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银元宝,国之瑰宝http://news.cntv.cn/program/guobaodangan/20120110/123955.shtml银锭的铸造重量在
清代前无统一规定,但银两代表的重量却不同,如唐代
一两42克,宋为39克、元为36.6克,明为37克。
清代一般在34至38克之间,除
大家常见的五两、十两、二十五两、伍拾俩的重量外,还有三十两、四十两的
银锭,就是这些
银锭中,还有多少钱,多少铢的铭文等。这是由白银作为称量
货币的性质所决定的,但大家收藏的重量与当时的标准不符就要警觉。但
清代和民国
银锭在重量上就有了基本统一的规定,通常的是五两、十两和五十两三
种
银锭,五两以下为碎银,主要限于市场流通,补零等使用。因此目前市场上出
现
清代银锭有叁拾两、肆拾两、壹佰两,甚至两佰两以上的大锭,都应该是假
锭,泉友们别好奇或认为捡到了出谱锭。据历料记载,我国镇库大锭
清代只有
湖北铸有100两的镇库银,目前在什么地方已不知道,
而明代500两的镇库银,
1900年被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抢去,早已不知去向(后考证被日本人略去现藏
于日本造币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bbs.qtx888.com/images/attachicons/attachimg.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bbs.qtx888.com/images/attachicons/attachimg.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bbs.qtx888.com/images/attachicons/attachimg.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bbs.qtx888.com/images/attachicons/attachim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