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件事件比1947年发生在台湾的“二二八事变”还要来得引人瞩目,至今仍然在吸引着两岸的高度关注。
一、“台独”扭曲"二·二八"事变的性质
1947年2月27日,台湾专卖局缉私人员和警察在台北市打伤女烟贩,误杀路人,引起市民激愤。第二天,台北市民举行YXXW,前往台湾行政长官公署请愿,要求惩办凶手,一些卫兵公然向徒手群众开起射击,打死打伤数人。这一举动激起台北市民更大的反抗。他们罢工、罢课、B*S,冲击警察局和专卖局等官府机构,夺取广播电台,呼吁全省人民起来支援。由是点燃了反抗国民党当局反动统治的"二·二八"事变的烈火。3月2日,台北民众成立了"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3月7日,这个委员会代表台湾百姓提出32条要求。但南京国民党政府诬指这是一场"叛乱",下令派兵镇压。从3月8日起,国民党军队两个师相继在台湾登陆,随即在全岛展开大逮捕、大屠杀,将"二·二八"事变镇压下去。
"二·二八"事变充分体现了广大台湾同胞的光荣爱国主义传统,是一场伟大的爱国民主自治运动,是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的反专制、反***、争民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来事实非常清楚,早有历史定论的“二·二八”事变,近些年来却常常被岛内 “台独”势力刻意歪曲。他们打着为“二·二八”平反的旗号,把“二·二八”说成是"台独运动"的起点,诬指“二·二八”的英烈是什么“台独”运动的先驱;把国民党反动政权扩大解释成外来政权;把导致“二·二八”事变的国民党反动政权及其所代表的官僚资产阶级与台湾广大民众之间的矛盾歪曲为“省籍矛盾”、“统独矛盾”;把“二·二八”事变中台湾同胞提出的“保障人权”、“惩治贪官”、“清除腐败”、“政治改革”的民主自治要求说成是是反对“外来政权”、反对“外省人”的“台独”主张。这是对"二·二八"事变的严重歪曲。
二、二二八事变的主轴是爱国民主
虽然这是一件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发生的特定事件,有其其身的特点,但其本质精神却是与当时全中国的革命运动是一致的。这是一场台湾同胞站起来,反腐败、反***、争民主、争自由的爱国民主运动,是全中国爱国民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与民主,是贯穿整个事变的核心精神。
事变之初,曾经发生过“本省人”与“外省人”的冲突,但这只是短暂的和表象的。事变中真正持久的、坚定的并得到社会各界人士支持的思想和行动,是台湾同胞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争取民主自治的合理要求。
当时的“二二八处理委员会”,首次发表《告全国同胞书》,向“亲爱的各省同胞们”表示此次事变的目标“是在肃清贪污吏,争取本省的政治改革,不要排斥外省同胞,我们欢迎外省同胞参加此次改革本省政治工作,以便台湾政治的明朗,早日达到目的,希望关心国家的各省同胞,踊跃来和我们握手,举着同样的步伐,争取这次胜利。”文告还呼吁:“我们同是炎黄子孙,民族国家政治的好坏,每个国民都有责任,大家拿出爱国热诚来,和我们共同推进”。当时的主要政治团体之一的“台湾民主联盟”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表示“我们要求政治上彻底的改革,要求实现民主政治,是我们决争的目标。我们是汉民族,应该和全国被***一党专政所压迫的同胞携手起来”。
二二八事变发生后,台湾民众的抗争运动迅速漫延全岛。而且抗争的焦点也从最初的严惩肇事凶手的单纯治安问题,升高为要求台湾进行政治改革的政治问题。台湾民众提出来的口号,大多数是要求“严惩凶手”、“即取消长官公署制度,改称省政府”、“即时实施县市长选举,登用本省人才”、“取消专卖制度,工厂交人民经营”等等。其中没有什么“台独”言论。处委会在3月6日发表关于二二八事变的处理纲要,提出32条意见,主要的精神是“制定省自治为本省政治最高模范,以便实现国父建国大纲之思想”,反映了台湾同胞绝没有要把台湾从祖国分离出去,实现“台独”的意思,表明了台湾同胞要求民主自治,当家作主的强烈愿望。这是台湾同胞的合理的愿望。
三、二二八事变得到全中国正义人士的支持
