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大多数的集邮爱好者都是将邮票收集起来,作为藏品欣赏,而集邮爱好者徐鸿飞却与众不同,他将自己珍藏的邮票拿来使用,那些盖过邮戳,寄送出去的邮票在他眼里更有收藏价值和教育意义。在南通大学百年校庆集邮展上,徐鸿飞的特殊展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邮票的第一功能是邮资凭证而不是收藏。每每和别人聊集邮心得,徐鸿飞总以这样的话开头。
现在已经从南通大学退休的徐鸿飞,1961年就开始集邮。原先,他也是搜集邮票并珍藏起来。几年前,徐鸿飞在上海读小学的的孙子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制作信件的作业时,说的一番话让他感受颇深。
在信息高速发展、通讯如此便利的今天,很多孩子早已没有了写信寄信的概念。作为送给孩子的成长礼物,徐鸿飞开始给孩子写信寄信,而信封角上贴的都是他以往搜集来的邮品。以前的邮票都是4分,8分一枚,为凑足八毛钱邮资,徐鸿飞会在一张信封上贴上好几枚邮票,而同一信封上邮票往往都有一个主题寓意。
像这个信封上的邮票都是跟体育运动有关的,其中一枚面值八分的邮票是从一组市场上价值400多元的套票中选取的。虽然原先的套票因不再完整而贬值,但徐鸿飞却觉得物有所值。
在今天的集邮展上,很多集邮爱好者都拿出了自己“看箱底”的珍藏。方寸之间,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别样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