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一、二胶票的主要特征
要辨别二胶票,我认为首先应该先搞清楚它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特征,这才好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为什么邮票要进行二次刷胶呢?无非就是因为保管不当,邮票背胶受潮因此发黄或生霉点,影响美观,所以不得不把邮票背面的原胶层洗去,再重新刷上一层胶,这就是所说的“二胶”。可见,二胶票的制作一般有两个步骤,一个是“洗”,一个是“刷”,所以,它就具有以下的特征:一是下过水或用药水处理过,二是人为的再刷胶。知道了二胶票的这两个特征,我们就可以着手进行辨别了。
(一)看背面刷胶是否均匀。只要胶薄厚是不均匀、不平整,明显的有一道一道的现象,一般就是二胶无疑。如果背胶有星星点点的闪光,那二胶的可能性也很大。一般来说,这类二胶票是属于较低水平的,现在也比较少见,但在本人收藏中的票品中,T87旦角的最后一张就非常明显,一道道的,真搞不懂当时竟然没发现,怀疑可能是验票的时候是晚上,没看清楚,因此,此步切记在光线明亮的地方进行。
有些人建议先看正面的油墨是否鲜亮润泽,因为二胶票基本都要先下水洗掉霉斑或用药水泡掉原胶黄斑,因此,肯定没有原胶的看过去鲜亮,但是说实在,有时你根本分不清楚,到底是因为票放久的关系还是下水的缘故。
(二)看齿孔处有没有明显的胶渍,齿口是否较硬。因为原胶的生产工序是先在造纸厂机器刷胶,再到印刷厂印刷打孔,齿孔周边是不会粘有胶水痕迹的,而二次涂胶时胶水会从齿孔溢出,因此只要发现齿孔处有明显的胶渍,几乎可以肯定是二胶无疑。此外,如果用齿孔在手背或手腕处划过感觉较硬和扎手,二胶的可能性极大。此类二胶票水平也较低,但是明显偏多,我买到过的很多二胶票几乎齿孔都会偏硬一些。这个判断方法非常的实用。
(三)看邮票的柔韧性如何。二胶票的柔韧感和原胶票一般会有所区别。一种是手感比较僵有点硬,感觉很不自然,这主要是胶刷得太厚的关系(这种票齿口感觉很硬,结合第二个方法可以很容易判断);一种是给人的手感是特别软,缺少原胶邮票的柔韧感,这种情况是胶刷得太薄了(感觉目前这类的票明显居多,因为胶刷厚容易连带齿口过于锋利,二得太明显),我在优品2008买的特72儿童体育就是这种情况,摸过去很软很薄,有点像无胶,然后齿孔也不是特扎人,可以说算水平相对较高的二胶了。但是如果是原胶票在压弯后松开手,几乎能很快恢复原状,此类的二胶票一般无力恢复原状。
此外,下过水的票在紫光灯下一定发黑发暗,但发暗的不一定是二胶票,这就是很多人提到的紫光灯可能会误杀的问题,这个主要和票的保存程度(如受潮了)和纸质有关,但紫光灯对大多数JT票来说还是很有用的。所以如果看到发暗,先留个心眼,为防止误杀,可再看其它方面。
另外,T87旦角这套票很多人都说用紫光灯看不准,其实,如果你身边有一套全品的,两张相同的票放在紫光灯下一照(照票的正面),二胶的和原胶的表现肯定有区别。我的那套旦角就是原胶二胶混在一起的(现在的奸商经常都这么做,大家要格外小心,我在优品2008那买的T35金鸡也是这样,第2张原胶,1和3都是二胶!),紫光灯下表现明显不同!
