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粮票,是指用水印纸印制的粮票。粮票的印制在我国有着漫长的历史,其印刷方式和纸张选用在不同的时期也不尽相同。
水印粮票的由来
1955年9月,国家粮食部印制发行第一套全国通用粮票。尽管该套粮票在印制时充分考虑到了防伪问题,采用平版印刷,并由过去常用的石印改为胶印,印制出来的粮票图案、文字、线条油墨色淡、薄而均匀无光泽,细致复杂的线条较为清晰、整齐,效果较好,但仍避免不了让犯罪分子钻空子。各种类型的假冒全国粮票很快便从上海、安徽、辽宁和甘肃等地冒出,尤以5市斤面额的假票最多。
为了进一步提高票证的防伪功效,国家在1959年成功研制出带有“五角星”和“古钱币”等图案的水印纸。在1960年,又研制出较为复杂的“天安门”图案固定水印的专用印钞纸。水印纸造出后,首先在1959年版人民币上使用(该版人民币发行时间为1964年4月),同时在1965年版“2市两”面额的全国通用粮票上试用(该枚粮票因故未能发行)。由于水印纸的生产成本较大,加上生产技术尚不是很稳定,所以,1965年版全国通用粮票除“2市两”面额外,其余4种面额均采用一般印钞纸印制,未使用水印纸。到1966年版全国通用粮票印制时,便开始使用水印纸,但也仅局限于3市斤和5市斤大面额粮票,半市斤和1市斤票仍使用一般印钞纸印制。
上世纪70年代以后,粮票的印制便开始大量运用水印纸。1978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票和1982年版的全国通用粮票,在印制时便全部使用了水印纸。
水印粮票知多少
除了全国通用粮票使用水印纸印制外,许多地方粮票也大量使用水印纸印制。这样,便出现了大量水印粮票。
地方粮票中,最早出现的水印粮票是1966年版四川省购粮券。这套粮票共4枚,面额分别为30斤、50斤、100斤和500斤。除30斤票外,其余3枚票均有不同图案的水印。这是地方粮票在上世纪60年代所出现的惟一一套水印粮票。
20世纪70年代第一套水印粮票是河南省1972年版流通粮票。但严格说来,却并不是一整套水印粮票,而只是一种面额的水印粮票,而且还是一种面额的一部分水印粮票。1972年版河南省流通粮票,全套共有7种面额,其中“1市两”面额票有两种,即印章不同。一种是“河南省粮食局”印章,另一种是“河南省革命委员会商业局”印章,带水印的粮票只是有“河南省粮食局”印章的那枚“1市两”粮票。到了1973年,水印粮票就比较多了。这一年印制发行的西藏粮票(全套6枚)、广西粮票(全套4枚)、贵州粮票(全套7枚)均为水印粮票。这些粮票的水印图案均为五角星,好像是用同一规格的水印纸印制而成。和这些水印粮票相类似的,还有北京1974年版地方粮票(全套2枚)、宁夏1974年版地方粮票(全套6枚)、广东1975年版通用粮票(全套7枚)等。
水印图案变化最多的是辽宁1980年地方粮票。这套粮票连同1981年版20斤粮票在内,共有7种面额,分别为:1两、2两、1斤、2斤、5斤、10斤和20斤。除了2两面额票的水印图案是空心五角星外,其余均为五星火炬图案。而变化最频繁的即为水印中火炬的角度和火焰的方向。有人专门进行过统计,发现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火炬图案多达20种。如果把不同的水印图案也计算在内的话,辽宁1980年版地方粮票(含1981年版20斤票)共计有25种。
除了全套粮票的不同面额均为水印粮票外,还有许多地方粮票,只有部分带有水印图案。这部分水印粮票,要么是整套粮票中的部分面额为水印粮票,要么是某种面额里部分粮票为水印粮票。例如黑龙江1978年版粮票(全套5枚)中,只有3斤票面为水印粮票;湖南1974年版粮票(全套6枚)中,只有1两和2两为水印粮票;湖南1978年版粮票(全套4枚)中,只有10斤为水印粮票;吉林1975年版粮票(全套8枚)中,只有3斤、5斤、10斤为水印粮票;浙江1976年版粮票(全套7枚)中,只有5斤为水印粮票。这些水印粮票的水印图案有五星、火炬、麦穗等多种。
