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1986年发行的“国际和平年”,1金1银共两枚,其中精制金币编号“1986-0601”,重量1/3盎司,币面直径23毫米,面额100元,成色91.6%,发行量为1000枚。由沈阳造币厂铸造。
1982年11月16日,第3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哥斯达黎加的倡议,决议将1986年确定为“国际和平年”。其主题为“捍卫和平和保障人类的未来”。
“国际和平年”金币的设计与雕刻,均为沈阳造币厂王福德。但之中的“设计”,更准确些,是不同艺术类别之间的复制,因为币面主体“和平少女”雕像,为程允贤、潘鹤、王克庆、郭其祥联袂创作。“国际和平年”金币取自为主图,只是在取景角度上做了一定修饰与调整,而其内在的表现力,70%来源于原雕塑,只有30%,来自于贵金属币制作艺术。
1986年完成的“和平少女”雕像,后安置于日本长崎和平公园。这尊被誉为“永驻日本的和平大使”的雕像,也是安置于国外的第一座中国雕塑。而“国际和平年”金币币面的“和平雕像”,则是依据北京复兴门桥西北角雕像复品进行创作的。构图视角是左侧之向,少女雕像的略略前倾的身躯、微微起伏的胸部、翩翩舒展的手臂,以及柔滑飘逸的长裙,都以最佳角度,完美地在币面呈现。
同样被称为雕刻,圆雕与浮雕有本质的区别。圆雕是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立体雕。而浮雕,必须附属于另一平面。它是雕塑与绘画结合之物,主要以压缩手法表现主题,虽然也能呈现三维空间的透视效果,但只能提供一或两面有观看面。贵金属币制作又属于浅浮雕艺术,因为“浅”,其起伏高度,其透视关系,远不及原作丰满而有力度。但“和平少女”雕像原作体现的“和平”精神,在“国际和平年”金币币面,丝毫没有变异,基本是原汁原味原模原样进行缩微。
这也是“国际和平年”金币设计与雕刻的成功之处。(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