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
人民币全套价逾400万元,第二套3元券价超两万元/张
藏在你钱包中的某张人民币,其价值可能不仅仅等于它的面值,人民币
收藏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钱生钱”。不再流通的第一、二、三套人民币固然具有收藏价值,可一旦大幅下跌,你将无法套现;仍在流通的第四、第五套人民币虽然入手易,但行情却忽冷忽热。因此,收藏人民币,不要想着一夜暴富,最好立足中长线,深入了解市场行情,才会发现“藏点钱,翻一番,其实这事也简单”。
第一套人民币62张大全套,足够换一栋豪宅 流通时间:1948年12月1日-1955年特点:既是战时货币,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初、
经济恢复时期的货币。
第一套人民币从一元至伍万元,共发行有12个不同面额,同时具有62种不同印制
图案的货币。其中,壹万圆的“牧马图”、伍仟圆的“蒙古包”、伍佰圆的“瞻德城”和壹万圆的“骆驼队”,是“十二珍品”中的“四大天王”,单张价格逐年上升。北京市钱币学会常务理事刘文和介绍,1955年全国发文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短短100天就收回钱币流通量的98.1%,流通时间短且存世量极少。另由于其纸质较为粗糙,保存难度大,因此品相好的第一套人民币价值不菲。
2000年时,第一套人民币一套售价为21.7万元,2002年涨至48.7万元,2009年价格突破300万元,去年万元牧马券价格突破180万元,而第一套人民币大全套62张的市场价格是400多万元,足够换来一栋豪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409/29/7435214293750667013.jpg)
第一套人民币大全套的价格市场价已经高达300万,收割机版50000元也是第一套人民币中的珍贵品种,市场价100万以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409/4/94141892669492190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409/21/16757942172758343173.jpg)
第一套人民币10000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409/39/1249054457057241081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409/79/9985904016235541743.jpg)
第一套人民币5000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409/88/4666111889898021752.jpg)
第一套人民币1000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409/76/4735567092495268440.jpg)
第一套人民币500元
第二套人民币3元券价超两万元/张
流通时间:1955年3月1日-1964年5月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具有完整货币体系的人民币,首次实行主辅币制,并发行了金属分币。
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1种不同的面值,19种不同的版别,其中3元、5元(五三版)、10元3种大面额主币券委托苏联代印,即“苏制三券”,乃当中珍品。1956年版的5元水印券,现在的市场价位在8000元左右;我国纸币发行史上唯一的3元面值纸钞,当前价值已超过两万元;加长版的10元人民币,更是由于造型独特和数量稀少,从上世纪90年代的5000多元,飞涨到目前的20多万元。第二套人民币大全套的市场价格,从30多万元到40多万元不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409/85/609278385422993204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409/42/4812094224457318362.jpg)
第二套3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409/54/796762763353935207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409/86/1142556093623285906.jpg)
第二套5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409/50/479189786555656729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409/41/13480519720288889509.jpg)
第二套10元
第三套人民币以“枣红色、墨绿色壹角券”为币王
流通时间:1962年4月20日-2000年7月1日特点:我国首次完全独立设计、印制的一套纸币。现为五套人民币中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
第三套人民币共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种面额、9种版别,大全套27张目前市场价约为七八万元,被称为收藏潜力最大的一套人民币。
其中,枣红色、墨绿色壹角券成为第三套人民币中的“币王”,枣红色纸钞的技术含量相当高,发行量又少,还是我国第一次干纸印刷双面凹,油墨颜料也是工人们自己研制的永不褪色的色粉。后来因为枣红色的成本太高,为减少成本改成背面绿、单面凹。再到后来,为了避免与绿贰角券混淆,最终定为大家熟知的红壹角券。因此枣红色、墨绿色壹角券富有技术含量和历史意义,流通使用时间不长且存世稀少,自然而然地成为稀有珍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409/33/3077913358478861341.jpg)
背绿一角:背面菊花两边为墨绿色。因背面绿色与贰角券的颜色相似,在流通中不便识别,人民银行在其发行后不久就进行回收,是第三套人民币中发行量最少、发行时间最短、存世量最少的一角纸币。正面图案为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劳动场面,其中又分为有水印(空心五角星)和无水印两种,前者量更少因而更值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409/61/204040446375488589.jpg)
枣红一角:是第三套人民币的首发票券,也是该套一角币中唯一一张年号为“1960”的纸币。整张币的主色调为枣红色,正面图案为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师生图,票幅比同面额其他票券大,号码形体和印刷位置也不同于其他票券。
第五套人民币收藏认准券别尾号 正在流通中的第五套人民币有收藏价值吗?看你收藏哪一张了。如1999版50元目前已涨到200元左右。第五套人民币豹子号,包含第五套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6种面值各10张,共60张,编号前5位相同,后3位分别为111、222、333、444、555、666、777、888、999、000,就很值钱了,价格可达到数万元一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409/68/1775126589703813904.jpg)
豹子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409/89/11453352635037049225.jpg)
1999版50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409/60/4751147448086224288.jpg)
龙头豹王:号码数字头三位均为8的第五套人民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409/49/14202755970672970893.jpg)
第四套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价格呈过山车行情 第四套人民币共有9种面值14种券别,目前大全套的价格约为1万元左右。但近年来某些券别价格忽冷忽热,1990年版50元券,2011年8月中旬曾涨至275元,10月底就已跌至190元。专家称,这与第四套人民币即将退出流通,却还没有完全退出这一境况有关。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409/76/563650537197254088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409/72/8960230152123016860.jpg)
伍拾元币:正面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头像,币背是黄河壶口瀑布。壶口位于山西吉县西南25公里处的九曲黄河河床中,是全国第二大瀑布。黄河流经此处,两边大山挟持,河床宽度从250米骤然缩至50米,巨浪急流被约束在石沟之中,波涛滚滚,水花飞溅,声如雷鸣,形如巨壶沸腾,从20米高处横面狂泻而下,浪涛冲撞,团团水雾,形成“烟云”腾起,阳光折射,出现圈圈彩虹,景色奇丽。故有“水中冒云烟”、“黄河出彩虹”之赞美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