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对于内地邮市来说可谓是一场滑铁卢战役,火红的邮市被当头一盆凉水,由头到脚。这一盆凉水是谁泼下来的?记得1996年内地邮市红红火火,各种品种炒作如火如荼。此时好多内地人士被这繁荣的市场效应所吸引,低挡不住诱惑纷纷投身其中。正当大家高高兴兴的数着刚赚来的钞票和邮票的时候,一个巨鳄在旁看红了眼,利用所谓的专家一阵鼓吹,挂起了“遏制炒作,满足大众集邮需求”的大旗,于是千万发行量的各种邮票蜂拥而来,各路资金纷纷夺路而逃。邮市各种品种一路下跌,以无齿宝鼎小型张为列,1996年-1997年最高市场价是500元/枚,之后一路下跌最低到15元左右/枚,至今十多年过去没有恢复到以前的一半。这样杀伤力之下集邮者和收藏者还没有从刚刚的喜悦之中收获就被深套。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一些人士想到这一历史时刻,相应的“香港回归”题材邮票一定具有无比珍贵的收藏价值,一旁的巨鳄又利用广大集邮者和收藏者的心理再次露出了牙齿,在巨大发行量的无情打击之下,“香港回归”题材邮票成为典型的垃圾邮票,跌破面值,在此倾巢之下港澳邮票也应声而落。 以上是为了某些人士重新回忆过去的历史,不要把邮市历史进行分割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谁说邮市滑铁卢的始作俑者?大家回忆一下不难找到他的身形。
港澳邮票经过这次洗礼,精品邮票挤去水分更加凸显收藏价值,现在回归以来二、三万发行量的精品价格都没过千,这样的邮票还要担心收藏价值,哪内地千万、百万发行量的邮票就不用担心收藏价值了吗?现在由于内地邮政的所作所为,越来越多内地收藏和投资人士看好港澳邮票已经势不可挡,前面已经说过现在就不再赘述。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要想1997年人为“悲剧”不再重来,大家都清楚知道,只要一旁的巨鳄不再露出牙齿,所谓“专家”不再为虎作伥。办法很简单回收发行量过大的邮票、减少发行量、让新人参与提升设计水平、提高印刷水平、让邮票重新发挥适用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