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为何逃离“北上广”——盘点放弃大都市的理由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2/6/29 0:14:00


原作者:鲜果读书


进入21世纪以后,北京举办了奥运会、上海承办了世博会、广州迎来了亚运会。然而,在“北上广”与世界接轨的同时,人们却因未能与“北上广”接轨而痛心疾首。繁华的大都市就如同带刺的玫瑰,人们迫切地想要拥有它,却又害怕被它的刺所伤。

与此同时,“逃离‘北上广’”逐渐成为社会流行语,而一线城市里的白领返乡潮与民工返乡潮的同时发生,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突然发现都市白领和工地民工原来是同一回事。此时,对于那些在大城市的选择问题上内心纠结的人们,给你两个转身的理由—这个过程,对一个人而言是寻找自我的过程;对于即将离开或即将前往另一座城市的人而言,是建立信心、寻求梦想的过程。

一、一线城市缺乏人情味

近年来,一线城市的高房价一直让人们痛心疾首,虽然国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高房价的调控政策,但是“北上广”的高房价依然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此时应运而生的城中村和城郊村的出租屋,更像是繁华的大都市给予弱势者的恩慈,因为这些恩慈,弱势者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歇脚和喘息,以换得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打拼,从而赢得在大都市拥有更高品质的生活和更广阔的前途。而实际上,这些仅有的恩慈却在商业动机和一些环境的压力下,变得越来越造作和寡情。

有这样一种论调:城市是一种出身。据说,河北燕郊镇中华小区外竖着的一块偌大的广告牌上写道:“没有户口,怎么上好学校!”因此,人们在购买该小区的房子后,便像中秋节过后等待月饼降价一样,翘首以盼燕郊镇纳入北京市,希望从此以后能有个北京户口。

众所周知,“北上广”的户口矜贵,所以这些城市所在的相关部门便早早地就设下了门槛—尽管你吃在大城市、喝在大城市、住在大城市,但是你却没有这座城市的户口;尽管你拥有这座大城市里的房子,而实际上房子的位置距离市中心二十多公里;尽管你在这个大城市创造了一定的人生价值,事实上你的存款还不如二线城市里的人们。人们常常抱怨所在的城市并未真心将他们接纳,从而导致他们的生活方式在特定的层面上与一线城市的传统精神价值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一线城市是缺乏了人情味的荒漠”,或许过于夸张,而似乎又一针见血。人们对于大都市的爱,有时候换回来的不一定是同样的爱,更有可能是冷漠和鄙夷,甚至是吝啬给你展现才能的时间和机会。人们为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而东奔西走,最后却殊途同归—领着大城市的暂住证,住在狭小而简易的出租屋;每天一起挤公交、挤地铁的人从不怜惜你;时常为那份不稳定的异地感情而焦虑;人群中,每个人都行色匆匆,似乎都想走在你的前面;置身于灯火阑珊的街头,你或许突然对前途感到迷茫,突然觉得城市无处安放你的青春……你们在大都市用青春去奋斗,并一天天地老去,然而大都市却依然繁华,依然年轻。

相比之下,二线城市在受惠于一线城市的辐射性和产业关联性时,自身的独特优势和当地条件虽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并不会被夺走,如名胜古迹、优质的水土、清新的空气、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华遗产、传统产业、相对便宜的投资、安居成本以及地方创新等。因此,二线城市往往因为宜居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比如,昆明因气候宜人而享誉全国,甚至有人夸张地说,昆明几乎每天都是春天;长沙以快乐而闻名,特别是“芒果台”和“超女”所带来的强大吸引力;成都以安逸闻名,据说,在成都为了赏一次桃花可能会出现十万人一同前往的现象。

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二线城市没有一线城市那么高的户口门槛,近似于不设限的城市,这对于投资创业者、创意产业族和产业工人都有着很广阔的需求。所以,有能力者很容易在二线城市获得机会和平台,成为“新市民”中的佼佼者,从而过上优质的生活。而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还有机会使自己进入全国视野,甚至能与大都市的精英们同享荣耀。

由此可见,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一线城市或许是一部分人当前的主战场,或许收紧的一线城市能给予人们一定的优越感,然而宽松的二线城市却能创造属于人们的归属感,让人们在某种程度上找寻到心灵的慰藉。

