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2012年9月2日下午,我接到老朋友马驎从武汉打来的长途电话:“龚司长,我刚从《中国集邮报》上看到关于你《再说邮票背后的故事》出版的消息,还有杨贤足会长的贺词和你自己写的新书序言,真不简单,向你表示祝贺!”他还说:“湖北省集邮协会即将迎来30周年,想请你写一篇与湖北有关的集邮文章,如能披露一些你在担任邮政司长期间有关发行湖北题材邮票的经历则更好。”
湖北邮协30华诞值得庆贺,《湖北集邮》盛情约稿不能推辞。湖北位于我国中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全国的交通枢纽,是国家的经济中心,是辛亥革命的发祥之地,也是令人向往的鱼米之乡。1982年11月1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文,同意成立湖北省暨武汉市集邮协会;1983年1月8日,湖北省暨武汉市集邮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湖北邮协成立近30年来,为弘扬集邮文化、壮大集邮队伍、发展集邮事业,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虽然长期工作生活在首都北京,但与湖北邮电同行的联系还是比较密切的,对湖北集邮事业的发展也是相当关注的,可以说与湖北有着一份难以割舍的邮缘情结。
一是这些年来,我曾收到过许多湖北友人寄赠的纪念邮品。
比如湖北省邮电领导梁清章、乌统全、林汉城、杨宝洲、李庭中、席新国和省集邮公司许伯川、涂振斌等同志,都曾给我寄过新年贺卡或纪念封片,其枚数是不算少的。这些封片,渗透着同行朋友浓浓的亲情与友谊。2002年10月底,2000-2001全国最佳集邮品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在湖北孝感举行。我时任中国集邮总公司党委书记,负责最佳集邮品评选工作,随队赴孝感参加颁奖活动,并在颁奖大会上宣读获奖名单。颁奖仪式实际上也是一次以邮会友的交流活动。不久之后,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孝感市党政领导和市邮局负责同志,都与我们互寄贺卡、祝贺新年。直至此次和马驎同志通完电话之后,我还收到一枚梁耀华同志寄自黄州首发现场的《宋词》特种邮票首发纪念封,封上贴着苏轼当年谪居黄州所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特种邮票1枚。
二是这些年来,我曾参观过湖北的许多邮票景点。
在邮电部机关和集邮总公司任职期间,我曾多次因公出差湖北,由于邮票工作的关系,几乎每次都有参观名胜古迹的安排。我先后曾游览过黄鹤楼、武昌首义旧址、湖北省博物馆、武当山、葛洲坝、随州古墓等与邮票有关的旅游景点。这些景点,折射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与文明。有一次,在去湖北省博物馆时,我的中央党校进修班校友、省文化厅厅长蒋昌忠,特地和省博物馆馆长、省集邮公司经理一起,陪同参观馆内的珍贵展品。蒋昌忠同志擅长画竹,曾经担任过随州市委书记,他还要我们观看随州出土的稀世珍宝——古代编钟。这套编钟设计精巧,铸造瑰丽,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古今乐曲均能演奏,令人惊叹叫绝。邮电部曾于1987年12月10日发行《曾侯乙编钟》小型张特种邮票1枚。参观结束时,馆长还送我曾侯乙编钟微型复制品一套,让我留作永久纪念。
三是近两年来,我曾在《湖北集邮》杂志上发表了若干篇集邮文章。
2010年12月,我在参加杭州全国邮展期间,见到了集邮界的许多老朋友。马驎同志赠我一册当年第六期《湖北集邮》,告诉我杂志明年将要改版,并邀我有空为期刊写稿。当时正临近中国邮政开办115周年,我便以《又逢中国邮政开办日》为题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发表在2011年第二期《湖北集邮》杂志上。后来应编辑部之约,我又陆续撰写了《“国脉”邮票三十春》、《集邮不忘读<宣言>》、《观潮题词光照千秋》、《鲁迅邮票与“横眉冷对”座右铭》及《漫游台湾海岸线》等文章,相继发表在《湖北集邮》上。这些发表过的文章,除今年刊载的《漫游台湾海岸线》一文以外,其余全都收入了我的《再说邮票背后的故事》一书之中。在新书序言《误入邮花深处》一文内,我在感谢《中国集邮报》、《集邮》杂志和《邮政文汇》的同时,还特意加了一句“感谢《湖北集邮》”这样的心里话。
