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与之相对,“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背面图案中的背景,构图变化则繁杂与丰富得多。尤其是背景区域,以张扬之势,密密相抵于外环,磅礴而恢宏,与青铜器的气场相符。位于中端的浮雕装饰宽带,则因币面主图的变化,衍生出对应的纹饰,既有烘托之力,又有辅助之用。其中“商兽面纹方鼎”类似于篆刻印章,苍劲厚重;“商乳钉纹爵”与音乐韵律相似,轻巧灵动;“商兽面纹斝”随器物本身的纹饰而行,古朴凝重;“商兽面纹鬲”采取简单的复制方法,简洁简练;“商弦纹盉”以“火”字替代纹饰,生动形象。对于设计,对于雕刻,两者都把后置背景看作仅次于币面主图的另一个着重点,因而动足了脑筋,也下足了工夫。但也正因为这一点,整体币面效果,反不如前期“中国出土文物(青铜器)”直白与简练,青铜器本身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丰富内涵,稍稍有一些冲淡。
收藏界共识,青铜器收藏是一种高境界收藏,而起于2012年的“中国青铜器”系列,又将这种境界,推到了无我的极致。中国青铜艺术通过贵金属币形式表现,坚实更加恒久,厚重更加真实。中国青铜器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通过中国现代金银币艺术,也能得以充分地展现。(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
另外两件青铜炊器,一是“商兽面纹方鼎”,一是“商兽面纹鬲”。两者的细微区别,鼎可能偏向于烹煮或贮藏肉类,而鬲在炖肉之外,还兼有熬粥功用。演变为礼器之后,鼎加强了它的神秘色彩,成为旌功记绩的传国重器,同时又升格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的字义,也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多种色彩。而“鬲”,则几乎被忽略不计。“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的规格设置也同样如此,两者虽然同样为5盎司重量,但“商兽面纹方鼎”为金币,“商兽面纹鬲”为银币,两者之间,有天壤之隔。
最大发行量高达80000枚的“商弦纹盉”1盎司银币,为“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中唯一水器。在远古,使用频率应该最高,器物流传也应最为广泛。1盎司银币规格,也是对它的认知。商弦纹盉为商代早期作品,器物形态相对拙朴,无论设计抑或铸造,在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都处于初期的起步阶段。“商弦纹盉”设计与雕刻也没有夸大,而是原汁原味地保持了它旧有风貌。
“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包括了5枚金银纪念币,共用的正面图案,为中规中矩的“老三篇”,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下为“2012”发行年号,中为国徽图案。在此时,在此处,“老三篇”要传达的信息,主要是“中国”两个字。青铜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在中国现代金银纪念币币面,即使是机械性重复,也要重点突出与加强。(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
青铜器是中国历史的惊艳之笔。青铜器是中国文化的永恒话题。
在中国现代金银纪念币舞台,“青铜器”不是第一次露脸,早在1981年,中国现代金银币发行第3个年头,“青铜器”就有4枚金币华丽亮相。不过它归类于“中国出土文物”题材。这也是中国现代金银纪念币除“生肖”币之外,第一款计划性很强的系列题材。可惜同组4枚银币,直到1990年才有后续。1992年和1993年,“中国出土文物(青铜器)”又分别有第二、第三组问世。
同样是青铜器,也同样是中国出土文物,2012年起始的“中国青铜器”系列,“对青铜器题材重新分类梳理,按照青铜器的年代和类别重新规划,将其作为中国贵金属纪念币重要的系列项目”,定位更为准确,目的也更加明确。
中国青铜器类型繁多,如炊器,如食器,如酒器,如水器,如乐器,等等。其中商周器物最具典型意义和代表性。“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包括了2金3银共5枚币,币面表现的兽面纹方鼎、乳钉纹爵、兽面纹斝、兽面纹鬲以及弦纹盉,均为商代早中工作铸造的5件青铜重器。其中两件为酒器,两件为炊器,一件为水器。
“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中的两件酒器,一是“商乳钉纹爵”,一是“商兽面纹斝”。同样是酒器,“爵一升,觚二升,觯三升,角四升,散(斝)五升。”后者是前者的5倍。严格地说,前者是酒席上的酒器,后者是酒窑里酒器。同是“中国青铜器⑴”,前者为纯金材质,1/4盎司,精致而小巧;后者为纯银材质,重量为1公斤,同样拙朴而笨重。两款币的设计,也尽力向各自的风格靠拢,最大程度与主题一致。(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