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1987版“熊猫”金银币总共推出了12枚金币,除小规格普制金币不变,小规格精制金币与12盎司精制金币延续,又另外增设了1枚5盎司精制金币,其币面直径为60毫米,面额500元,成色99.9,发行量3000枚(低于12盎司金币的4000枚),由沈阳造币厂铸造。
5盎司“熊猫”精制金币与12盎司“熊猫”精制金币,共用的正面图案相同,背面图案也完全相同。正面图案延用的,是1986年始的俯视“天坛祈年殿”图稿,币面上的祈年殿建筑,大气而雄浑,有祭天祀地之威。背面图案“母子熊猫戏竹图”,走的仍然是亲情路线。币面上的熊猫,一大一小两只,长者为母,幼者为崽。但在构图上,设计师更有意刻画母子之间亲密无间的那种感情交流。而这种感情交流,又是通过熊猫母子眼神对话最终完成的。
熊猫母子体型有别,如何能将二者眼睛能够平视?办法自然很多,或抱于胸,或驮于背,或环于颈,等等。但平视不等于交流,交流需要四目相对,而这种相对,又是静态的,能够保证交流之“流”,有充裕的时间。由此,设计者在熊猫母子之间,看似无意却是有心地补了块石头。石头是画龙点睛之笔,有了石头,熊猫宝宝立于其上,化解了大小熊猫的体型差异,从而与熊猫妈妈的眼睛,完全是对等或者略高一丝的状态。熊猫之“眼”,自然是重点描绘的对象,熊猫妈妈的耐心叙说,熊猫宝宝的一头雾水,都在淡淡的线条勾画中,明晰地表达了出来。
有意而为之的“石头”,其手法,更类似于中国画,虽是写意之笔,但却把整个画面非常活跃地调动了起来。事实上,1987版大规格“熊猫”金币背面图案,也类同于中国画的大写意,墨是泼上去的,粗犷而不拘小节;白是露出来的,坦荡而光明磊落。黑与白相互映衬,相互弥补,熊猫母子之间的亲密,就在这黑白的流动之中,得到最后的完善。
在这之前,母子熊猫在币面有所表现,但母与子的关系都是居高临下式的,呵护色彩更重一些。从立意上讲,也更流于表面。1987版两款大规格“熊猫”,把侧重点放在“交流”之上,至少在当年,对于“熊猫”金银纪念币的创作,是一个很大的创新。
据葛祖康《中国现代贵金属币章图谱》,1987版12盎司“熊猫”金币,最终发行量只有2447枚,小于5盎司“熊猫”金币的3000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个中原因,不详。(供稿:福州东泉工艺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