二二八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都十分关心。当时,远在陕西延安的***中央获悉蒋介石已派两个师赴台镇压台湾同胞,随即发表文告,由新华社电台,向台湾同胞广播,热烈颂扬台胞的英勇斗争,支持台湾人民争取民主自治的正当权力。
广播开宗明义地指出:“台湾人民和平的自治运动,由于蒋介石政府的武装大屠杀,迫得起而自卫,已发展为武装斗争。”对于处委会提出的32条,***中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台湾的自治运动完全是合理的,合法的,和平的”。“我们要告诉台湾同胞,你们以和平方法争取自治,和在蒋介石武装进攻之下,采取武装自卫的手段,我们对此是完全同情的,你们的斗争就是我们的斗争,你们的胜利就是我们的胜利,解放区军民必定以自己的奋斗来声援你们,帮助你们。”
大陆著名诗人臧克家上海听闻二二八事变后,悲愤之余,于1947年3月8日创作了一首饱含对台湾人民的理解和支持的名篇《表现》。
表现——有感于台湾二二八事变
五十年的黑夜,/一旦明了天,/五十年的屈辱,/一颗热泪把它洗干,/祖国,你成了一伸手,/就可以触到的母体,/不再是只许压在深心里的,/一点温暖。
五百天,/五百天的日子,/还没有过完,/祖国啊,祖国呀,/***者就强迫我们把对你的爱,/换上武器和红血,/来表现!
诗歌深情地表现了台湾同胞对祖国炽热的爱,也表现了台湾同胞对于国民党政权从希望到幻灭、从喜悦到痛苦,并奋起反抗的过程。表达了臧克家先生对台湾同胞要求民主自治的正义行动的热情理解、深切同情和坚定支持。
据臧克家的夫人郑曼女士说,臧克家先生在战后的1946年到了上海,任民间报纸《侨声报》文艺副刊编辑。1947年2月,报纸停刊,臧先生靠写作为生,时年四十二岁。臧夫人说:“当时臧克家不是***党员,但和绝大数作家、知识分子一样,对胜利后的生活经历了由希望、喜悦到幻灭、愤怒和反抗的历程,自然地产生了进步的倾向性。因此他理解了台湾人民的斗争,对台湾人民的悲愤和崛起,感如身受吧。”
事变之后,纪录二二八事变流行最广的用品,就是木刻画《恐怖的检查——台湾二二八事件》。这是“二二八事件”发生期间唯一留下的美术作品,纪录了事件爆发瞬间的恐怖感觉。经确认这幅作品由早期大陆来台版画家黄荣灿所作,目的在于声援“二二八事件”中受难的本省民众,并传奇性地成为日后党外民主运动的精神图腾。而黄荣灿却是四川重庆人,1916年生,1945年抗战胜利后到达台湾。这幅名作,在二二八事件的两个月后,以“力军”的笔名发表于上海的文汇报,现存于日本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而重视人道又富抗议精神的黄荣灿,最后在五零年代初期的白色恐怖中,被冠上匪谍的罪名起决。
1947年二二八事变后,大陆几乎每年都要举行聚会,或发表文章,纪念二二八事件,缅怀在事件中死难的台湾同胞,谴责国民党当局的暴行,支持台湾同胞要求民主自治、要求当家作主的正义呼声和行动。
1948年2月28日,由中国共产党创办、廖承志主持、在香港出版的《华商报》,为纪念二二八起义一周年,制作了《台湾二月革命特辑》,大陆的知名人士郭沫若、沈钧儒、章伯钧、郑初民、方方(***香港工委书记)、马叙伦、徐从发表文章。
1952年,在京台湾同胞集会,纪念“二二八”五周年。
之后的1953年、1955年、1956年、1957年1956年1959年、1960年、1961年、1962年、1963年、1964年、1965年,台湾民主自治同胞都举办了纪念“二二八”的会议。
1973年后,祖国大陆扩大纪念二二八的会议规模,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持,***高级领导人出席,北京各界人士参加,共同纪念二二八事件。
1977年,二二八事件三十周年之际,祖国大陆除了召开隆重的纪念大会
外,还由邮电部发行《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三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
两枚,“表达祖国人民对台湾省人民反帝反蒋爱国斗争的支持”。
五十七年来,两岸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祖国大陆始终没有忘记二二八事件,始终与台湾同胞站在一起,支持台湾同胞爱国民主自治运动,反对台湾当局的专制***统治。
