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邮资面值历来是一种由国家规定的硬性行为,无弹性。以平信邮资为例:从每重20克8分(新中国初期800元邮资面值与其后的8分等同)、20分、50分、80分、120分都是不同时期的平信邮资。平信邮资从8分到120分五个时期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发展从积累到进入提速的过程。当初30余年寄一封平信的8分邮资,现在虽然要120分,完成的仍然是曾经的8分邮资时的同样的工作量。但前后一比较,却提高了15倍的数字。
诚如大家所知,通信属于邮政普遍服务,国家进行贴补。然而,有了这个数字变化的对比,我们就能直观的了解到新中国60余年以来,邮资变化的每一次,都体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直观性——起码可以知道,邮资变化与国家经济发展,集邮的邮票品的增值或保值功能,是一种顺其自然的事。就是说,扶持集邮发展就是支持邮政事业;或将二者的关系,视为杠杆作用。如新中国发行的邮票品,发行量适中被消耗,人们津津乐道的增值大的品种都不是庸邮。而是精品、经典品或错邮,以及题材特别的潜力品种。在反映题材的重要性的同时,也透露了邮市平稳发展对邮政发展支持的不可忽约性。
在人们的意识中,以为只有股票才溢价,价值被虚拟化了,从来没有把这种虚拟化与邮票品与艺术进行比较。殊不知,艺术品的内在价值的溢价,是股票溢价望尘莫及的。从公开的拍卖信息中得知:关山月画的油画《长征》当代文物,在2010年拍出上亿元人*民*币。新中国中前期大师的绘画作品,从数十万到数千万元人*民*币一幅。而且,这些作品,在改革开放起步时,一幅普遍都只有10来元到数百元之间。
再说邮票品——从新中国至今,有多少是在面值中上涨数千倍?大家可以在比较中找答案。而且,这些升值倍率大的品种的面值与升值的倍率几乎不值一提。如今的“金猴”从过去的8分面值到今天1万多元一枚。还有,上涨倍率大的“文革”票等等都是精品或经典品和大题材。庸邮是进不了珍邮行列的。
如此讲,并不是说凡有价值或价值高的品种会自己上涨、自动涨而撇开人是万物之灵长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自欺就是欺人。然而,只有那些既识价值又顺势而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实力者,才能遵重规律,善用机会,因势利导,心想事成,达成愿望。
世上没有巧合与侥幸的事!一切都要实证。靠巧合与侥幸,最终要滑向反面,是前人的实践换来的真知,比黄金更珍贵,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著名案例警示我们真知与缪误的区别。此前长达10多年的邮市危机,只不过是对邮市危机前的危机积累的总爆发,用以清算危机而已、为新的更大发展创造正本清源,休养生息的条件,借以在也有的高基础上更大发展。
正是在这场长达10多年的清算邮市危机的过程上,邮政因应危机、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减量与邮票品发行推陈出新并重中,产生了一些颇具新意,很有价值的非同一般的潜力品种。XK1XK2邮资信卡无疑是其中更吊人胃口的品种。因它们以“国内邮资已付(平信)”存在,由于是新事物,说它们价值高,少不了将信将疑的猜忌。XK1XK2邮资信卡的命运,已经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联在一起、捆绑在一起了。因为XK1XK2邮资信卡以“国内邮资已付(平信)”面对世人,即是“龙头”,就应有“龙头”的地位。说它们独特,就应有独特的价值定位等。如果不如此,也只是人们早也耳熟能详的品种而已,还有什么可炫耀的呢?
答案就在XK1XK2邮资信卡的“国内邮资已付(平信)”上。我们知道,邮票品的价值高下,一出世就决定了,具有先天性、后天只是为它们体现价值搭平台而已。因此,不要忽视XK1XK2邮资信卡的非常性与独特性。从题材上看,XK1XK2邮资信卡,一是春节,一是圣诞节,代表中国与西方的传统大节。用“国内邮资已付(平信)”象征具体的紧随时代发展邮资上调的适用邮资,永不过时,就与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与通货膨胀融为一体、紧密相连共同作用其增值效应,比股票中的蓝筹股更厉害,更霸道。不说超过“黑马”的冲劲,至少不会低于“黑马”的野性!总之是它们不会流入庸邮的行列。
在新中国的邮票品中,从1985年行情以来,升值最大的和最小的两极分化品种都具有题材与艺术等级的先天性优势或不足。一开始就被人们认可的优势品种如经典品,或次一档的精品,或大题材与小题材、或消耗大或消耗小,或错邮的题材都可以在不同中对比出来。将眼光放远一些,心态平稳就都可以客观的发现。中国的传世文化艺术品,有那一样不是在人们的怀疑中凸显的价值。
XKIXK2邮资信卡发行于2000年,还没有经过邮市大潮的洗礼,不否认存在被怀疑的顾虑限制一些人购买的行动。但XK1XK2的量本身却满足不了所有的人。写到此,回到一个既通俗又现实的话题上来:识者得,不识者不得。历来如此!佛家将此精练为一个字:缘!迷底则是:好东西不是人人可得——即使曾经伸手可得。
市场买卖的价格变化因素,无不激起面对者的深层猜忌而为难:不参与会失去机会,参与又怕名不符实。何况,市场的“消息”常常爆出XX品的庄实力比银行还牛,或没庄,或有庄却无实力之类绝然可以影响人的行动取向的了。
艺术是形而上的,题材是定位了的,价格却赋予了艺术的具体等级含义,虽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恒定。不断缔造行情神话是市场的功能。而只有那些慧眼独具的人方能静若处子,不为乱象所动,顺应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就是投资正道。(陈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