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也说借货
论坛里每当网上市场行情低迷时便有一种说法:借货砸盘。
曾与朋友讨论,朋友以为不可能,后来又以为是某些代-理商用客户代存货品砸盘。我却不这样理解,我觉得砸盘也好,顶盘也罢,都是经营行为。关键在于“借货”。这个货怎么借?是有门道的,不是你我建立信任,签个协议即可的事。
某甲,一个销售部门的主管,上级分派的销售任务是:年度中一个品种110万的销售总额,分配给他100万本值的货源,利润任务是10万元。一年中会有若干品种产品出来。但是任务定额大致如此。
某乙,可以是商人,可以是地下金融代-理,总之是可以聚集大量资金的人。通过某些渠道,和某甲建立了关系。且某甲销售的物品极适合资金运作,又不会引起监管部门注意。
某乙交给某甲110万现金,包销某甲的货物。其以后的利益,自然也少不了某甲。而某甲并不将这110万入销售账,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存期半年,利息为3.3%大约3万左右。这110万就是保证金。半年后取出,是否再次存入,重新计息,或者归还,依现实状况而定。并与某乙约定半年后,或者财务检查时货物归还。,上级检查,没关系,是查钱?还是查货?都有准备。或者分批入(财务)账,分批销(销售)账。总之,没有风险的。
某乙获得大量平价筹码,无论砸盘或是顶盘,随心所欲。都是为获得利润。
某甲也安然无忧,仅一个品种的销售,一年就给自己平添6/7万的纯收入,况且还可以不断地玩儿下去,这样的东东要是有五种,职务升不升都没关系了。
所以,借货现象一定存在,而真正能影响行情的,就是这类大宗的“借货经营”。
互动网仅仅是邮票市场的小小窗口,管中窥豹,但是钱、货交易特点、规律,尽显一般。参与者至多以其不完整之数据加以参考,切勿加以联想。市场之大,变化之多,一般参与者靠猜测是猜不到结果的。为保证自己资金的安全,就要多观察迹象,仔细观察,要和历史去对比,(不是价格对比,是发展趋势的对比)自己总结结果。别觉得累,勤能补拙。机会总是亲睐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