二、一线城市生活压力大

种种迹象都表明,“北上广”群英荟萃而又暗藏危机,可以说“北上广”是一个冷漠江湖。而自古以来,有江湖就有险恶,因此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危机,如经济危机、情感危机、人际危机等,当然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也是无法避免的。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已经高达600万,而就业率仅为74%。也就是说,有近30%的大学生在他们毕业的同时又意味着失业。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一线城市作为首选的就业地域,这无形中加剧了“北上广”的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而“北上广”的就业岗位毕竟是有限的,如果经济的发展不能够创造出有效的就业需求,那么人们无疑会面对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值得注意的是,就业机会和就业条件都是由产业结构来决定的,当一线城市无法提供适当的就业机会时,人们应该理性地选择离开,并在二三线城市寻找相应的就业机会。

同时,一线城市的交通压力大,这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平时北京环线上都频频拥堵,更别说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期了。尽管政府近年来也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如尾号限行、汽车限购等,但交通压力并没有明显好转。这也让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二线城市在三十分钟能抵达的交通半径范围内,都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所有需要。而“北上广”可以说是分裂的,甚至可说它们是由几个小城市组合而成的—蚁族们从行政概念上讲是属于“北上广”,而实际上他们住在远离市中心偏远的地方,再考虑交通的压力,必然会有很多时间浪费在路上,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加快脚步。因此,大都市的快节奏也让不少白领“蚁族”们都感慨万千:路过的不是风景,而是我们。

有一项调查显示,在一线城市,有75%的人傍晚六点至***吃晚餐;而在二三线城市,70%的人下午五点至七点吃晚餐。可见,一线城市虽然有白领文化,但是白领们却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享受—如果白领们每天耗费两个小时的时间在交通上,一年算下来要用去三十天的时间;而二线城市没有艺术电影院,也没有话剧小剧场,人们却有很多闲情逸致,他们可以在晚上比白领们多看几个小时的电视剧,在早上多睡一个小时的懒觉。

事实上,在人们把视线紧盯在一线城市的时候,二线城市并没有因为被忽略而止步不前。殊不知,你在大都市奋力地想从众多的蚁族中突围,二线城市也在昂首阔步地朝着大都市的方向迈进。放眼国内,大多数的二线城市都做着类似的动作—招商引资、吸纳人才、扩建城市、定位目标、整合区域资源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信息高速路,由此使得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资讯趋于同步,而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不对称也逐渐被消灭。伴随着商业连锁的产生,全球化品牌已经在二线城市抢滩登陆了,这些国际品牌和全国性企业在诸多二线城市找到了落脚点并开枝散叶,这样就使得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消费也同步了;城际快线的建设和地铁的公交化,28个城市申请建设地铁的规划获得批准,让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在人流、物流方面也开始趋于同步;而都市圈的诞生,也让二线城市的资源与一线城市互动互补,使得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成了一个生活共同体。

与此同时,嗅觉敏锐的地产巨头也已将目光移向了二线城市—在他们看来,当前的一线城市地产已经趋于饱和,要争也只是争空间;而二线城市的地产如含苞待放的花蕾,看谁先闻其香,因此争的是时间。于是,物色一个有潜力的二线城市,考验的是放眼未来的视野和以时间换空间的智慧。因此有人说,要想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找中庸之道,就要寻找介于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之间的“1.5线城市”,因为它们或许能在不久的将来变成繁华的一线城市。

关于青春的轨迹大抵都有一些相似之处—也许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能够在自己满怀激情的时候去一线城市谋取发展、建功立业,到了疲惫之际,降落在二线城市,寻求内心的平和。这些“职业候鸟”最终前往二线城市已经成为趋势,而二线城市也不再是落魄者赖以重新振作的心灵道场,它们同样都充满了机会—在过去,人们也许会认为出生地决定了一个人命运;而时至今日,城市的迁移实则只是人生中一个很小的转折,无关成败,也无关前途,也与国家选择扶持哪个地方先富起来无关。

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一线城市潜在的生活压力和快节奏使得当地的诸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而二线城市各方面的条件让机会的质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如果“蚁族”们抓住了这些机会,就有利于他们早日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从而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