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又是七七乞巧夜,长空如洗月如皎。却叹鹊桥何处有,千古泪痕凝秋叶。”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或女儿节,相传这天是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日子。其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作为一个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于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我集邮册里,一枚枚精美的邮票就记载着这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妇孺皆知的浪漫而又凄美的牛郎织女七夕会的故事。
对我来说,最熟悉的七夕邮票当是1994年6月8日,香港发行的《中国的传统节日》邮票。全套4枚,其中第3枚邮票名为“七夕”,主图为中国传统年画“鹊桥相会”,邮票图案采用传统套色木版年画的形式设计,显得古朴、稚拙。表现了牛郎织女于七夕之夜来到鹊桥之上团聚的情景。这也是香港迄今惟一以年画形式设计的邮票。
而最早的牛郎织女邮票,是中国台湾于1981年8月6日,正值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时发行的《中国童话邮票——牛郎织女》。全套4枚。图案运用中国画、水彩画、卡通画相结合的构图手法,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了“牛郎织女”故事中的“老牛报信”、“留衣结缘”、“天河永隔”、“鹊桥相会”的来龙去脉。
1997年,为庆贺“中国牛年新年”,非洲的加纳共和国发行了《中国牛年——牛郎与织女》邮票,全套9枚,九方联小版张。图案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剪纸图,并有“牛郎与织女”汉字,下方有英文故事概述。
2008年8月7日,恰逢七夕佳节,中国邮政发行了《牛郎织女》个性化邮票。全套8枚,面值为120分,由北京邮票厂印制。邮票主图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该图案寓意深远,象征希望,彰显了中华儿女世代团结、和谐、包容的精神。附图为牛郎织女风景名胜区图,附载“牛郎织女”瓦当印记。边饰为“龙凤呈祥”、“如意”。纪念张图为牛郎织女景观:织女雕像、织女泉、摩崖石刻“钟灵毓秀”等。
2010年8月16日,中国邮政发行《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特种邮票。全套4枚,小本票1本。分别是“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子追妻”和“鹊桥相会”。这套邮票由设计师李昕设计,采用皮影、剪纸与汉画像砖等山西民间艺术形式,表现了天上与人间演绎的这场旷古爱情跨越时空,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向往和典范。这也正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发行此套邮票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