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渔山小白礁沉船"复活"在望 明年实施船体打捞发掘他【图】

1楼
泰山玉 发表于:2012/5/15 10:40:00

渔山小白礁沉船"复活"在望 明年实施船体打捞发掘

  2012-5-15 8:48:09      来源:中国宁波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渔山沉船上的瓷器。(资料图片)

“沉船出水指日可待!”昨日,渔山沉船遗址水下发掘启动仪式在我市举行,宁波市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结华介绍说,这是一艘清代商贸沉船,今年将完成船载文化发掘与船体测绘、采样鉴定、保护方案编制等工作,明年将实施古船船体打捞发掘工作。

一艘埋藏在海底的清代商船

据统计,目前宁波已发现不同时期的古代沉船5艘,包括和义路唐代龙舟、海运码头北宋沉船、和义路南宋沉船、象山涂茨明代沉船和渔山小白礁沉船各1艘。这些古沉船是宁波先民通运往来和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与历史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与科学研究价值。

“2008年,我们开展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时,在外海孤岛边发现了这艘木船,位于水下18米至22米之间。”王结华说,渔山小白礁沉船遗址位于象山东南渔山海域,是最让人关心的古沉船遗址。

早在2009年,考古专家已经对这艘古沉船进行了重点调查。记者曾看过当时水下考古时录制的一段时长10分钟的录像,通过录像可以清晰地看到,覆盖着水下微生物和泥土的船肋骨、裂开的船板和成列的石板以及一些瓷器,船体南北向陈列,部分裸露在海床表面。

“这是一艘以龙骨和肋骨为主要纵横构架的尖(圆)底木质海船,属于中等规模的远洋商贸运输船只,以运输宁波本地特产的梅园石材为主,约沉于清道光年间。”专家介绍说,通过考古发现,这艘沉船船体保存较好,可见龙骨、肋骨、隔舱板、船底板等构件。

当时,考古专家在这艘船上采集出水了陶、瓷、铜锡、石、木等各类文物473件。其中瓷器以青花为主,还有少量五彩、酱釉瓷器。据所载货物特征推断,这是一艘清代晚期的远洋商船。

发掘条件比“南海一号”要差

清代沉船的发现让专家们欣喜不已,但是更艰巨的课题也随之摆在专家们面前:如何进一步发掘打捞,打捞后如何保护研究?为此,专家们多次进行了论证研究。

2011年4月7日,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渔山小白礁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项目立项,发掘工作由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和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开展,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合作参与,同时调集全国水下考古与科技保护力量共同进行。

“我们计划分两个年度实施沉船发掘,今年将完成船载文化发掘与船体测绘、采样鉴定、保护方案编制等工作,2013年度将实施古船船体打捞发掘工作,来自全国的40余位专家学者将共同合作完成这项任务。”王结华表示。

据悉,国家文物局在部署2012年度重点工作时,确定“宁波渔山小白礁清代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为2012年度重点工作项目。这也是宁波唯一一个被明确认定为2012年度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作的项目。目前,760万元发掘经费已经全部到位。

“和‘南海一号’等沉船考古挖掘相比,渔山小白礁沉船的发掘自然条件要差一些,水下能见度不如南海好。不过,相对于宁波的其他海底来说,渔山一带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王结华表示,下一步的出水文物保护修复也牵动着专家的心,“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们尽量用最先进的技术进行处理。”

据悉,在考古发掘工作完成后,有关方面还将向国家申报古船船体科技保护复原项目,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内边修复边展示。

■相关新闻

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

象山工作站揭牌

昨日,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象山工作站揭牌暨渔山沉船遗址水下发掘启动仪式在宁波举行。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刘曙光在启动仪式中表示:“2010年7月,全国首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落户宁波。今天,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象山站揭牌,这是目前为止国家设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站。同时,渔山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正式启动,这是今年我国最早实施的水下考古项目。三个全国之最在宁波,这是值得可喜可贺的。”

据悉,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象山工作站主要职能是协助宁波基地重点开展象山海域及其内陆水域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15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