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中国邮资信卡(XK)初探

1楼
我是小散 发表于:2012/1/6 11:23:00

    邮资信卡是邮政部门发行的对折式通信卡片。信卡综合了明信片和邮简的特点,外形似双明信片,使用方法似邮简。信卡折叠后的正面书写收、寄件人的名址,信文写在里面,邮寄时对折,将三个边齿孔外的边纸粘住,信文不公开。收件人沿齿孔撕掉边纸即现信文。1893年,上海工部局书信馆首发邮资信卡,1919年,中华邮政发行了一枚信卡,但称其为“邮制信笺”。新中国发行的邮资信卡包括“信卡”(XK)和“贺年有奖明信片”信卡(HXK)系列,后者不在本文的论述范围之内。信卡(XK)系列从2001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圣诞快乐》邮资信卡,至今已经发行7套14枚。

    一、名称:邮资信卡英文名称为“stamped letter card”,直译为“邮资信卡”,准确精练。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邮票全集·封片简卷》将“邮资信卡”误称为“邮资信封”,显然是错误的。

    二、齿孔。邮资信卡的齿孔按照边齿是否贯通的排列方式可分四种。(一)下面和左右都不贯通。德国与比利时经常采用。(二)左右贯通,下面不贯通。希腊经常采用。(三)下面贯通,左右不贯通。多见于英国及其属地。(四)下面和左右都贯通。法国采用较多。信卡的齿孔以圆孔居多,偶见锯齿形。新中国发行的邮资信卡排列采用第一种方式,齿孔为点线齿。

    三、编号。新中国发行的邮资信卡代号为XK,是 “信卡” 两字汉语拼音的开头大写字母。总枚数及全套中的顺序编号同邮票的编号方式。如XK5 《贺年卡》邮资信卡中的第四枚“流光溢彩”的编号为XK5(4—4)。

    四、题材。新中国发行的邮资信卡题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节日祝贺类。包括XK1 《圣诞快乐》、XK2 《新年快乐》、XK3 《教师节》、XK4 《圣诞卡》、XK5 《贺年卡》。(二)专用祝贺类。包括XK6 《生日快乐》。(三)古代文化类。包括XK7《婴戏图》。从题材上来看,节日祝贺类信卡发行数量偏多,内容重复;其他题材数量较少。信卡的图案设计大多色彩鲜艳,适合在节日和平时通信使用,容易引起青年人的喜爱,有助于培养他们对集邮的兴趣。

    五、邮资。信卡的邮资定位于与平信相同,邮资设定也经历了逐步完善的过程。XK1 《圣诞快乐》和XK2 《新年快乐》均没有标明售价,仅在邮资图下标明国内邮资已付(平信)字样。由于是第一次发行类似邮品,邮政工作人员在实施中感到无所适从。因为国内邮资已付应该区分本埠和外埠,而信卡上并未标明;在加贴邮资寄往海外及港澳台地区时应该加贴多少邮资也成为争论的焦点。从信卡3开始,开始标明信卡邮资具体数额。

    六、变造。因为邮资信卡是明信片和邮简综合物,而按照各年度的《邮件处理规则》的要求,不能夹寄其他信件,只能在信卡内侧书写,所以许多用邮者感到花与邮资封相同的钱甚至还多(如XK7《婴戏图》售价为2元),却不能夹寄就太冤枉了,于是就变造出许多变异品。在天津邮市上就出现了将白卡纸印制的信卡揭薄,以右侧的撕开边作为封舌的变造“邮资封”。各种变造封的厚度有区别,XK1变造封厚度为原信卡的三分之一,XK3、XK4变造封略厚一些,XK5变造封最厚,约为原信卡一半。根据《国内邮件处理规则》,变造的邮政用品不得在邮政通信中实际使用,而信卡中也不得夹寄信件,所以这些变造的“邮资信封”是不能在邮政通信中实际使用的。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