋式的上升,很可能维持数年之久。在适度的炒作行情中,一些人抓住在每浪调整中的底部机遇进入,避免了恐高症,也使人们的精神意识一步步适应涨高了的价格体系,逐步扩大收藏投资群体。只要不出现爆局,就会获利一批走一批,也会有新的投资群体进来一批批。 国家相关部门负责人在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展望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中国发行的纪念邮票,其政治意义广、纪念性强,也是邮政发展产业文化的经济支柱部分,从多种角度看,发展文化事业把邮票作为突破口之一,会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和近代、现代革命史、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等,得以及时便捷的传播,也会形成最具有占领世界文化市场魅力的项目。 结合当前邮市情况,从官方发行到民间收藏投资,都不该是急功近利的炒作。从2011年的市场情况看,炒新炒热已见弱化,凡参与者大多被拦腰砍断。如面值7.2元的关公小版张,从面市80元跌到了55元;关公四联体从4000元到1400元;新款式《八十七神仙图》小本票从30元到13元。如果避开炒新炒朦胧,就不会存在巨大风险。而选择老、精、稀品和次新品中的优秀题材者,则获利一至数倍。 在“邮票的使用功能弱化,娱乐收藏功能深化,投资功能不断强化。”的情况下,在三精(投资群体精、选择筹码精、邮政精)格局下,聪明的参与者已把投资视为“长期运作行为” 。只有培育邮市的长治久安,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只有不炒作新邮,打造邮市内生竞争力,坚持价值投资,才能使邮商和投资者共赢。 (仅供交流、参考) 祝网友、邮友、朋友们 元旦快乐! 2012年元旦 于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