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一、千年历史的脉络传承
邮封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据研究,公元前475年封建社会开始,中国进入战国时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各诸侯国之间的交往空前频繁,通信事业随之有了巨大进步。当时形成了以东周王都洛阳为中心,东至齐鲁,西到关中,北抵燕赵,南达吴楚,四通八达的驿道,竹木制作的简书通信风行。简信一般字面向内,捆上加封,长信则把简片用皮条连系成册,卷成一卷,装外加封。东汉时,王充所著《论衡》卷三《骨相篇》第十一就有关于名片的记载:“车生谢遣相公,通刺倪宽,结胶漆之交,尽筋力之敬……”其中说的“通刺”,就是送名片。到了宋代,送名片发展成为互赠贺年名帖,至今约有一千年,送时往往由佣仆代往,为隐私和尊重,多加装外封。清末时,又时兴一种“拜匣”,将贺年名帖装在锦匣里送对方,以示庄重,这里的锦匣就是贺年名帖的外封。
因此,贺年外封作为一种邮驿意义上的用品,已经有千年历史。但贺年封的收藏长期不受重视,主要受个性化制作、外在形式多样、缺乏权威性的制约。直到到上世纪末,纸质的、带邮资的现代贺年封在我国陆续出现,贺年封才开始逐步进入收藏视野。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贺年封,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并衍生了收藏投资价值。错鲤鱼龙封,是贺年封中的佼佼者代表,是千年邮驿历史的承载物。
二、千年机遇的收藏投资
当前我国正处在收藏投资黄金机遇期。一是未来学家的预言。奈斯比特和阿伯丹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经预言,在21世纪收藏投资将取代证券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成为人类主要的投资方式。二是国际经验的借鉴。发达国家收藏市场演变趋势表明,到人均8000美元时,收藏市场会出现繁荣。我国2011年人均GDP达到5432美元,如按年均8%增速,至2016年即可达到8000美元左右。如是,未来5年左右是收藏品投资建仓的最佳时期。三是国内收藏发展的轮回。有观点认为,中国第四次长波收藏热即将来临。前三次分别是北宋末年,康乾盛世,清末民初。随着通信和交易手段和方式的革命性进步,长波收藏热轮回频率加快、波幅加大,也是可能。四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其中的文化产业,是我国未来几年持续发展、走出百年不遇金融危机的重要选项。收藏品市场是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信息技术广泛渗入,必使收藏品市场迅速膨胀。五是长期以来,中国元素收藏品存在低估现象。随着中国加速崛起,中国收藏品在国际范围内存在着走出洼地、大幅升值的强烈内在动能。六是大量银企进入收藏投资领域。在国外许多银行都把3%左右的利润用于收藏投资。如德意志银行已经收藏超过1万件收藏品,比德国现代美术馆的收藏品数量还要多。新加坡大华银行、星展银行分别有1500和1300多件收藏品。国内今典、保利、万达等企业集团,数年前就开始涉足收藏品投资。古玩字画等收藏品,既是企业文化投资的 “固定资产”、每年提取折旧来列入成本,也可享受收藏品的价值的不断增值,对企业家的吸引力很大。根据欧洲艺术基金会发布的《2011年国际艺术市场:艺术品交易25年之观察》,2011年,中国以占全球艺术品拍卖和销售总额30%的成绩首次超越美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与古董市场。
三、千载难逢的至尊精品
集邮界对“发行量为王”,还是“消耗为王”,抑或是“题材为王”,一直存在重大争议。这三者都是影响邮品存世量、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更决定着邮品回报。而错鲤鱼龙封,三“王”合一,可谓非常难得的收藏投资佳品。
