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画家王开选近影
总习惯于深夜品赏书画家的作品,因为那样静谧的氛围里,万物沉睡,心却执拗地醒着。那些水墨意象如同有了意念,张开怀抱迎候那颗因好奇而探究的心。这个秋夜,静得只剩了虫鸣,而眼前的世界却是如此缤纷——王开选先生的写意画就这样进了我的视野,在秋意微凉的夜色里,让我沉迷。
先生师出名门,国画大师汤文选入室弟子,而于我看来,
先生之名绝非仅仅以此得之。汤老弟子应该不少,独他有此盛名,想必和他个人的努力和参悟是分不开的。
出生寒门,帮助父亲印制灶王爷而叩开艺术之门,这只是第一步,后来的几经周折,最后成为国画大师汤文选先生的入室弟子,这些坎坷经历成了他一直珍藏于心的 -- 人生的灯塔,直至成为他日后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他带着朝拜的虔诚,在不同的老师那里汲取着艺术的营养,经过自己心灵的发酵与沉淀,最终酿制成自己独特的思想,这种思想又外化为水墨艺术散落在纸间,成为他和世界对话的一部分。
《戴月归》
任何一个思想内涵丰富的画家,其画中的意象都寄予了自己的感情,开选先生亦是如此。他不是为画而画,而是为了表达情感而画。那积存于心的情感,丰饶瑰丽千姿百态:有时如岩浆,一喷即发,势不可挡,有时如溪流,涓涓而下,不疾不徐;有时如浮云,意游天边,无挂无碍,有时似孩童,心无旁骛,天真烂漫;有时像智者,禅机顿悟,世事了然。品先生的画,总感觉是在品读各种丰富璀璨的情感,如同走进一座山,云雾缭绕,溪涧淙淙,有开悟的智者修行,有天真的童子为伴,这样养心养智的过程实在令人贪恋,久不忍归。
他的鼠年组画,观后不觉莞尔,那些传统思维中的老鼠在他的笔下精灵般可爱,那不同形态的老鼠,翻转跳跃间,成了纸上凝固的风景。我想当时他一定是在微笑着画这些画的,那嘴角扬起的是孩提时代的嬉戏玩耍,是童真的洗练无邪,是成年人对往事的怀想,兴许还有儿时的歌谣在心底响起吧。这几幅画我翻来覆去 不厌其烦,总想从里面再窥得儿时的笑声!
先生一幅名为《诱惑》的画,让我品之良久,一顶草帽、一根短竹、一条细绳、两个谷穗和一只小鸟,成就了此画的主题。折射世态有着小品文的入木三分,嬉笑怒骂有着漫画的风格老辣,然而却又是以那种潇洒强劲的水墨语言来表达。他一笔挥就的创作场景如在眼前,栩栩如生。这幅画就这样久久攫住了我的视线,震撼着我。不只是视线不忍离开,心也始终难以平静。你似乎能够看到画外的世界堆浪成雪和百态世相。如果不是洞悉了人世沧桑,又怎能以如此简约的笔墨,囊括这彻骨的寒凉?!
《太行牧歌》
自从当年嵇康弹奏广陵散从容赴死,后世的琴声似乎永远充满了缅怀的意味。看那幅《弦上千古泣悠悠》,你似乎能听到既是画家又是诗人的开选先生内心深处的歌哭。他不是无病呻吟,他是在感慨,那种为了信念而无惧生死的优雅从容已经成了遥远的绝响,现代人唯有让这种气韵复活在画纸上,才能慰藉精神的日渐萎顿。
《向龟问寿》和《向鱼问水》总感觉既充满了一种禅意,又兼具道家施法自然的心性,人与龟形神毕肖,意念相通,天然默契,俯仰之间,顿然无际。《向鱼问水》亦然如此,水生鱼,鱼戏水,此生已然是注定的情缘,鱼情即水情,水至清则无鱼,鱼亡则水枯,他们是哲学的互相依存,是生物学的亲缘关系,是人类美好意念里互生互长的因子,是大千世界,是宇宙乾坤,是只可意会的亘古文化精髓和核心,是大和谐!
《春韵》、《戴月归》、《太行牧歌》尽管取材不同,意象不同,但都暗含了他对传统隐逸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一种怀念——《春韵》中,寥寥几笔,一幅春意盎然图,那水暖春江,摇舟离岸,看嫩柳扶苏,听小鸭戏水,未尝不是一种惬意;《戴月归》中,弯月如钩,寒鸦点点,芦苇婆娑,犬吠清脆,这种画面曾是记忆中的画面,如今只能在画纸上一遍遍温习那熟悉的暖意;《太行牧歌》中又何尝没有那种缅怀的感伤?那长长的牧羊鞭,那熟悉的羊群,还有那苍茫的暮色,都是最为真挚的回忆。现在就让他们都活在画面中,成为心驰神往的想象!
《虬龙翠柏》、《松石同寿》、《暮归图》尽管内容有异,创作时间也不同,但在我看来,这几幅却是先生在同样的心境下创作的,那种笔墨语言有着近乎神似的清峻,里面却又折射出一种昂扬的力量和坚强的精神。
《春韵》
《待春归》、《风雨人生》、《秋之韵》、《江南春》这几幅都以极为简约的笔墨蕴含着颇为丰富的内容。《待春归》中那个翘首期盼的孤独的鸟儿,和石头下挤出地面萌生新芽的小草,让人心生怜意,同时也隐隐担忧,春天能否如以往那样明媚如鲜,是否如往昔那样如约而至?而《风雨人生无憾事 皇帝老儿也叫哥》则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其中的深意令人不觉莞尔。《秋之韵》中虽枝叶偶有凋落,但黄花灿烂,依然透射出秋天的成熟韵味。这几幅中,最喜品《江南春》,百看不厌,那里面的笔墨语言简直到了简约的极致,但整幅画给人的想象空间却又异常饱满,远处青山隐隐,雁阵翔集,近处,河面泛舟,友人对弈,不问输赢,不管胜负,要的就是这份简而又简淡而又淡的安宁!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然轮回到又一个黎明,而赏画人却意犹未尽,况这仅仅是先生艺术生命的一个章节,其他诗、书、印只能等待另一个夜色阑珊的时空,待心静如兰,再去翻阅和悄然欣赏吧!(王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