改革开放以来,我长期在邮电部政策法规司(初期称政策研究室)工作。1995年5月,我从政法司副司长的岗位上被派往江苏挂职锻炼。一年之后调回部机关主持邮政司工作。邮电部邮政司的主要职能是组织邮票发行和履行邮政行业管理。邮票发行的职能主要包括研究制订邮资凭证发行方针,制订邮资凭证管理制度和规章,负责拟订邮资凭证选题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邮资凭证设计图稿评议和审查,组织发行邮资凭证。回顾我在邮政司主持工作期间,参与研究决策的纪特邮票选题应有百套之多,其中涉及湖北的邮票题材也不少。记得当时正式发行的,就有《茶》、《神农架》和《长江三峡工程》等邮票。
陆羽生于公元733年,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人们永远也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为了弘扬茶文化、振兴茶产业,邮电部决定于1997年4月8日发行一套茶叶题材的特种邮票。当年邮票发行计划中原先写的是《中国茶叶》,4枚邮票的名称有过几种方案,其中一种说法叫“神州茶史”、“神州茶源”、“神州茶苑”和“神州茶趣”。这一说法并未突出“茶圣” 陆羽。后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其中也包括来自陆羽家乡湖北天门的意见,经过反复论证与推敲,最终将这套特种邮票定名为《茶》,4枚邮票的名称分别为“茶树”、“茶圣”、“茶器”和“茶具”。这样一来,“茶圣”成为单枚邮票图案,凸显了陆羽的高大形象(图1:《茶》邮票设计者任宇寄给我的首日封)。我曾先后发表过《邮票好似神奇的茶叶》和《“茶圣”为何上邮票》两篇文章,向集邮爱好者介绍了“茶圣”等邮票的发行经过。
再说说《长江三峡工程》邮票。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的工程,也是地球上最大的超级水电工程。这项工程项目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由房县、兴山、巴东三县的边缘地带组成,方圆3250平方公里,是我国原始森林区之一。主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被称为“华中第一峰”。相传远古时期神农氏曾在此采药尝遍百草,因山峰陡峭、河谷幽深,只得架梯上下采药,故而得名。这里千峰万壑,人迹罕至,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野生植物2000多种,其中属世界稀有或我国特有的达30多种。为了撩开神农架“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神秘面纱,向世人展现其迷人的魅力和风釆,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和省邮电管理局的建议,经研究,邮电部决定计划于1998年发行一套《神农架》特种邮票。为此,邮电部邮政司曾派邮票处处长与湖北省邮电管理局相关人员一起,冒着严寒赴神农架风景区进行实地考察,协助这套邮票的策划创意工作。经商定,这套特种邮票共计4枚图案,名称分别为“山峰”、“峡谷“、“原始森林”和“高原草甸”。1996年11月29日上午,我以邮政司负责人身份主持邮电部第二届邮票图稿评议委员会第23次会议,由徐勇民、王涌、刘寿祥和宋克静合作设计的方案获得评委们的肯定。在邮政司任职期间,湖北省集邮公司的同志曾多次请我赴神农架考察观光;1998年6月6日《神农架》邮票发行前夕,也曾收到出席当地邮票首发式的请柬。但由于种种原因,却一直未能如愿赴约。2004年5月,我参加了由国家邮政局组织的休假团队,到三峡旅游观光,乘机游览了神农架。当天的安排主要是游览风景垭(图3:我在神农架风景垭)、板壁岩、金猴岭等几个主要景点,中午到小龙潭就餐。在参观风景垭的时候,突然有人叫喊:“佛光!快看佛光!”抬头一瞧,天空的云彩中果然出现了一道七彩霞光。导游说:“我带旅游团来这里那么多次,从来还没见过佛光,今天你们真是福星高照,运气实在太好了!”此次游览观光,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神农架的认识,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回京之后,我便撰写了《神农架的神奇之旅》一文。这篇文章和《邮票好似神奇的茶叶》、《“茶圣”为何上邮票》、《三峡邮情》、《三峡工程邮票发行计划是怎样拟定的》等几篇文章,均已分别收入《邮票背后的故事》和《再说邮票背后的故事》两本书中。 (北京·龚达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