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关于刘格文当年没查到材料的评价
海君,你的研究精神很好,让我们知道了邮政材料档案的收藏变动过程。这可能是刘格文没找到想找的材料的原因。但是这对你想解决的问题有多大的用处呢?
请问:如果说有官方材料存在,你能拿出来吗,“七万论”的徐国忠拿出来吗?
请问:如果官方材料就是或者只是46号文件,那会改变刘的判断结果吗?他一定会像徐国忠那样刻舟求剑的解读?
你举了《中国邮票史》,认为它很权威。那很好,非常好,你说得越权威越好。如果作者可以查到想找到的一切可能找到的材料,那最好了。
那么,请问:该史书提供了46号通报以外更权威的证据吗?直接的最后的廊坊销毁数,能表明最终流失量。或者总公司给邮电部的最后一份清退汇报。这些都能一锤定音啊。但是为什么没有呢?其次,邮史提到了通报,谁也不否认它的存在,但是怎么评价的?象徐国忠一样评价吗?如果有评价新意,更有说服力,有些人不是早就拿出来了。我没有看过中国邮票史,我很希望你能把上面的有关评介登出来,让大家看,能说服我。没有相关针对性的内容,简单的依赖中国邮票史或46号文件的形式权威是没有用的。
当以上这些问题你不能肯定的时候,否定刘格文将军的结论,是没有说服力的。别忘了,刘格文本人也是国家聘请的邮史写作者,他可能会近水楼台先得月,及时改变自己的结论。在刘文里,我们已经看到他改进自己对片蓝错片错在何处的一个解释,这是他尊重客观,勇于修正自我的一个表现。但是他到现在没有改变对流失量的看法啊。
20100814 上海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