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1988版“熊猫”,1盎司铂币继续,它的背面图案图稿仍与金币相同,选用由沈阳造币厂晏井奎创作的“熊猫拔竹图”。其构图,与1983版“熊猫”小规格金币相同,主图背景为喷砂效果,主图之外另设置有镜面外圈。外圈之中,主要包括重量、成色、材质、面额等元素。这种构图和设置,使币面的视觉产生了变化,其端庄性,又更接近于“国家权威货币”色彩。 币面之上的唯一闲笔,是面额向上的两端,添有两朵梅花型的装饰图案。虽没有特别的意义,但却生出丰富的装饰性效果。此手法,源于1983版“熊猫”小规格金币,当时陈坚在原稿之外,有意识加了两个小十字星光图案。他没有想到这是一种暗示,果然,其中的1盎司金币,1985年在“世界硬币大奖”评比中,荣获了“最佳金币”大奖。 其实1983版 27克“熊猫”银币,设计之初,也与金币风格一致,币外环有外圈,内镌重量、成色、材质、面额等元素。样币都做出来了,但最终审定时,还是觉得文字对画面有一些“抢”,结果就给去掉了。应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银币的背景是镜面,镜面再加镜面外圈,效果肯定不会理想。之后1984、1985版“熊猫”银币,延续1983版“熊猫”银币样式,这就形成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中的“熊猫”系列金银纪念币,小规格金币与银币风格的迥异――币面上方,除面额外,再没有其他有关银币本身的信息元素。 “熊猫”系列金银纪念币,早期在设计、立项、铸造、发行等方面,存在不少规范疏漏,尤其是银币,疏漏面更大一些。这种状况,随中国金币总公司的成立,随1988版12盎司、5盎司银币的推出,并随他们在信息元素上的规范,开始步入正规。略感遗憾的,是小规格银币,这一年仍没出现在“熊猫”系列金银纪念币的大家庭中。 单纯从色彩角度,1盎司“熊猫”铂币弥补了这种缺憾。因为色彩的不同,同样的拔竹的熊猫,在铂币币面,似乎显得更老道更沉着。宏观看画面构图,“熊猫拔竹图”仍属静态展示,这是由熊猫憨厚性格所决定的。但具体看画面细节,则依旧是动态表现,这是隐于熊猫憨厚性格中的好动色彩。动与静的完美结合,既展示了熊猫笨拙可爱的共性一面,又展示了熊猫活泼好动的个性一面。(供稿:福州东泉工艺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