这几天刚好又买了一套旦角,说是公司货,照了下确实漂亮,但我的两套旦角的票都存在一个特点,就是第5张的背面在紫光灯下是发蓝的,其余7张全是发紫,不懂是不是普遍现象。据朋友说,有的同一张票,也会存在这种情况,但确实都是原胶的,原因如何他也不知道,个人觉得估计还是纸质的因素,不同版别不同纸质的关系可能较大。
紫光灯照正面主要是看票有也没有下过水,但是现在有些票虽然没下过水,但是背面局部则用特殊的药水处理过,这在紫光灯下也很明显,下图三张票中的黑点就是如此。(若票本身局部有点发黄,但是肉眼看得不怎么清的,在紫光灯下也是一目了然,我之前购买的一套奔马个几张齿孔部分就有点,紫光灯下除了颜色没那么深之外, 表现和下图差不多,就不再上图了)
要注意的是,紫光灯对金粉银粉票伤害很大,因为紫外线与金银粉油墨(金属成分)会有电化学反应,氧化速度据说抵得上10年以上正常存放的氧化时间,所以金粉票最好不要用紫光灯验。此外,用紫光灯鉴别时最好是在黑暗的屋子里(把所有灯全部关掉),这样会看得更清楚,更有效。换句话说,当光线越暗的时候,紫光灯的效果就越好。
(六)用40-60倍放大镜观察齿孔边缘。主要是看齿孔纤毛的形状如何,以及齿孔附近是否有轻微的胶渍残留(明显的肉眼就可以看得见了,主要看那些比较淡的)。
很多人认为,用放大镜主要是看齿孔纤毛是否有粘连,由于原胶是整版刷胶,撕开后的边纸纤维呈放射状,自然而不规则,二胶多数是单枚票刷的,因此齿边纸纤维多数有粘连,或者顺一个方向,毛茬会被胶水包裹上,感觉僵硬不自然。没错,单枚刷的话确实是这样,一般没有一根一根的毛絮纤维或者说毛茬,有的话也是一坨一坨的,但是现在很多二胶都是整版整版刷的,这样撕开后,齿边纸仍会有放射状。像下图,明显是二胶票(可看出有胶渍残留),但是齿的边纸也是有毛茬。
像上面这张图,大家可以看到毛茬表现非常自然,长长的也不结成团,很明显是原胶票。
总结一下,就是放大镜下,齿边纸的毛絮散开的发散性比较好的一般是原胶,二胶的单张刷的一般会结成团,整版刷的可能会发散,但明显不自然,而且齿边会有胶渍残留。所以,个人认为用放大镜观察应该更主要看胶渍,这个绝对是二胶票的要害!如果用放大镜观察齿孔周边裸露出来的纸质纤维丝发亮,且齿孔周围有胶渍,毫无疑问就是二胶票。
一般认为,用放大镜看齿孔是鉴别二胶票最准的方法,很多高手也是放在首位提到,但是如果你手中刚好没有放大镜和荧光灯这些工具怎么办?所以本人认为应该循序渐进,一步一步辨别,培养自己不需要借助工具就能分辨二胶的能力。
三、结束语
二胶的辨别方法很多,本文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整理出一些个人认为比较实用的方法,不一定完全准确,仅供大家交流探讨。另,以上分析主要针对JT票而言,老纪特票实在没什么研究,不敢妄言。
很多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邮票要是保管不当,最后也会发黄长霉点,所以没必要强求背胶是一定要原胶全品。其实,我们并非是看不起二胶票,而是鄙视把二胶当原胶,把集邮者当傻瓜戏弄的奸商(买卖时说明清楚是二胶的除外)!试问,你愿意花原胶的价格买来一套二胶票,然后再让邮商在背地里嘲弄你吗?呵呵。。。。。
此外,可能很多人会问同一套邮票,在其它条件的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是原胶微黄的价格高还是二胶的价格高?有人认为是二胶的价格要高,因为多付出了劳动(洗胶和刷胶),但是你想想,原胶微黄的可以变成二胶的,二胶的还能变回原胶的吗?还有,如果只是微黄,邮商有必要处理吗?君不见,一尘上收黄票的贴时常有之,而又有多少人收二胶票呢!因此,个人认为,二胶票只适合自己欣赏,如果要投资的话一定要购买原胶票。
谨以此贴与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