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金银章跌价两至五成 收藏价值遭受质疑
6月时间,广州市将先后上市两套金银纪念币,众多藏家摩拳擦掌,期待盛世藏金能带来理想的投资收益。然而,记者走访了广州零售市场发现:供应大幅增加,可以概括目前的金银币市场;而按照供需关系决定价值的理论,金银币的收藏价值很可能也在供应增大的情况下被大幅稀释。
专业人士建议,应根据发行量与工艺设计择优买入,不必盲目收藏。
文、图/记者 曼妮
广州市场中,一方面,金银币及其衍生品的数量大幅增加,每当遇到国内外盛会,无论重大与否,市场必有金银产品推出。另一方面,金银币的发行量被无限扩大,重量却在不断减少。自2012年以后,原来重量为二分之一盎司的扇形生肖金币被改换成了三分之一盎司,发行量却被扩大了几万枚。
彩金掉色脱色?
哪些金银币跌价最为厉害?——金银章跌价两至五成,名副其实“裸卖”
纵观近5年的金银币市场,跌价最为迅速的品种,莫过于2006年~2008年发行的奥运会金银纪念币,由于发行机构垄断抬价、机构囤货操作,其二组、三组品种至今都没有“回本”。三组产品在广州当年的零售价高达16000元以上,而今二级市场却只能以12000元的价格成交。
除此之外,彩色金银币也是近年来发行量增速最快的品种。对于近5年时间中发行的新币种来说,除开了京剧脸谱等个别品种,彩色金银币的价格走高速度、幅度均远小于同一系列的本色金银币;尽管国际金价突飞猛进,多数彩金产品在二级市场价格却停滞不前,甚至有不少藏家投诉:彩金出现了掉色脱色的现象。
即便如此,金银币的跌价幅度仍不可与金银章相提并论。金银币具备货币功能,金银章不具备货币功能,却成为近几年时间里市场金银产品种类扩充的主力军,各类运动会必发金银章;发行机构名不见经传,发行量无从考据。
庞大的发行量完全抵消了金银章的工艺价值。在广州纵原邮币卡市场,绝大多数今年来发行的金银章都只能按照金银材料价值成交,被笑称为“裸卖”;对比当时的销售价格,其跌价幅度在20%~50%不等,可谓惨不忍睹。
“老精稀”产品盈利
记者广泛走访了广州二级市场与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了解到多数获利颇丰的投资者收藏的都是2000年之前发行的“老精稀”产品;而近5年收藏金银币的投资者,多数并没有赚到实惠。
收藏金银币
建议不要从低到高 要逆向思维
香港的陈景林先生是业内的资深收藏家,他认为:跌价最为厉害的金银币并非收藏价值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