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第29届奥运会(3)金银纪念币之十:拔河:钩拒之戏

1楼
zhaowf 发表于:2012/8/18 10:01: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009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系列第三组金银纪念币的币王――10公斤“天坛与竞技运动”金币外,1公斤“拔河与太极拳”银币,可坐第二把交椅。但从设计,从雕塑角度,它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绝不逊于“天坛与竞技运动”金币。
       “拔河与太极拳”背面图案设计为余敏与孙嘉英,石膏雕刻为张江。币面构图分近景与远景两个区域,远景为“太极拳”,近景为“拔河”。相比之下,“拔河”更贴近于主题,因为自第2届(1900)起,到第7届(1920)止,拔河作为正式比赛项目,曾在奥运会露脸。“拔河”是设计师重点表述的画面,因此也是币面最为出彩的亮点。
       既然是“拔河”,之中的“拔”,又是重中之重。具体表现有二:一是通过参与者健壮体魄,显现“力”在绳索上的抗争;二是通过常规画面的有意之“破”,突出拔河对抗的紧张与激烈。
       画面上的3位壮汉,身体各个部位包括裸露在外的肌肉,甚至脸上的表情,都有超比例夸张与放大,尤其是握绳之手之臂,强壮有力,威猛阳刚。拼全身之力,夺一旗之地。因为“拼”,因为“夺”,所以笔触突破拘束,向左向右,与边环相连,显现出比赛场面的壮观。
       夺一旗之地的“旗”,就是系于绳索中间那根决定胜负位置的小布条。“旗”悬于币面左下端,画龙点睛,从而理直气壮地略去了拔河比赛的对擂方。此外,“震鼓叫噪,为之鼓劲”的围观人群,也因尺幅受限,被隐到了币面之外。虽如此,币面精心渲染出来的气氛,仍能让我们感受拔河现场的热烈。
       最有趣的是,“拔河”之“河”,在币面也有表现,虽淡淡只是浪花般的纹饰,但“水”的感觉明晰。3位拔河汉子脚蹬的坡地,以及由币面正中向上的排序,等等,也明显表达“岸”的存在。历史的拔河,源于春秋时期楚国。水军舟师作战,常以钩拒拉住敌船,不让其退逃。流传至民间,为“钩拒之戏”,后又演变为拔河。币面“水”的表述,是对拔河历史的追溯。(供稿:海南国泉金币文化有限公司)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