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穿越海峡的“集邮之光”

1楼
zhaowf 发表于:2012/4/26 10:00: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盖有抗战口号戳的税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民国人像图印花税票》封面

本报驻湖南记者 文 述 实习记者 杨砚池

近日,家住湖南邵阳的民间税票收藏家李连荣听说广州有人拥有一枚面值200元的民国法币税票,年近古稀的他不顾路途遥远,立即动身从邵阳赶赴广州,以1500元的价格将其收入了自己50多年来收藏的民国印花税票集里。

税票见证抗战历史

这些印花税票,都被收录在新近出版由李连荣编写的《民国人像图印花税票》里。藏蓝色的封面上,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题写的书名庄重而朴实。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刘晓在序言中写道:“当时国民政府为筹措军费共御外侮,加倍征收印花税……有力印证了中国人民共赴国难,团结抗日的难忘历史。”李连荣介绍,民国人像图印花税票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为筹集军费,在部分地区先后发行的印花税票的统称。当时由于战乱,印刷的纸张、油墨及原材料都十分短缺,加上印制印花税票的印刷厂为避战乱多次搬迁,各批税票的版式、齿孔、刷色、暗记都不相同,极为复杂。在《中国印花税票总目录》一书中,对其也仅仅作了简单介绍。

“因为家里长兄的支持与鼓励,1960年我15岁的时候就开始收集这些税票了。”正是在亲人们的支持下,50多年来,李连荣为了收藏民国人像图印花税票,历经艰难,而且在收藏的同时,还对各厂印制的“民国人像图印花税票”的版式、齿孔、刷色、纸张、暗记及使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考证。李连荣收集的人像图印花税票,见证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实行加倍征收印花税筹措军费的举措。有的人像图印花税票还骑缝注盖着“克尽职守,抗敌御国”戳,格外引人注目,成为当时神州大地万众一心、奋勇抗日的时代缩影。

“60年代收集这些税票,我不得不偷偷摸摸的。”李连荣感慨道。上世纪60年代,国共关系极为紧张,家里藏有民国人像图,往往被视作通敌行为。李连荣回忆说,记得在中国税票集邮研究会成立初期,已故董光呈会长,曾讲述过他在“文革”期间,忍痛烧毁了两大箱诸如蒋介石头像之类的邮票、税票以及各类相关资料。“凡是与民国时期沾一点点边的资料都不得不烧了。”提及此事李连荣感到无奈且惋惜。为了不重蹈董会长的覆辙,在收集民国人像图印花税票时,李连荣不得不低调而小心。 一次李连荣得知邵阳碣山冲一户人家有一枚民国时期的税票后,他深夜徒步几十里去那户人家收税票。最近这几年,李连荣更是经常为了一枚税票奔波千里。有些流失国外的人像图税票珍品,他也千方百计不惜重金购回。

税票牵起两岸情缘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李连荣将自己收藏的民国人像图印花税票整理成集,参加山东潍坊全国新人新作集邮展览,获得了三等奖;同年参加山东济南“一框邮集”全国邀请展,再获银奖。李连荣的民国人像图印花税票邮集参赛获奖的消息在不经意间传到了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耳中,他在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通邮”的第一时间,就给李连荣发去了贺信并题词“集邮之光”,并提出请求,希望李连荣能将这部邮集的复印件寄给他。

与其给复印件,还不如出书!李连荣欣喜之余,下决心出书。为了让更多的人通过税票详细地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在蒋孝严先生“集邮之光”的鼓励下,在民革湖南省委员会、民革邵阳市委员会的支持下,尽管官方资料严重不足,民间收藏也极为稀少,李连荣仍耐心求证,不断向各地老师和同行请教和求助,通过数年的努力,集腋成裘,成功出版了《民国人像图印花税票》,详细介绍了他对民国时期人像图印花税票的收集与研究成果。这本书出版后,蒋孝严办公室来函恭贺。此书在台湾也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可。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博士何辉庆说:“此书图文并茂,再现了历史的真面目……李先生为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税票承载传承重任

民国人像图印花税票是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李连荣对抗日战争历史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他希望炎黄子孙能从这些税票中了解抗战那段沉重的历史,感受到先辈们共御外敌的团结,传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百折不挠的精神。

李连荣说,2011年曾有一名富商出价80万元买他的税票集,他拒绝了。他不希望这部税票集只是供私人玩赏的收藏。此后,中国邮政文史中心、国家图书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都陆续收到了李连荣赠送的《民国人像图印花税票》。而海峡的另一岸,《民国人像图印花税票》也已经走进了中国国民党总部、台北中山纪念堂、台湾红十字组织等机构。去年,《民国人像图印花税票》修订再版。

除了让更多的文化机构参与收藏,李连荣还致力于对下一代人的培养。尚在上初中的外孙女王雨欣,于13岁那年已经在李连荣的指导下编组《新时代的印花税票》,并在2008年的全国邮展上获银奖。

“藏品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子孙后代真正了解那段历史。税票应该一代代传承下去。”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已过花甲之年的李连荣仍在不停地奔波、寻找、整理、研究。

李连荣的小小印花税票牵动海峡两岸炎黄子孙的心,他收藏的是历史,见证的是社会发展,促进的是两岸情谊。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9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