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萧梁铁五铢(叶真铭)

1楼
我是小散 发表于:2012/6/15 13:08:00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乱时期,战争频仍和政权频繁更迭导致社会经济动荡,货币流通混乱。《宋书》记载:当时“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劣于此者谓之‘綖环钱’,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市井不复料数,十万钱不盈一掬。”到梁武帝萧衍普通四年(公元523年)更铸行铁“五铢”钱,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大规模铸造行用铁钱。

我国古代流通使用的钱币,主要是以铜材铸造的铜钱。但在一些时期和部分地区,也曾以铁材铸造过铁钱。历代铸造行用铁钱的主要原因大体有三类:一是资源原因,铜材短缺而铁材丰富,因此只好就地取材以铁充币材铸造钱币;二是经济原因,铁材价值较低,铸铁钱可以从中获得厚利,利之所趋铸造铁钱;三是政治、军事原因,铸造使用铁钱,可以防止铜钱外流被熔作兵器等。现在所知,铁钱实物最早出现于汉代。考古发现,在湖南长沙、衡阳、陕西等地西汉墓葬中出土了数量不等的西汉文帝至武帝时期的铁质“四铢半两”、“五铢”钱。此后,还发现有铁质“大泉五十”、“直百五铢”等钱币。但这些铁钱不见于史籍记载,应该不是官府的正式铸币。史籍关于官府铸造铁钱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东汉初年的四川。据《后汉书•公孙述传》载,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时,公孙述在四川建立割据政权,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公孙)述废铜钱,置铁官钱,货币不行,百姓苦之。”这是由官方铸造铁钱的最早记载,但因没有具体说明铸造的是何种钱,也未发现实物存世,今人对其真实性尚存疑问。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南朝萧梁武帝时期铸行铁“五铢”钱,这是见诸史载并有实物可征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由政府大规模铸造行用的铁钱。梁武帝萧衍铸行铁“五铢”钱,主要是出于资源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南朝以来,铜源极度匮竭,“铜荒”严重。当时由于铜材价格日益上涨,私铸和剪凿钱币取铜的不法行为盛行,市场流通货币越来越轻薄,货币流通非常混乱。为缓解铜材匮乏的难题,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梁武帝萧衍决定于普通四年(公元523年)铸行铁“五铢”钱。据《南史》卷七《梁本纪中第七》:“(普通四年)十二月戊午,用给事中王子云议,始铸铁钱。”这种铁“五铢”钱与普通“五铢”铜钱相似,正面方孔左右铸有“五铢”两字,有外廓,部分钱币有内廓;钱背有“四出纹”,即从钱背方孔的四角向外引出四道阳文直线到达外廓,类似东汉灵帝铸造的“四出五铢”,故也称为“四出铁五铢”。铁五铢直径参差不一,大的超过26毫米,小的不足15毫米,轻重悬殊,重者可达5克以上,轻者不足1克、仅0.88克。

铁五铢铸行后,由于铁材易得,私铸利润大,因此民间私铸纷起,公私铁钱充斥市场,导致币值跌落不已,物价急剧上涨。《隋书•食货志》记载:“(当时)人以铁贱易得,并皆私铸,及大同已后,所在铁钱遂如丘山,物价腾贵,交易者以车载钱,不复计数而唯论贯”。梁武帝末年发生了侯景之乱(公元548年),铁钱极度贬值,物价疯狂上涨,“米一斗八十万”,“卖一狗得钱二十万”。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铸造铁钱造成的恶果。梁武帝死后,萧梁政权名存实亡,萧梁铁五铢也终于背负着不能承受之痛,推出了流通领域。梁朝铁钱制度最终趋于崩溃,给后世留下了乱铸铁钱的惨痛教训。由于铁钱价值较贱不为人所看重,历代收藏保存者较罕,又因铁钱易腐蚀难保存,因此一千多年来,萧梁铁五铢虽未绝迹,但也只有零星出土,迄今已较为少见了。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