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讲专家
郭克元
纸币能赚钱,有账不怕算。上期,我们从券品、版别分类和09(年度)参考价与11年度参考价格升幅比较等几个纸币理财投资要素的罗列排比,算了一次细账。今天,我们继续
“初夏算账:细账篇”这个话题,谈谈第二套人民币在纸币市场的价格变化和升值数据比较。众所周知,第二套人民币相对于第三套,可以说在使用时段、印制版别、存世数量等方面比较,有很大的不同。具体到投资理财这个着眼点上来讲,它的特点就是两个字:稀和贵!尽管第二套的回收截止
(也就是银行停止兑换)时间到了2007年4月1日才告终结,尽管也只有主辅币11种面额15个版别,但早在40多年前就巳经很难收集成套了,这便是我们所讲的第一个特点--稀;紧接着,
“物以稀为贵”!便成7第二套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不可再生性加上稀缺性,不断推高着第二套人民币的收藏难度和投资价值,总面值仅有36.46元的第二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刚刚开始“炒股”前后),便有了全套全新全版别价达1000元左右的“高价”。20年时间不到,同样全新全套全版别的价格便一路站上了50万元的新高价位,而且是不折腾不打摆子的稳稳当当的实现升值升价,其投资理财的特异性优越性安全性不言自明。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提供的价格和数据,全部采集自国内各大专业市场和机构所完成的真实交易行为,并由四川省古玩收藏协会钱币研究中心的数据库和专家课题组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