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从和田玉到黄花梨想到邮市

1楼
我是小散 发表于:2012/4/9 15:49:00

从新疆的和田玉到海南的黄花梨的一路上涨,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市场流动资金并不少。难道和田玉和黄花梨的存世量比邮票的所有品种都少?回答当然不是,而且远远大于很多单个邮品的存世量。邮市在国家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在市场资金并不缺少的情形下、在它的文化属性与可收藏和增值的商品属性下哪一样都不差,它落到如此境地,有着邮市市场目前存在的原因。

一、没有沉淀和高端收藏者

市场的黄花梨产品全国大小和不断生产的成品至少不在500万件以下,尽管产量少毕竟每年都有一定的数量产出。以现在木材单价8000——10000一斤来计算,其市场价值总量不菲。它的一路上涨是得益于有高端收藏者的出现,其次是它的存世量广泛散落于民间。市场操作者的悉心呵护也是重要原因。而邮票由于邮政多年的短视行为造成了大量的投资者愤然离场,很多原来的收藏者都不惜代价清空,这部分人是不大可能再投资邮市一分钱,更不要说收藏了。邮票的筹码过于集中也是它的死结,十几万甚至几万的存世量,很多人在买卖过程中动扎要原封、原捆、原包的。我们设想一下要是和田玉和黄花梨都要这样买卖它能上涨?无论是和田玉还是黄花梨产品,人家都是按质论价,可现在的邮票市场是什么呢?老JT要原胶全品(黄花梨要是这样就没得卖的买的)甚至一个厂铭超过一套票的价格,不管票面如何就是一个背胶就相差30%以上的价格,这种玩法是自寻死路,场外投资者哪里敢玩?一个老本票仅仅是一个脊背价格相差50%,一个新品种带号和不带号的价差也在10%-20%之间、、、、、、、凡此种种实在太多太多的本末倒置的噱头,它不仅提高了参与者的进场难度,也给市场公平交易设置了人为的不平等。成包、成捆交易的东西,你自己会认为它有价值?而百万的发行量几十年的消化沉淀,现在市场动扎就是几百套几千套的买卖,充分说明无论是老的还是新的,认可邮票收藏的人在中国极少,它逐渐丧失了它的文化艺术属性沦落到仅仅是一个甚至连投资都说不上的筹码而已。高端收藏者更是凤毛麟角,以中银首日实寄片为例5000元的价格居然成交不了,其价值甚至比不上一枚某款的贺年明信片,一套实寄的老JT价值只有新票的半价不到等等等等无一不说明中国邮票市场的高端收藏者罕见至极!十万发行量四十年的“消化”现在经常看到原封甚至多封的成交,你能说中国真正集藏的人有10万?是鬼才相信!

二、中邮集团的不作为和瞎作为是邮市不起的重要原因

中邮集团多少年来,对自己产品的属性认识极度欠缺,他不仅体现在已经销售完毕的产品上,而且对现行发行的产品都是一样。在他们眼里那不过是一张废纸,他们看重的是它能给自己带来多少经济利益,而完全忽视了它的社会责任和产品的文化艺术属性。所以这些年来干出了“金箔"勾当、“错邮”频发、0.8折倾销、限制使用等等不胜枚举的蠢事。在邮票市场上更是利用集团优势,错误引导炒新炒量、打压手中没有的但又需要的品种,为了自己完全操控市场采取各种手段迫使场外资金不敢进场。关于这点有人不理解,其实道理很简单:当场外大量资金进来,那么庞大的资金和大资金带来的智慧团队是中邮掌控不住的,它一人独大的局面就不复存在了。它再想一方面可以推销他自己毫无收藏价值的新品,另一方面又可以低价收集具有极高市场价值的邮票就会受到极大地影响。遥想当年他卖空仓库以后,就只剩下天价天量发行金箔,并且公开撒谎说低于某价就回收。其仓惶和被迫的无耻,不是当事者恐怕很难理解。试想一下:无论是和田玉还是黄花梨要是有国家集团操控他能如此上涨吗?

要死不活的市场格局是中邮集团所需要的,它不会让市场死去,因为它比任何人、任何集团都需要这个废纸换钱的市场,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

因此,邮票市场只要有中邮集团的存在、只要广大投资者不改变投资理念,彻底远离新邮团结一心在法规的范围内合理维护自己的利益,邮市现在或者将来就是这样。大多数的参与者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个:含恨离开。

三、现行的市场所谓主力和大户,是阻止市场向好的积极配合者

这个市场的很多大户和所谓的主力,要么和邮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么或多或少的受过邮政的惠顾,要么深知现在的市场奥秘。

前面的两种人就不说了,大家习惯尊称为“二狗子”我就叫他是邮政的代-理人吧,他们的行为可以理解。在我看来,小偷也好贪官也罢都是职业,只是谋生的手段和方法不一样,职业素养不尽相同而已。相同的是为了生活。前者不小心把手放进了别人的口袋,而后者则是有意的把自己的手伸进了国家的口袋里。谁高尚谁低级?我们就谈谈后者。现在的市场主力、大户有多少资金?我看要是资金太大是不会来专业从事邮票买卖的。这些年有多少东西比邮票升值慢?真正的有实力的投资者不是没有而是很少。我们认清了这点就很容易知道市场为什么这样。首先他们的资金非常有限而且大多是靠借贷来的,因此他们不会将邮品长期保留,不断地做差价既可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又能在发生变数的时候以应万一。其次他的资金不足以他全盘布局,他们不仅手里握着一个品种同时心里也在惦记别的品种。做短差的最大风险就是一旦邮市全盘爆发,那么他们为此付出和不能忍受的代价是他们自己承受不起的。在这样的市道里,他们的那点资金可以发挥到极致。同时一个品种反复操作,既能把握品种去向又能熟知别人建仓的成本,打压之时得心应手如鱼得水。更有一些人买了他们的货并且把货又放到他们哪里,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货高价卖给别人,再利用别人的货打压市场低价买回,这是一个不需要任何资金就能获取暴利的行为,天底下这等好事,有谁愿意放弃?这些人会不遗余力的拼死打压市场。他们是这个市场仅次于邮政极其代-理人的又一个既得利益者。

邮市目前就是由这样一些人在主导的,市场的流动资金到了他们的口袋里。而所谓的邮市价格是由中小散户来苦苦支撑的。只要他们愿意这个价格体系瞬间就会击破,现在没有让散户彻底失望,是他们都需要这样一个对于他们来说什么都不是、但是对于散户来说是一个不可没有的心理防线。

现时的邮市好不了但是死不了,真正的死了对于广大散户而言也许是一种最好的解脱,而对于邮政极其二狗子和这些大户而言或许是致命的。因此中小散户现在要彻底认清当前的形势,改变你的操作思维和不好的市场行为。有人说散户的行为对邮市的影响微乎其微,其实大错而特错。他们那些人就是为了赚散户的钱,你可以不理他但是他不可以不适应你,因为他是生存你是爱好。搞清楚这点很重要。

为了邮市的公平利益,为了邮市的真正健康发展中小投资者到了彻底改变自己的时候了。

引用国际歌的歌词结尾: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一切都靠我们自己。

历史无数次印证了它的正确性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