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邮票发行史屡现奇闻。开放环境之下难见如此邮票奇观
何欣:“毛主席去安源”,在“文革邮票”里非常特殊,突出毛主席形象,但又怕邮票弄脏了,不能在上面盖章,销票,可以继续使用。寄信不销票,这是比较特殊的。
李毅民:文革邮票有两个阶段,第一是文革初期,文革色彩特别浓郁,“成立革命委员会”“毛主席语录”等题材比较多。第二个阶段是文革后期,文革色彩就弱化多了,题材也很多样,比如:样板戏、戏剧、出土文物等等。
王明贤:“文革”期间,邮票发行创造了许多中外邮政史上史无前例的奇闻,比如不予盖销、停止发行《一片红》等。1968年8月1日,中国邮电部发行了《毛主席去安源》这套邮票,据说原定印五亿枚,全国人民每人一枚,后因生产能力根本达不到,只好将印量减少为五千万枚。为了不玷污这枚票上的毛泽东形象,保持画面完美,中国邮电部军管会于1968年7月底发出紧急通知:“决定破例在贴用邮件时,不予盖销。另在邮件封面上空白处加盖收寄日期。如有误差,立即换贴,望严格执行”。
天价文革邮票:小方格里有不可磨灭的尘封岁月
“革命万岁”,邮票珍贵,它们是大时代直接造就的艺术品
“文”字邮票简称“文票”。从1967年4月19日发行的第一套“文”字邮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起,至1970年1月21日发行的最后一套“文”字邮票《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止,共发行“文”字邮票19套80枚。另外还有5枚被称为“文五珍”的未发行票或样票也流入收藏市场,构成文革邮票收藏的主要内容。这些邮票的名字很直接: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毛主席万岁、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等等。它们如今价值不菲,当时也是各有故事,特别是下面要说到的“文五珍” 。 | |
“黑题词”邮票是“文化大革命”中被明令禁止发行的一枚邮票。1962年9月18日,毛泽东应日本工人学习积极分子代表要求题词。为纪念题词6周年,邮电部计划于1968年9月18日发行1枚纪念邮票。票面上印有毛泽东1962年9月18日的题词手迹,红底黑字,集邮界称之为“黑题词”。但此票未及发行,日本方面就发表声明,指责中国向日本输出革命。这枚邮票随即被禁。但河北保定、石家庄一带邮局提前对外发售该票,流出量不足10枚。1993年香港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图鉴》将该套邮票收入,标价新票1万美元,旧票8000美元。目前最高拍卖价为60万元人民币。 | 这套邮票的名称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简称为“文革全面胜利”,“文革”期间未能发行。邮票图案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挥手致意,林彪手持《毛主席语录》在其身后;天安门广场工农兵群众欢呼;下部横框内印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字样。这套邮票的设计、印制情况以及发行计划,邮票发行部门始终未予透露,为何印好后未公开发行,至今仍是谜。市面上见到的此种邮票是从河北石家庄邮局流出,流出数量大约10—20枚,十分珍贵。1997年第二届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成交两枚此种邮票,最高价100万人民币。 |
1968年9月5日,全国除台湾省外都相继成立革委会,取代各部门各地方的党政领导机构。1968年9月—10月,为表示庆祝,官方拟发行这套邮票。邮票图案为红色的中国地图上(台湾省为白色),印有金黄色“全国山河一片红”字样。票幅为60毫米?0毫米。据传,这套邮票未发行的原因是邮票印样送有关部门审查时,有关领导嫌票幅太大而未批准。因此后来便又印制了小幅的《全国山河一片红》。大“全国山河一片红”印样极少,存世量更少,被集邮家视为珍邮。今年5月21日,一枚未发行的“大一片红”以730.25万元人民币成交。 | “大蓝天”邮票命运多舛,其曲折的发行过程一直被文革邮票收藏者津津乐道。其中一个较为可信的说法是:1967年9月8日是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四十周年,邮电部决定发行一套纪念邮票,准备在国庆节发行,编号为“文5”,全套4枚,图案分别为毛泽东与林彪在天安门(即“大蓝天”)、井冈山会师、毛泽东语录、毛泽东诗词,面值均为8分。当年8月9日打出印样,因有林彪像均须领导批准才能发行,后一直未批,又因纪念时间已过不再适合发行,于是将印出的全部销毁。但销毁过程中不慎流出少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