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笔者资历浅薄,不自量力地就如何界定“错”的方法也进行了思考,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各位高手前辈探讨。笔者认为,要界定“错”首先要找到“对”,因为“错”是相比较于“对”才错的,没有正确的作为参照,何来错呢?自然也不能找到界定“错”的方法。
首先,来回顾回顾几款典型的公认的错邮,看看它们为什么被公认为错邮。
1. “一片红”是公认的错邮,其错误在于与事实不相符合,而且是严重的政治错误;
2. “片蓝”是公认的错邮,其错误在于把英文单词Completion错写成Complition。其错的界定标准无可争议,因为那个英文单词的正确写法就是标准;
3. “祝福光栅错卡”是公认的错邮,其错误在于漏写一个“祝”字而让“祝福伟大祖国”这句话变成“福伟大祖国”,完全不符合语言规范。在这里,语言规范就是标准;
4. “错爱片” 是公认的错邮,其错误在于让人在左边长了两只手臂,完全不符合正常人*体结构中左右各一只手臂的标准;(除非设计者声明的设计创意就是设计的畸形人图案)
5. “错鲤鱼”是公认的错邮,其错误在于引用陆游老先生的诗句,颠倒了顺序,这个标准陆游老先生早就制定好了,和陆老先生的不一样就是错;(除非邮政声明自己是原创的)
6. “JP147错龙” 是公认的错邮,其错误在于把大龙邮票的3分那枚搞成了绿色,不管设计者解释是艺术加工什么的,既然是引用原大龙邮票,那么原大龙邮票就是标准,和原大龙邮票不一样就是错。
通过考察上面6款典型错邮的错误所在,我们似乎可以总结出什么:
1. 邮品的图案、文字以及文字表达是对客观事实、现象的描述,必须与客观事实和现象相符合;
2. 当邮品的图案、文字以及文字表达是引用既有的、众所周知的、约已成俗的图案、文字以及文字表达时,必须与原引用对象一致;
3. 邮品的图案、文字以及文字表达必须符合语言文字规范和语言规则。
上面三条就是笔者总结出的界定邮品“错”的方法,和诸位邮友共同探讨。
近几年,贺年封片空前发展和繁荣,涉及的题材广泛,种类也异常繁多。邮政为贺年封片也付出的艰辛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对于题材如此广泛,种类如此繁多的贺年封片,出点错也是很正常的,我们大可不必大惊小怪的,或许让叫嚣者来干这项工作更是错误百出。笔者相信邮政绝对不是故意搞错的。另一方面,出错增加了收藏的趣味性,也为投资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只要是被界定成为公认的错邮,一定都会大放异彩的,这点我想各位邮友不会有太多的异议。
错爱片和错鲤鱼是公认的错邮,笔者不多讨论。
目前,仍处于争议中的就是红运片,说实话,笔者最开始并不认同红运片是错邮。虽然红运片上把成语“鸿运当头”印成了“红运当头”,但笔者认为设计者取意“红”字,在特定的情况下也无可厚非,最多也只是负有作为邮品发行方不严肃之责,还谈不上构成“错”。我相信,喜欢红运片的朋友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单纯一个“红”字就把红运片界定为错邮,似乎有些牵强,尽管中央台报道了什么的。笔者相信这种疑虑在邮友心中是存在的。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要说红运片真的没有什么问题,似乎也说不过去。看来讨论陷入僵局,红运片是否是错邮的争议一直不能消停也就很正常了。那么,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笔者也是一直带着这个疑问,直到发现另一个问题。笔者发现了什么呢?在笔者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举个小例子来说明问题。
假设,你的一个朋友告诉你有人在大街上光着身子,裸*体运动。我相信,你首先不会是谴责,你一定会问是什么人,因为你此时并未就裸*体运动者行为的对错予以界定。如果你的朋友告诉你裸*体运动者是个三岁的小孩,你一定会说你朋友神经有问题;如果你的朋友谴责那小孩,我想你一定会为你的朋友感到担忧,从此后也会对他敬而远之。反过来,如果你的朋友告诉你裸*体运动者是个成年人,你一定会认为那个人有问题或者是行为艺术爱好者。
回到红运片,红运片之之所以是争论不休,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问题就在于还缺乏一个给出结论的前提条件。就像还不知道裸*体运动者是成年人还是三岁的小孩,无法给出结论。那么这个前提条件在哪里呢?我们继续探讨。
有邮友为了证明红运龙的错误,抛出了所谓的红运龙正片,试图通过类似错爱片存在正片的方法来证明红运龙的错。其实,我们心里都很清楚,错爱片之错根本不需要正爱片来支撑;同样,错鲤鱼之错也不需要正鲤鱼,因为标准就在那里,无可争议。而对于红运龙而言,完全是邮政迫于各种压力,勉为其难象征性弄了个正片出来,其实,这样的做法同样受到很多质疑,仍然改变不了设计者以“红”字取意的设计意图不能算错的事实。另外,笔者感觉,在红运龙是否错的问题上,我们的邮政真的好无辜!
关于红运龙是否错之争,尽管在论坛上消失了,但笔者相信,公道自在人心,在广大邮友的心中,红运龙是否错之争没有停止。
笔者也在不停地思考这个红运龙的问题。直到有一天,峰回路转,笔者无意间发现2012年HKFA201241贺年封,这个封和红运龙设计意图一样,表达喜庆祝福之意,但这个封却使用的是“鸿运当头”,尽管使用的是繁体字(这问题属于不严谨,严格上不算错),但这个封却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那个裸*体运动者是正常的成年人,应该被谴责。
至此,红运龙是否错的问题得到解决。邮政在同一年发行的贺年封片中,同样的主题和设计意图却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成语写法。如果说,两个都是正确的,我想没有人会认同;如果说HKFA201241贺年封是错误的,恐怕会被认为不正常,因此,错的只能是红运片。现在,可以给出结论,红运片是错邮,因为邮政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发行了正确的邮品,而这个正确的邮品恰好印证了红运龙的错。
红运龙之错为我们界定错邮提供了一条新的方法,这就是界定错邮方法的第四条:
印证型错误:同样主题的两款或多款邮品使用同样文字表达同样的寓意,尤其是使用成语时,出现文字、语言规范性问题或文字表达差异,其中有一种是错的,对应的邮品当界定为错邮。
另外,关于错邮,笔者认为,邮品是否“错”与邮品是否被回收或取消发行无关。对于错误严重的邮品,邮政自然要采取回收或取消发行的措施;对于一般性错误的邮品,邮政保持沉默也很正常。因此,取消发行或回收的邮品一定有问题,是错邮,但错邮不一定就要被回收或取消发行。
总之,对于错邮而言,错就是错,是否回收、是否取消发行甚至是承认其错与否并不改变邮品错的属性。错邮“错”的属性就决定它容易受到收藏者和市场的追捧,不论你承认与否,即使没有被回收或取消发行。比如JP147,其发行量并不占优势,但其价格仍然远高于发行量类似甚至比它低得多的邮品,正是因为它是错邮。
收藏的根本在于喜爱。没有收藏者喜爱,再少的量也无人问津;有了收藏者喜爱,即使量大一点也可以影响不大。从长远来看,错邮的优势是明显的。
前面说过,贺年封片版块题材广泛、种类繁多,其中出现错邮的概率也远高于其它邮品版块。因此,各位邮友,参考笔者给出的四条错邮界定方法,在贺年封片版块使劲地挖,或许就能挖到你梦寐以求的错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