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1980年发行的“第13届冬奥会”金银纪念币,在更大程度上,是纪念中国选手首次出征冬奥会。这一年,冬奥会举办地是美国普莱西德湖,参加国家和地区共37个,运动员1400名,共设加38个比赛项目。中国代表团共有28名男女运动员,角逐其中5个项目的名次。这中间,包括女子速度滑冰。
用于2银2铜4款厚薄品种的“女子速度滑冰”,背面图案的主图,是正在赛场进行角逐的中国女运动员。3种材质的“女子速度滑冰”,尺幅都相当有限,大者银币与铜币,直径为33毫米;小者金币,只有23毫米。在如此狭窄的空间里,既要表现出运动员的强壮与健硕,又要女性的妩媚与娇柔,并非易事。设计师从两个角度进行表述,一是运动员头顶的帽子,有意无意,修饰为女性风中高扬的头发;另外一面,左臂后扬,正好将她凸鼓的胸部给显露出来。技巧老道,手法娴熟。这在美术设计政治为先的1980年,多少还有突破禁区的大胆。
币面上的女运动员,上体前倾,两腿深屈,右脚小提,身体呈流线型,正处于紧张的单足支撑蹬冰滑行状态。运动员的脸部表现刻画细腻,也是胸有成竹,也是心急如焚,两种心情复杂交替。虽如此,仍能从币面感觉她身体协调自如,动作结构严谨,节奏自然流畅。女子参与速度滑冰,起于1930年代。1936年,第1届世界女子速滑锦标赛举办。1960年,冬季奥运会增加了女子速滑比赛项目。
既然是冬奥会,自然与冬天有关,与雪花有关,因此,设计师在最初图稿创作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要把“冬”的大背景,通过“雪”的形式交待清楚。但这个雪,因为无法从色彩上体现,那么唯一能行的途径,就只能是雪花了。雪花在币面是凸面,而底面是凹雕下去的,整个创意十分新颖。更新颖之处,在于把如此之大的主题,浓缩至雪花的窗口,女运动员的身姿,便在这展开的6片花瓣之中,晶莹剔透,柔美俏丽。同期发行的“第13届冬奥会”邮票,也有1枚“速滑”,但画面表现的是男运动员。整个构图也与“女子速度滑冰”有很大区别。
女子速滑分距离﹑中距离﹑长距离和全能 4种。第13届冬奥会的4项女子速滑冠军,为荷兰、民主德国、挪威、苏联均分。其中荷兰28岁女护士安妮•博尔金克之前在冰坛默默无闻,却一鸣惊人,成为1500米的问鼎者。(供稿:海南国泉金币文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