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面额“1000元”的12盎司“熊猫”精制金币起于1984年,它既是大规格“熊猫”金币的开山鼻祖,又是“熊猫”精制金币的奠基者。1984版12盎司“熊猫”精制金币自然是投石问路,区区250枚的发行量,在当时,也创下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地量之最。
显然,这个投石问路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1985年,12盎司“熊猫”精制金币没有后续。正当大家怀疑这种大规格金币能否有它的市场时,1986年,12盎司“熊猫”精制金币再度登场,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变化,就是它的发行量,由前期的250枚,陡然上升到了2550枚,上涨了10倍还绕了个小小的弯。
与两年前相比,1986版12盎司“熊猫”精制金币的背面图案设计与雕刻,明显有一个长足的提升。图稿设计更加彰显个性,雕刻技巧更加理性成熟,绘画语言更加细腻亲切,画面氛围更加温馨和谐。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直径70毫米的币面之上,满满充盈着“情”之感动。
12盎司“熊猫”金币背面图案上的“母子熊猫”,在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中的“熊猫”系列金银纪念币中已经有3次出现,3次均出现于27克“熊猫”银币背面图案。相比于银币直径38.8毫米币面,12盎司“熊猫”金币几乎大了1倍。而这,绝不是简单意义的扩充与放大,需要大到构图,中到布局,小到细节处理等多方面的协调与掌控。因为币面足够宽裕,母子熊猫体型的对比,也因此合理而适中。熊猫妈妈博大的母爱,以及熊猫宝宝的弱小,在币面表现得都十分充分。显然,熊猫妈妈是在示范熊猫宝宝如何进食,但尽管熊猫妈妈十分认真,无奈熊猫宝宝顽皮任性,它的努力,劳而无功。而正因为“劳而无功”,画面才生动有色,才趣味盎然。
大规格币与小规格币的设计与雕刻,有它的长,也有它的短。长,它可以更大程度发挥设计师与雕刻师的创作空间;短,它需要设计师与雕刻师更加缜密更加严谨的创作态度。尤其是雕刻,需要更加恰当地适度地把握雕刻语汇的运用与调度。雕刻不是设计稿简单的再复制,而是在深入领会设计原稿的创作意图后,升华自己的创作激情,再自如运用雕刻语汇,把这种创作激情,体现于币面之上。12盎司“熊猫”金币背面图案,可以说是两者结合的典范。
1986版12盎司“熊猫”精制金币,就是以这样一种趾高气扬的神情,再度回到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中的“熊猫”系列金银纪念币的大家庭里。(供稿:福州东泉工艺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