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荆楚邮情”征文】我与王宗德逸事(宜昌·王宗树)

1楼
我是小散 发表于:2012/8/29 15:51:00

如果时光真会倒流,我希望它能从20世纪80年代复始。因为从那时起,集邮留给了我太多的记忆。虽不乏令人愉悦的回味,难免也有无法弥补的遗憾。我与王宗德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王宗德,在湖北集邮界可谓人尽皆知。即使不认识他本人,也多少读过由他主编的省邮协会刊《湖北集邮报》。而说起鄙人王宗树,在宜昌集邮同仁中也算小有名气。即便不认识我本人,也应读过由我主编的市邮协会刊《三峡集邮》报。倘若今天我告诉你,曾经同在荆楚邮坛主编两家邮协会刊的王宗德与王宗树,本是同宗同族的叔伯兄弟,你不觉得这是我们荆楚邮界的一段佳话吗?

在我们家族中,宗德兄是我大伯父的长子,我父亲是他三叔,我是三房的老幺(排行第十一),因此我们之间的年龄相差很大。我从小只知道我们这辈人中有个叫王宗德的大哥在邮政局工作,他的女儿和我是同年的。正是因为年龄的差异,我们基本没有联系,所以我小时候集邮和长大后分配来宜昌工作,他自然也都一概不知。这便是我们一度擦肩而过的始因。

1983年《湖北集邮报》创刊时,宗德兄曾经到宜昌办过一次通讯员培训班。可是,阴差阳错,我竟然是在事后才得知这一消息的。多年不见的堂兄来宜昌讲学,我就这样莫名其妙地错过了与他相见的机会。可是后来转念一想,我当时都已经是三十多岁,我那堂兄应该快要退休了,怎么会去办集邮报呢?也许是另一个与我那堂兄同名同姓的王宗德吧?说来也真怪,就是这一闪念,让我似乎找到了慰藉自己的一剂良方。从那以后,我就一直没拿《湖北集邮报》编辑王宗德当作是我的堂兄。就连打听一下的念头都没有产生过。就这样,他在武汉为省邮协办《湖北集邮报》(后更名为《湖北邮电报·集邮》专刊),我在宜昌为市邮协办《三峡集邮》报,两人依然不曾联系过。

光阴似箭,一晃又过了20几年,王宗德还在《湖北邮电报·集邮》专刊的编辑部里。随着时光的流逝,我越来越肯定当年创办《湖北集邮报》的王宗德不是我的堂兄。就在我丝毫不再为当年没能在宜昌与王宗德谋面而感到遗憾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发现上帝跟我开了个玩笑。那是2005年的国庆节,在一个亲戚家设的婚宴上,我与宗德兄不期而遇。这位亲戚告诉我说:“宗德大哥八十多岁了,还在办报纸呢!”我顿时明白了一切,敬佩之情由然而生。毋庸置疑他“还在办”的是什么报纸了。在宾主面前我极力掩饰着难以言表的惊愕和懊悔,即刻充满兴致地回应道:“宗德大哥,我可是《湖北邮电报·集邮》专刊的忠实读者哟!”宗德兄也高兴地说:“我是常在《三峡集邮》上看到你的名字,猜想可能是你。以前我们缺乏联系,今后多加联系。”席间,我们互留了电话和地址。

从那以后,每到新年之际,我们都互寄邮政贺卡。2007年春节刚过,我专程到省邮协给他送去了有我参加编写的《宜昌集邮史》精装本。他从办报岗位退下来后,《湖北邮电报》曾经专版介绍他的办报事迹,他给我寄来了这张报纸。今年年初,我又给他寄去了改刊后的全套《三峡集邮》杂志。

平心而论,正是集邮促成了我和这位兄长晚年的交情,遗憾之余还是得到了些许欣慰。如果时光真会倒流,我一定会让我与宗德兄的故事不再留有遗憾。

衷心地祝福宗德兄健康、长寿!    (宜昌·王宗树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497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