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票张、编号票、小本票中一些精品从去年开始不断谋求翻身,以求跟随“金猴”,再现昔日风采。 这两年来,一些JT票张、编号票、小本票精品如:T22、T28、T43、T44、T45、T53、T67、T69、J25M、J41M、J42M、T28M、T29M、T41M、T54M、N8-11、N49-52、N53-56、N78-81、SB1、SB3本票市价均在不断缓慢逆大市上升。据经营此类票品的马甸邮商述及,这些品种一有货摆出,只要价格适宜,不几日就会销出,摊位上经常都是缺货。笔者从网上发现日本收购新中国邮品广告目录的上也发觉它们皆榜上有名。可见它们也“名扬海外”。 JT票张的表现,已开始使邮票炒作族逐渐从炒新回归到炒老需求。 几年来炒新邮者被套、割肉、损失惨重。许多京、沪邮市邮商由于跟风炒新,受到损失,资金难以为继,去年许多邮商由于多次参与炒新,亏损累累,年终连回家路费都难以凑齐。有的在前年发了一笔横财身家在几百万、上千万的邮商,经过去年折腾,现在邮品仓位价值缩水一大半的在市场比比皆是。这样例子在马甸邮市最为常见。现实教育了这批炒新族,他们是斗不过“恶庄”邮政的。所以,他们为生计着眼于大城市中的礼品需求,炒起了已发行多时,过去又被人们邮寄消耗大量的邮票产品票上来,目前产品票在市场如日中天,销路极好。这几年来买卖J106、J126、J138、J155等品种的名人、元帅票和一些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的品种,如:T128、T139、T108、T143等就可知晓了。其实JT中的花卉、动物、名山古典题材也是礼品所需,但这些人已无实力炒这类中档票了,只能在低档的人物票以及编年票中人物票中进行买卖。但“需求决定一切,需求指挥市场”,在当前集邮人数还在下降,炒作此类有礼品需要的品种总胜于炒新吧! 从以上所述我们一方面看到JT票张、编号票、小本票中的精品在逆市中不断挣扎上升,一方面也看到这两三年来一些JT低档票在礼品需求下也不断突围而出,继而又看到20年来编年票尽管多次销毁,乃是垃圾的打折“花票”,已逼迫得邮政当局终于醒悟到体制改革已不得不提到当前议事日程,把产品票作为拉升行情的重大决策。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多年折磨的中国集邮活动,将会逐步走上正轨,逐步为国际接轨。到那时,再也无人去炒新邮,邮市将是集邮者拾遗补缺的好地方,是集邮者互相磋商邮识,交流邮品的和谐文化乐园。那时,作为文革后发行的编号、JT票张、小本票尤其是其中的精品将更显其诱人的魅力。当然这只是我们美好的愿望,要实现这一愿望任重而道远。在邮市,也只有老票这杆旗帜不倒邮市才会继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