四、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继承和发扬了二二八的爱国民主精神
二二八事变中,谢雪红在台中领导了一支武装队伍,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武装斗争。斗争失败后,谢雪红与一批战友离开台湾到达香港,组织了“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的宗旨是“以实现台湾省之民主政治及地方自治为宗旨”。其中一个重要的口号就是“拥护开罗公报、波茨坦宣言,反对殖民地化的‘托管’、‘独立’”。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参与的新中国的成立。台盟成为祖国大陆八个民主党派之一,也是一个唯一以省份为名的党派。从此,台盟继承和发扬台湾同胞的爱国主义传统,团结台湾同胞,为中国的建设与两岸的统一而奋斗。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的成立,赋予了二二八事变反对“台独”的内涵,提升了二二八事变的意义,是二二八精神的典型代表。
五、二二八后台湾同胞产生的悲情意识需要正确认识与引导
“二二八事变”遭到镇压,台湾同胞的爱国民主的反抗运动失败了。之后,更多向住红色中国的台湾同胞,在蒋介石的白色恐怖之下,被赶尽杀绝。1949年后,两岸又处于隔绝和对立状态。特殊的历史过程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使绝望的台湾同胞产生了特殊的悲情意识。
悲情需要化解和抚平,才能有美好健康的生活。化解与抚平台湾同胞的悲情,需要推进台湾的民主政治,需要推进两岸关系,拆除隔离两岸的樊漓,实现两岸的统一,使台湾同胞不仅在台湾当家作主,更使台湾同胞与全国人民一样,在全中国当家作主,才会最终消除悲情。
然而,当今的“台独”分裂势力,却无耻地利用了台湾同胞的悲情,扩大悲情,扭曲悲情,把台湾同胞的悲情引向歧路。以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歪曲“二二八”的历史事实,曲解“二二八”的真正精神。他们刻意抹杀台湾同胞的爱国主义精神,割裂了爱国与民主,把“二二八”中台湾同胞反抗***统治转换成“反对中国”,“不当中国人”,以所谓“爱与和平”翩动对中国、中国人的仇恨。把反“台独”的“二二八”歪曲成“台独”的“二二八”。其目的是要塑造新国家认同,建构台湾民族主义,为“台独”奠定社会基础。其结果是造成台湾社会分裂,族群对抗,两岸对立,台海和平受到威胁,最终造成台湾同胞新的悲情。
台湾著名学者戴国辉认为:“只有站在正义、公正、不偏不倚之客观理性的学术立场上来对待及研究二二八事变的全貌,才能接近事变之真相;才能有效地抚平历史性的创伤,以便经吸收其悲剧性负面经验而转变为正面的历史殷鉴。”
他明确表示“我一直主张,我们应该站在中华民族的主体性立场,来好好思考处理这个问题,才能真正解决认同的危机。他“不赞成一些台籍乡亲借已往的禁忌和压抑而形成并笼罩在许多有关人士心中的这一道神秘的历史阴影,来大作政治性的煽动蛊惑文章,甚至于将欠缺纯真内涵、怀有情绪性的一类‘道德’批判,转变为政客型之政治诉求,以为制造仇恨,加深省籍矛盾的手段,来达到政客自己所意图的政治目的。”
正如贾庆林主席在纪念****八项主张十周年纪念会上所说的:“‘台独’谬论是对台湾同胞热爱乡土的情怀和当家作主意愿的最大扭曲,是对台湾同胞中华民族意识和中华文化认同的粗暴亵渎,绝不是爱台湾,而是害台湾,绝不是台湾之福,而是台湾之祸。只有在两岸共谋发展、共议统一、共促振兴的正确道路上,台湾同胞才能真正抚平历史的伤痕,获得更大的利益和福祉,真正赢得当家作主的尊严。”
今天,我们纪念“二二八”,悼念死难者,缅怀先烈,就要揭示“二二八”的历史真相,弘扬“二二八”的爱国民主精神。这个爱国民主精神在今天的体现,就是要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坚守中国人的尊严,保持中华民族意识,制止“台独”,反对“台独”,推动台湾政治真正的民主进步,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共建一个伟大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