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股改肯定是要上市的。”3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一名知情研究员表示。
2月27日,以资产计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简称“邮储银行” )宣布,经国务院同意已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50亿元人*民*币。股改完成,邮储银行向公开上市又迈进关键一步。农村网点多、中小额贷款业务成熟、账面债务包袱轻,拥有诸多优势的邮储银行,能否借改制上市之利跨过诸多瓶颈,仍处观望阶段。
邮储银行上市,唯一的悬念,只是敲定时间的问题。
明年初上市?
此前,国内媒体报道,邮储银行计划将在明年年初上市。
“听说过这一说法,不过应该还在内部筹备,具体事宜应该还没有定。”邮储银行内部员工表示。
3月6日,邮储总行办公室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上市事宜现在还没有可以公开透露的信息,但并未否认正在筹备相关事宜。
根据邮储银行提供的资料,1月21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自成立之日起,依法承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全部资产、负债、机构、业务和人员。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已有的营业机构、商标、互联网域名和咨询服务电话等保持不变,由股份公司继续使用,各项业务照常进行。
2月27日,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于2012年1月21日依法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股改完成,标志着邮储银行上市已经近在咫尺。
以总资产计算,截至去年10月底,邮储银行总资产规模近4万亿元,成为中、农、工、建四大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之后的第六大商业银行;存款余额约2.8万亿元,排名第四,仅位列工农建三家大行之后。
此前,分析人士表示,改制仅仅是第一步,为了准备上市,邮储银行下一步无疑是引入战略投资者,以解决资本充足率的难题。
根据邮储银行2010年披露的年报,截至当年末,邮储银行资本充足率为8.37%,而这显然与银监会要求的资本充足率10.5%和核心资本充足率8%有较大差距。
事实上,对于这家仅成立四年的银行,其全资股东中邮集团也一直力挺,连续四次追加资本金,分别于2008年、2009年底、2010年底及2011年底完成,金额分别为100亿元、100亿元、110亿元及300亿元。
有专业人士认为,资金不可能由中邮集团一家追加,必须引入其他资本,而中邮集团的绝对控股可能会影响其他资本的注入。
对此,央行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表示,邮储银行引入战略投资的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很多企业、机构愿意注资。
“邮储改股肯定大家都是想投的,只要能投的企业,应该都想参与。”上述研究员表示。
5年改制路
邮储银行登陆资本市场,在5年前已经着手操作。上市进入实质筹备阶段之时,其5年改制之路,颇值得关注。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
同年6月22日,长垣县魏庄镇大留寺村的村民董景莲获得授信额度为2.4万元、期限4个月的小额贷款,成为邮储银行首个小额贷款客户。
之后,邮储银行又陆续推出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烟农小额贷款、甘蔗种植业小额贷款等小额贷款创新产品。时至今日,小额贷款已成为邮储银行长期核心的战略性业务。
2008年1月16日, 邮储银行首只人*民*币理财产品—创富1号向社会发行。这意味着邮储银行已获得个人理财业务资格,之后,邮储银行按风险由高到低设计了“创富”、“天富”、“财富”三个系列产品。
同年3月23日,在天津试点开办公司业务。这是邮储银行迈向全功能商业银行的重要一步。目前,其公司存款余额超过5000亿元。
6月2日,正式发行首张信用卡“鼎卡”,标志着邮储银行的资产业务拓展到全新领域。
2009年,是邮储银行转型关键的时间节点。当年,邮储银行真正实现了独立运营,并且拿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单,个人零售贷款规模、公司业务存款余额都突破1000亿元,特别是信贷客户群体达到250万户,迈出了向商业银行转型的一大步。
2010年,从2003年开始陆续转出的8300亿元 “老存款”终于执行完毕,前后历时7年,邮政储蓄延续了24年“吃利差”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2011年,邮储银行新增个人存款市场占有率居银行同业第一位,个人存款市场占有率超过10%,成为当年主要商业银行中唯一市场占有率上升的银行。
截至2012年2月底,全行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元,是银行成立时的两倍多。
同时,绿卡账户数超过5亿户,全国绿卡交易额一直稳居银行同业第四位;全国代-理保险新增保费从2007年的500亿元到2011年的1258亿元,继续保持银保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
作为一家长期依托邮政金融系统开展业务、“只存不贷”的国有独资银行,经过5年转型改制,邮储银行具备诸多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