一是龙生肖题材。错鲤鱼龙封不仅在邮资图上有夔龙,还在配图上隐含有鲤鱼龙(鲤鱼跃龙门后即成龙,故称鲤鱼龙)、云龙(《周易·乾》:云从龙,风从虎。龙起生云,错鲤鱼龙封上有大量的祥云)。目前,伴随中国大步崛起,“龙”卷风正袭击整个收藏界。邮不在名,有“龙”则灵。二是错邮体裁。宋朝是贺年名帖刚刚兴趣的时代,错鲤鱼龙封将宋朝著名诗人陆游的[鲤鱼行]诗句印刷错误,发行过程中被发现,因此出现邮政中止预订合约、第四批要数全部停止供货的情况。所以,错鲤鱼龙封,属于中止发行的正宗错邮。这个错,是贺年封第一错,也是生肖封第一错,在整个贺年封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三是发行量小。经半年多的统计,总发行量约58万,因要数及配送需要,天然地分五个组别,发行量在3.6万-29万之间。四是消耗大,存世量更小。第四批是贺年封片供货的最后一批,由于起初敞开预订,封片收藏投资者视此封为普通的贺年封一员,终将难逃打折命运。于是,被大量消耗。全品存世五个组总量估计仅在10万左右。
四、千奇百怪的众多变体
在众多邮品中,以贺年封印制工序最多、最复杂,这直接导致邮味收藏最浓、防伪能力最强、各类变体最多。如果以邮票为参照,贺年封变体可谓是千奇百怪了。大家都知道邮资封印刷工序最多,但贺年封由于兑奖需要和方便寄出及拆开需要,比一般邮资封多了兑奖号码框、贺卡开封框及封口刷胶工序。这样因工序增加,导致变体众多。特别是大错变体无胶、兑奖号越狱、开封框打至反面、紫龙珠等变体,深受收藏者喜爱。众多的变体,五个组别,瓜分了为数已经很少的存量,适应了当下流行的正规化加个性化这种权威性和特质性二合一相匹配的收藏趋势需要,适应了现代收藏品市场细分化的需要,有利于藏品升值。
五、千投万寄的强大消耗
关于贺年封片消耗,前面已有涉及。“也谈谈贺年封片(转邮友帖)”一文对消耗有着生动的描述:
“举两个例子:
1. 笔者的一位朋友在截止5月31日,总共收到别人寄给他各类贺年封片达60余枚,经过笔者统计,其中57枚为贺年封(包括幸运封),3枚为贺年片。不是很如意的是,其中三分之二为地方版和企业定制版。
2. 笔者了解到一位朋友举办婚礼,总共使用贺年封200多枚。其中100多枚代替了传统的请柬邮寄发出,虽然都电话通知到了,但出于尊敬,仍邮寄了替代型请柬;另外,对于到场参加婚礼的来宾,因担心邮寄请柬未送达,又给每位来宾送了一枚贺年封以留作纪念。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贺年封片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场,仍履行着邮品的主要职责,也是目前邮品领域唯一做到公开发行,敞开供应的邮品。(http://bbs.******.net/dispbbs.asp?boardID=11&ID=191744&page=1)”
从使用价值角度,邮票的衰落和贺年封片的进一步兴起,是必然现象。印象中,90年代中期以后,自己就未曾发过或者收到过任何一封贴纪特邮票的私人信函(除幸运封外),算算历史,有15年以上。收到的商业广告之类的信函,绝大多数是邮资已付戳,偶见贴邮票的,也是普邮占据。倒是贺年封片,每年收到至少三、五十个,多的有数百枚的。可见消耗量巨大。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是由使用价值派生出来的,从收藏和投资角度,贺年封片地位正迅速上升中。
六、千倍万元的增值前景
一是未来贺年封片的发展空间巨大。和国际比较,目前日本贺卡年销售量40亿枚,销售收入合人*民*币130多亿元;美国贺卡协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每年贺卡销售收入达到85亿美元之巨,约合人*民*币500多亿元。我国目前仅约40亿元人*民*币左右,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其中的贺年封,占据了贺年封片的八成以上,作为贺年封的代表性品种,错鲤鱼龙封,未来必将不断走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平台!
二是持续增殖已经有了良好基础。目前错鲤鱼龙封,已经脱离售价,进入新的增长平台,其中量小组T09组已经站在100元/枚的高度,特殊大错变体T09无胶封仅有百枚多,市场价约为800元/枚。良好的内部价格梯度,为错龙封进一步打造高档收藏精品创造了条件。
三是政策及马太效应的助推。为开创贺年封片新局面,邮政必将助力打造贺年封龙头,加上市场追捧,必将形成马太效应。作为第一错邮、龙生肖、领头羊,龙头价格效应必将在错龙封上充分体现。随着时间推移,个别珍稀组别和大错变体增长百倍、千倍、跨上万元,也并非不能期待。
有人说:粮油是一分利,百货是十分利,珠宝是百分利,古玩是千分利,也许可以加上:错邮万分利!
有专家认为,收藏品投资,要做大做强,不能跟着市场走,而是一定得走在市场的前头,在其价值没有被人认识到之时大量购进,方能取得满意回报。
错鲤鱼龙封,正处在价值发掘期,虽然当下总体还很低廉,更谈不上高档,但不能阻挡纳入收藏投资组合并对未来“高档”施以一份期待。
纯属个人观点,收藏谨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