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63很多网站说是26.5mmX36mm,但是最新的国家目录写的是30mmX40mm. 这竟然成了争论博物馆是否违规的一个关键。于是我拿尺子量了一下特63,中间的边框票幅是前者,而整个包括齿孔的票幅是后者,所以这就很好理解了。
那么网站的内框票幅是哪里抄来的呢?人家没事情做去量的?好在我手边有一本1993年的目录,(人民邮电版,但是是香港版),看了一下,特63的票幅赫然是内框票幅,而且所有类似的纪特邮票都是这个内框票幅,但是,从文革票开始,类似大小的邮票都是30X40了。也就是说目录有一段时间是两种标准混用的,所以引起了不一致。这在最新版的目录里面,都改成了整体票幅30X40,就统一了。
所以我猜测,邮政以前的标准是量内框,不包括留白和齿孔,文革开始改成量整体票幅。但是目录有相当一段时间没有统一。大家有老邮票目录的人可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
我手头没有博物馆的邮票,大家量一下就知道跟原票的比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