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收藏不是借口

1楼
邮耗子 发表于:2007/12/31 10:33:00

  有一天,我市美协主席从大街上回来,颓然地说:“破坏太严重了,我连街道也不想逛了。”这是一位老美术工作者对古建筑遭受破坏的切肤之痛。而原先深藏在民间的陶瓷、“牛腿”、字画、剪纸、绣包、布艺、太公像、漆器、香炉等正以另一种形式进入寻常百姓家。某茶楼放一农家风车;某公司有一清代书法条幅;某居家有傩面具和山羊骨头;某美术工作室置一清代木雕;某官员居室放一清代家谱……民间艺术正成为城里人的一种风雅装饰,或者说,民间艺术正在以另一种形式“消解”在消费时代。

    在钢筋水泥中,一幢周王庙是如此孤助无援;透过西式展柜的玻璃,看到的古床,有那份远古的幽梦么?有罗马柱子的家居中,置一古代的垂莲柱,只能说明城里人的一种肤浅。民间艺术正成为一种现代化的点缀,一种经济利益的幌子,一种故作风雅的摆设。

    随着弘扬民间艺术的呼声渐强,人们也越来越感到民间艺术的重要性,越来越发觉到正在消失的民间文化已成为新时代的文化宝贝。但是很少有人质问:民间艺术离开了民间具体环境,还有那份原始生态中的生气么?当民间艺术脱离了老房屋,脱离了“五谷丰登”的红对联,脱离了黧黑的椽梁枋柱,民间艺术的活力和内涵还在么?古代遗留下来的苍凉、寂寞之物,还会令人心动吗?

    “收藏”是多么堂皇的话,在美其名曰的“收藏”中,民间又有多少“牛腿”被盗,多少木构被锯。一位美术工作者家中有一块清代木雕,他说是从某民居中“锯”来的;一位收藏婺州窑的“收藏家”说他的陶瓷没法被报道,因为是盗墓者“拿”过来的。

    我是一位文化记者,收藏了8000余册书籍,也在民间看到过许多家谱和明代版本的书籍。“收藏家”于是和我说:“你为什么不把它们买来?”我和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地方上有一人撞车死了,但很少有人同情他,因为同族人说,他是因为把家中本姓的太公像卖了,才被报应的。从这“迷信”中,我发现,民间的古物自有其民间的感情,那是一个家族对其祖先反哺性的崇敬呀。

    当南宗孔府的七星宝剑被城里人收藏,当阁底沉船的文物消失在文化人手中,当大量的民间艺术脱离它生长的土壤,我又看到另一种艰难:江山张村的老祠堂现在是牛栏屋;衢江区全旺岩头村的“天官屋”有几个雕刻非常精美的雀替离灶堂就剩一步了;常山招贤古宅被“蹂躏”得体无完肤;骏惠堂、蓝氏宗祠、徽商会馆等老建筑正遭受白蚁的侵蚀……在修复的名义下,开化霞山汪氏宗祠悬着大红大绿的伪牌匾,新桥街悬着被人讥笑的伪马头墙……

    在生态言立市的同时,我希望听到“文化生态”的言论。在保护民间艺术的口号下,希望《威尼斯宪章》中“修旧如旧”的内涵能再一次被提及。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91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