水印粮票中的特别品种
除了全国粮票和省级粮票中比较常见的水印粮票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水印粮票。
1.加字水印粮票:加字水印粮票集中表现在河南加字票中。河南省加字粮票有4个年版,分别为1980年版、1983年版、1990年版和1991年版。各年版又分别有细粮券和粗粮券两大类。加印的地名包括郑州市、洛阳市等共18个地市,全套粮票共计166种。其中水印粮票有40多种,大多集中在1980年版的半斤和1斤两种小面额票。
2.市级水印粮票:目前仅发现两种,一是新疆伊宁市1976年版工种粮票,二是福建厦门1981年版粮票。伊宁工种粮票全套7枚,面额最小的为1斤,最大的为17斤,水印图案为大小五星,特别清晰。厦门1981年版粮票,全套8枚,水印图案也为五星。另外,1993年粮票停止流通后,为了帮助和救济城镇特困职工,许多地方都印制发行了帮困粮票。这些帮困粮票中只有成都市1997年发行的带水印。成都1997年版帮困粮票为月份票,由市民政局印制,无面额,不在市场上流通。这是各地新版粮票中惟一的水印粮票。
3.军用粮票中的水印粮票:在各类粮票中,惟一没有出现水印粮票的是军用粮票。但这一历史因1997年版军用粮票的出现而结束。1997年版军用粮票由国内贸易部印制,国家财政部监制,1997年4月1日启用。全套粮票分小麦粉和大米两大类,共8枚。该套票首次采用水印纸印制,水印图案为实心五星。然而,该票使用不到3年,便被不法分子盗印。国家粮食局遂即做出决定,宣布1997年版军用粮票自2000年8月14日起停止使用,并从当年8月15日起启用新版A版(2000年版)军用粮票。到2001年时,又改换为新版B版(2001年版)军用粮票。新版军用粮票除了图案有所改变之外,还专门采用带有梅花和古钱币图案的水印纸印制。这样,使得水印粮票又增加了新的品种。
水印粮票的收藏价值
1997年,北京等地掀起粮票炒作热潮,水印粮票也曾作为一种“奇货”被炒作囤积,其价格也一路飙升。例如,在吉林1975年版粮票和黑龙江1978年版粮票中,带有水印的3斤面额票,其价格均远远高于其他票面。
与其他粮票相比,水印粮票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防伪性能强,无法造假。由于粮票收藏历史较短,造假问题尚不严重,然而,一旦粮票收藏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一问题就会趁虚而入,防不胜防。而水印粮票则无此后顾之忧。
水印粮票的另一个明显特点是品种少。从前文所述可以看出,各种水印粮票加起来,充其量不过百种,这与全国粮票几十万种的总数量相比是不成比例的。除掉大量的市县粮票(因为水印粮票主要集中在省级票、全国票和军票中),全国省级粮票的数量也多达五六千种,是水印粮票的几十倍。由于水印粮票品种少,便使得收藏者信心倍增。一旦大家认识到它的收藏价值,势必会争先恐后去收集。而与此相对的是,目前各种水印粮票的市场价位极低,除了全国1978年版、1982年版粮票外,绝大多数水印粮票的市场零售价都在20多元甚至10元以下。
如何充分挖掘和展示水印粮票的内在价值?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理论深度上挖掘。二是从粮票艺术品上进行开发。除了进行必要的舆论宣传和市场炒作外,对水印粮票的市场开发也应跟上。譬如开发制作各种水印粮票的票折、纪念册、定位册等。在各种粮票目录、图鉴及有关行情资料中,应将水印粮票明显标注,并引导投资者对水印粮票进行包装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